关于【尾牙是什么意思】,日本的尾牙是什么意思,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尾牙”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跟一位神仙有关,长知识了!2、尾牙是什么意思1、“尾牙”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跟一位神仙有关,长知识了!
临近春节,很多公司会举行隆重的年会来庆贺新年,也是为了感谢企业员工这一年来的辛苦工作。小编看到有不少公司将年会称为“尾牙宴”,“尾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小编最初听到也是一头雾水,问了一些朋友之后才知道,原来“尾牙”是年会的另一种说法,并且有很长的历史了。
古代把腊月十六这一天称为“尾牙”,“牙”是中国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土地公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民俗神仙,有句俗语叫“别拿土地不当神仙”,意思是虽然土地神官职很小,但是也是一位神仙,不能小瞧。神魔小说《西游记》里,土地公常常被孙悟空召唤出来,不管是路上遇到什么不知名的妖怪,或者是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土地公都是门儿清,简直是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
比如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时,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没办法,孙悟空捻一个诀,念一个咒,又把土地公请出来了。只见那土地公“身披飘风,头顶偃月冠,手持龙头杖,足踏铁靴”看起来和蔼可亲,不但告诉火焰山的来历,还告诉孙悟空只有芭蕉扇才能将大火扑灭。
土地公在《西游记》里地位不高,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土地公,人们不禁好奇,土地公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神仙呢?土地公源于古代对于土地的信仰,古代有祭祀“天、地、社、稷”的文化。“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可以说,在古代天和地最为尊贵,并且古人将天地神格化为两位神明,即昊天上帝和后土皇地祗,人们常听到的“皇天在上,后土为证”就是这两位神祇。
“社稷”本是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其中“稷”指的是五谷之神,而“社”则是指土地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劭《风俗通义》引《孝经纬》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所以说土地神也被人们叫作社神。
民间有很多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南方一般是“社戏”,而北方则是“社火”。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想起鲁迅的文章《社戏》来:“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日里亲自数过的……”社火是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活动,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表演,最初也是跟土地公有关。
土地公在民间有多种称呼,有“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神”、“土地爷”、“土正”、“社神”、“土伯”等等,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土地公的来历也是不同。像最开始相传土地公为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上古之神,相传共工为了与颛顼争夺帝位,发生了一场鏖战,从天庭一直打到一座叫不周山的地方。共工最后战败,一怒之下一头撞到西北方撑天的柱子上,致使星辰移位,河流都向东流。句龙,又作勾龙,据记载“勾龙氏,共工氏之后。勾龙为土正,今社神也。”
再到后来,周朝的张福德成为了土地公,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据记载张福德出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是周朝的一名小吏,在为官期间张福德公正廉明、勤政爱民,受到百姓的爱戴。张福德去世几天容貌不变,非常令人惊奇,有一户人家感念张德福生前德行,就用四块大石合围建造了一座石屋来供奉他。过了一段时间,这户人家变得富裕了起来,周围百姓都认为是张福德化作神明在保佑他,于是纷纷效仿,并为之塑造金身来供奉。
此外三国时期的蒋子文也被民间奉为土地公,《搜神记》记载:“广陵蒋子文因追贼而丧命。蒋子文身后化为土地神,显灵时说:'吾为此土地神,自当以福尔下民。”另外唐代的韩愈,南宋的岳飞也都被民间奉为土地公,不过流传最广的还是周朝的张福德,每年的二月二日也成为土地公的生日,被后人用来祭祀土地公。
2、尾牙是什么意思
尾牙是福建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每月的初二、十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闽台地区的传统节日,这一词语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又是尾巴又是牙的,怎么就和节日庆典联系到了一起呢?这还要从“牙”的含义说起。
