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脑配件一天一个价。今天三千多块钱买的9900K,明天可能就跌到2999了。想升级电脑,就得多花钱,多剁手。其实你的硬件性能可以更强,只是被厂商偷偷封了。今天,超大陆将教你如何解放这些尘土飞扬的力量。
什么是超频?我能吃吗?
在教你如何超频之前,先给你一点关于超频的初步认识。
什么是超频?
超频,英文超频,over的意思是超过,clock是指硬件的时钟频率,也叫时钟速率,就是你在CPU显卡的内存参数上看到的多少Hz。超过硬件默认运行时钟频率是超频的初衷,让硬件以高于出厂设置的频率运行,突破其原有水平,达到更高的性能。
为什么要超频?
在同样的成本下,超频是让你拥有比同配置用户更强性能的最佳捷径,也是最直接的不花钱提升性能的方法。
对于DIY爱好者来说,超频是出于兴趣,在各种选项中反复调试获得最佳超频效果,成就感油然而生。国内外超频比赛数不胜数,超频排行榜成绩斐然,这与DIY爱好者对超频的爱好密不可分。
对于我们评测机构来说,超频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各种硬件的稳定性,在调试时得到这个硬件的临界值,从而得出这个硬件在xxx临界值以下使用是稳定的结论。
超频的优缺点
好处:硬件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超频后稳定运行的成就感能让用户感到愉悦。
缺点: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寿命。操作不当不会启动机器,反而会烧坏硬件。
看到硬件被烧很恐怖吗?其实超频在现在的环境下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另外,看了这个教程,我相信如果你不自杀,你也不会在超频中烧硬件。
外部频率
外部频率是指主板芯片组的“基准工作频率”。比如大家坐在一辆车里,车的载体是主板,车上的乘客代表各种硬件:CPU、显卡等等。这辆车的速度是“基准工作频率”,所以车上的“硬件”当然会有车给定的固定速度。
倍频
自从CPU 486DX2一代以后,CPU的速度就不再和主板在一个级别上了。CPU对龟速的“基准工作频率”不满意,但是车(主板)的速度太快了,快爆炸了。这时候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性能?自此,CPU中加入了“倍频”的概念。以前CPU主频和外频的关系是1: 1。加入倍频后,CPU主频与倍频和外频挂钩,主频=外频x倍频。
当前超频情况
目前CPU以倍频为主,比如带K的酷睿处理器,AMD的锐龙系列。不过775年也流行一种超频的方法。当时贴吧最火的大神,U:奔腾D E5200五电容版和至强L5420,以其超强的体质和无敌的超频潜力,一度风靡一时。超频后,性能可以提高高达50%。9102年,这款处理器还是被一群超频爱好者收藏。
后者因为进入国内市场较晚,大多是“洋垃圾”,这个处理器LGA 771肯定不能用在LGA 775主板上。后来民间专家研究出771魔变775的方法后,这款低功耗低价格的魔变至强L5420受到了广大DIY爱好者的欢迎,从2.5G到3G很容易,技术要求不高。那时候性价比很高。想回顾E5200的英雄朋友,点这里。
如果现在想超外频,其实风险很大,收益很小。英特尔推出了一个新概念:Sandy Bridge架构后的BLCK频率。你不需要知道这是什么,只需要知道这个概念就是把外接频率和PCI-E频率绑定。那么如果绑定后超过了外接频率,PCI-E频率也会随之而来,但是PCI设备一般不能承受太高的频率。现在主板锁定的BLCK频率是100MHz。如果外部频率像当年一样超过200MHz,那么PCI设备就会当场猝死。
科普完了,估计大家都有点痒了,想试试玩超频,马上进入我们的教程。
配置和结构
实验配置需要考虑各种情况,本超频教程还设置了极限超频的测试条件。
英特尔的CPU从“带K后缀的处理器”出现之初就有一个规律:只有带K处理器的Z系列主板才能超两倍。不过当时B85等部分主板被厂商超频。可以从百度下载自己的主板型号,了解是否支持超频。
AMD和Intel其实也差不多,但是在Athlon的时代,也有一个锁定倍频的规则:黑盒版本解锁倍频,非黑盒只能超频外部频率,但是超频方式其实和Intel的差不多。这一次,我们将使用更新的锐龙二代处理器进行演示。
4CPU超频教程:英特尔CPU超频教程:英特尔首先以华硕TUF-Z370-PRO GAMING为例。按几次F2或DEL键进入BIOS界面,进入EZ模式界面。你也可以百度一下其他主板对应主板型号的BIOS录入方法,不过也差不多,del键应该是BIOS录入的国际快捷键。
很多参数在EZ模式环境下显示非常直观,UI设置也适合鼠标操作,但是这里的设置选项远远不够超频操作。右下角有一个高级模式选项,我们点击F7快捷键进入。其他品牌的主板也有类似名称的类似选项。
进入高级模式界面,点击上面的Ai Tweaker标签,进入超频设置页面。好像是故意改成英文的,不过问题不大。如果习惯了英文界面超频,以后有机会查阅外文资料时会更加得心应手。
先说内存超频。很多相对高频的内存其实默认都有这么高的频率。在英特尔平台上,有一种称为XMP的技术,需要打开它才能使内存以标称频率运行。打开XMP也将有助于CPU超频。
打开后会有超频警告,提示用户要采取散热措施,点击是,则内存已经达到标称频率。
接下来,我们将操作我们的处理器。下拉到CPU核比选项,这就是调整CPU倍频的地方。点击下拉框,Sync All Cores就是全核同步,就是调整一个数值全核的倍频就是那个值,Per Core就是根据核数调整倍频,比如图上的1核比例限制,就是单核工作时超频到xxxGHz。以下的3核比例限制或6核比例限制是指3核和6核工作时超频到xxxGHz,以此类推。这里我们选择同步所有内核来超频整个内核。
选择全核同步后,除了选项1-Core之外,所有内容都将被灰锁。此时,如果你修改它,全核将同步到这个选项的值。这里填了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下面的值被锁定在83。由此可见,修改倍频并不代表它会变大。最后将超级大陆修改为50,将8700K超频到5GHz。
修改后,可以按F10保存并退出BIOS,然后重启并进入系统。此时,如果频率调得太高,CPU可能会过热而无法启动或出现其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主板都有异常复位模式,只需要等待它自动重启几次,就能以默认的BIOS设置进入系统。如果老一点的主板没有这个功能,那就很简单了。找到主板上的纽扣电池
开机进入系统。这里推荐用Core Temp检查处理器的核心温度,使用CPU-Z内置的测试评分功能先简单运行评分。这里可以看到运行后的CPU温度已经逼近90度大关,处理器的电压很高,达到1.47V V,运行时处理器也出现过热降频现象,超级大陆闻到评估平台隔壁有一点PCB高温的味道。
此时为了控制温度,需要进入BIOS手动调节电压。一般主板为了保证超频稳定性,会给处理器预留很大的电压范围,这样必然会产生很多热量。手动降压是在相同频率下控制温度的最有效方法。
重启电脑,我们再进入BIOS,回到Ai Tweaker标签页,往下找CPU核心/缓存电压。其他品牌的主板也差不多,带芯压二字的选项比较接近。有两种方法可以修改适合自己的电压:一种是在网上超频后搜索别人的配置,自己先试试。如果屏幕是黑色或蓝色,调高电压。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主板给定的自动电压值进行微调。比如,就在主板自动给出1.47V的电压后,我们微调了降压。这里直接凭感觉调到1.3V,问题不大。
降压后效果似乎不理想,开机核心温度差不多70度。
我抱着必死的心态试着打开P95进行烤机测试,但是不到1分钟内核温度就上了100度,处理器也出现了过热降频的情况,只好终止测试。之后超大陆在风冷下尝试了各种频率和电压搭配,这期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种蓝屏现象。
最后顺利通过了1.16V4.8GHz设置下的所有测试,P95烘焙机最高温度10分钟徘徊在90度左右,但还是会降到4.5GHz,这里不得不说一下CPU构成。其实并不是每个CPU都这么优秀。可能这个1.2V能跑5G,温度很低。可能那个1.4V 5G连系统都进不去,所以要看CPU体质是否合适。这也是DIY玩家所说的“雕”和“雷”。
经过多次测试,基本断定这个8700K有点雷人,8700K的基本发热量比其他CPU大,而且评测室的这个U没有“开颅”换液金,难度比较大,也比较合理。但事已至此,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于是Supercontinental把评测室里的宝贝都拿出来了:ROG M11H主板加了Fortress 360水冷,又打了5G,这次电压1.28V,没有蓝屏黑屏,性能的提升相比默认频率也非常显著。然而,运行P95仍然会过热并降低频率。我建议如果是日常使用的话,不要那么高。对于英特尔来说,长时间在高压高温状态下工作,很容易“缩缸”。
CPU超频教程:AMD
说完英特尔,再来说说AMD。其实两家厂商的超频方式都差不多。您可以在他们的BIOS中找到类似的选项。
首先像Intel一样,先把内存调到标称频率。在AMD芯片组中,这个功能叫做DOCP,你只要点击下拉框就可以选择,非常方便。
调节倍频的方法完全一样。找到CPU核比的调整倍数可以自己修改。这里是超大陆的,设置为42。这个2600x默认的睿频是4.0,这里有点太小了。
对了,电压也是这里调的。注意AMD平台的电压用Intel的标准是看不出来的,比Intel的平台高一点,所以即使电压达到1.5V,其实也是相对安全的电压。
静音频率4G R15运行点
4.2G R15运行点
可以看到超频后R15的跑分高了100多分,这是相当可观的性能提升,但温度提升也非常可观,超频前70度,超频后90度,采用风冷。在这里,超大陆想进入BIOS微调电压,但刚刚调整后,它只是
总结:量力而行,不强求。
在这个超频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超频后CPU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超频带来的巨大温升也是不可小觑的,这可能与我们身体状况不好,散热不好(没有液金更换,硅脂不好等)有关。).但是,即使这些因素发生在你身上,你也可以从频率和电压上调整适合你CPU运行的状态。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处理器都是秃鹫,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1.2V拉到5G还能在70度稳定运行。
从操作安全的角度来说,现在的主板厂商都很在意加入硬件保护系统。只要你不是那种拉到10GHz,解锁功耗电压墙之类的限制,就不会有大问题。最多黑屏重启两次,自动恢复出厂设置。总之,量力而行,一点点超越,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