“牙”是中国民间祭拜土地公的仪式。传统习俗中,作生意的人在农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须准备一些三牲四果、香枝与纸钱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礼当中不可少的是一只雄鸡拔毛煮熟的白斩鸡,这是用来象徵生意兴隆的。而祭拜後的菜肴可以给家人或员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称为“作牙”;农历的二月二日是头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会风俗习惯,代代相传。所谓“牙”字,为“牙旗”之简称,因古时荒地满目,未经开垦之地,时有相争开拓,致有格斗、殴打等事发生。为识别起见,各地区(或军旗)之西边,均画有兽牙之形状,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区之人员,或族人,或者军队的标志;至於古代商场的买卖介绍人,往往被称为“牙郎”或“牙侩”、“牵钩仔”,故商人向“牙郎”们请客致谢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节目,称为“做牙”。
头牙
头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一般农家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举行“春祭”,祈求一年五谷丰收并祝福土地公万寿无疆;八月十五(农历不分日或号)还要祭拜一次,称为“秋祭”,在五谷有了收成时感谢土地公赐给人们的丰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护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类对土地的信仰,主要为求生命繁衍或农作物丰收。在神明里,土地公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亲近人间,人们遇见任何问题,都会找上深入民间的土地公,祈求丰收、生意繁荣,就连治病、升官、转职也找他帮忙;台湾的土地公特别多,所以有“田头田尾土地公”的说法。
尾牙
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动俗称“尾牙”。古时有一诗句“一年夥计酬杯酒,万户香烟谢土神”,这是旧时诗人述的尾牙情景。上联“杯酒”是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说东家要辞退夥计;下联是尾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祭祀土地公。民间在二月初二土地公诞辰祭拜之後,东家即宴请夥计,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这天,商家们为了感谢土地公一年的照顾,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就会犒赏给员工们。
早期,一般商家或工厂要解雇夥计或工人都利用“食尾牙”这一餐来暗示。不过,旧时的人较为厚道,如果不是夥计实在不行,或是东家的事业经营不佳。是不会随便辞退夥计,辞退的方式也不是发下一张解雇通知或者资遣,都在尾牙宴中暗示,告知员工被解雇。
尾牙-鸡头隐喻
以前尾牙宴的主菜是白斩鸡,雇主将要解聘任何员工,则以鸡头相向,假如被免职的不只一人则执筷子夹起鸡头分别朝向将被“辞头路”者。凡是尾牙鸡头所指员工,即表示不再雇工请他(她)另谋高就,这种暗喻方式劳资双方心照不宣,毋须口头辞退也不必书面通知,这是台湾民间传统的免职风俗。
假如雇主不想解聘任何员工,则将鸡头朝向自己或将鸡头拿掉以示全体慰留。至於尾牙辞退员工为何要以鸡头相向表示,可能因为鸡在民间习俗中是代表“家”和“加”,因为“鸡”在台语中与“家”和“加”同音,因此喜庆宴会通常是以鸡象徵起家或增添福寿之意,“家”也有多出来之意,在尾牙时则以鸡头所指表示多馀之人,应自行离职。
有俗谚形容说:“食尾牙面忧忧,食头牙跷脚捻嘴须”,“头牙”因为没有被辞退的顾虑,所以心情轻松愉很;台语形容一个人的心情轻松悠哉悠哉叫做“跷脚捻嘴须”。
尾牙的发展
春节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在当日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还有尾牙聚会、尾牙烧烤、尾牙晚会甚至尾牙舞会等,总之,基本样式是企业宴请员工进行年末的聚餐和联谊,以感谢和表彰员工的辛勤工作。正是富人情味的地方---让员工有心理准备,不致于影响到该名员工的家计生。由于劳工权益抬头,劳资双方都希望能有一个较和谐的关系,所以「尾牙聚餐」时都将「鸡头」朝天(上),以免造成劳资关系紧张。不过,这种风俗已绝迹。除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传统习俗,全家人都围聚在一起“食尾牙”。
其实,各公司举办的“尾牙宴”,也在透露着公司财大气粗的讯息,当日公司股票的股价和成交量也会有反响。当然,也有公司是秉承勤俭的传统美德,热闹但不浪费。
尾牙的形式分两种:宴会和晚会。公司规模不大的,通常只办宴会聚餐;规模大且又赚钱的公司,除各部门聚餐外,另办大型歌舞演唱会娱乐员工。
很多地方不过尾牙,但却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还把大吃一顿美食叫做“打牙祭”,就是这种文化的遗存。
英国著名管理学家韩第(Charles Handy)就指出,随着科技的发达,组织越来越虚拟化,高科技带来的影响是需要“高接触”(high touch),“关键在于信任与默契”,韩第提醒,企业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员工就只会把“自己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企业办“尾牙”已不再把它看成传统仪式,而是现代组织管理中的团队激励活动。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关键词:日本的尾牙是什么意思,假期尾牙是什么意思,车辆尾牙是什么意思,网络上尾牙是什么意思,年终尾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尾牙是什么意思,日本的尾牙是什么意思(原来跟一位神仙有关,长知识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