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问一个问题 INTEL 的市场份额有百分之80,AMD才百分之20
- 在美国intel上班,可以买打折股票
- intel公司股价翻了多少倍
- intel是AMD公司的大股东吗
- 如何查看纳斯达克大盘、intel、百度的股票指数
- 英特尔股票代码是什么
问一个问题 INTEL 的市场份额有百分之80,AMD才百分之20
楼主问得好。但是问题比较复杂. 1,市场份额:intel的80%,是有台式机,品牌机,笔记本三大块。而amd只有台式机,后两者很微弱。此外,全球主板销量最大的是OEM型主板,不单单是品牌机,其中intel的整合芯片组份额也不小。但amd在某些地区的占有率远远高于20%,在某些时代也是,比如速龙xp时代曾在日本零售市场占有50%以上;09年初X2 7750 因3D性能远超E5200,价格还便宜,所以在欧洲市场X2 7750份额大于E5200。 2,财力和产能。intel作为无可置疑的技术先驱,获得各种财力支持最多,股票也是其中之一。资金雄厚,这恰是amd的软肋,当年amd曾起码有两次翻身的机会,一个是大家都知道的速龙XP(XP2000+的效能等于奔4 2.4G,很了不起),还有就是64位处理器K8上市时。因为amd的晶圆厂那时主要就靠德累斯顿的一家,产能严重不足,有很多订单,但没法交货。当年64位处理器先于intel很长时间推出,而且微软也给了大力支持,操作系统准备好了,因此订单滚滚,但产能太低,很多客户后来被迫取消订单。 所以,amd在纯技术上的落后,只是导致市场份额小的一个原因。产能不足,是一个原因。 3,技术与思路。 这是amd能从当年K5时代的弱旅(当时amd还排不上老二,至善都比他强,但至善和VIA后来都失败了),经过K6的图强,到K7崛起,K8大胜的原因。 也是intel的失败。老大一般都喜欢故步自封和垄断,因此intel也自己丧失了几次“围剿”amd的良机。其一是奔3,本来intel计划奔3从1G起用新核心“铜矿”,到1.8G才推出奔4(老大就是太喜欢赚钱了)。结果amd在奔3 800的时候突然推出速龙核心,同频,性能相当,但价格很便宜。之后是速龙XP 1500+,性能比奔4 1.7G还强,导致奔3铜矿暂停,问题很多的奔4被仓促推出。 此外,当年amd和VIA联手推广DDR内存。但intel没有响应(否则amd的DDR市场大功就减少很多),反而极力推昂贵的rambus,同时,推便宜的sdr内存配奔4--这是一大败笔,当时amd平台都用DDR266内存了,而奔4还在用spc-133的dr内存! intel也比较霸道,除了amd,sis和via这三个芯片商,连nvdia也被打了官司,台系的主板厂也大多敢怒不敢言(intel自己研发cpu,研发主板芯片,还推出intel商标的主板;而且时常以“断货”来要挟主板厂不要采购或少采购amd,via,sis和nv几家的芯片),所以,amd在不少时候得到了业界的鼎力支持。 最主要是amd自己的定位和思路准确。intel一直依靠雄厚的资金,追求cpu的主频。但当前的技术和消费力,不能支持主频无限提高。因此在K7时代,amd就放弃了和intel拼技术,追主频的做法,改为提高和优化cpu内部架构,“提高实际工作效能”来达到高主频的目标,即“标称法”。 速龙起步1500+,经历palomino,t-bred和巴顿三代核心,大部分我都用过(02-04年我曾做过PC平媒的文编,因此利用职业之便呵呵),奔4从第一代威廉姆核心的1.6G起,第二代北木核心起,很多也用过。感觉amd确实找到一条正确之路,比如t-bred核心xp2100+的整体效能和北木核心2.4G相当,但价格差很多了。 intel追求高主频,付出的代价就是高成本,而amd的优化构架的做法,相比之下就经济很多。 intel后来也放弃了主频称法,改用类似的效能标称法了。传统认为cpu主频高才是高性能,到04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行不通了。一个是技术限制,主频超过3G后,每提高几百mhz就要付出太多的资金,二是cpu不再是高性能配置的唯一重心,显卡,内存,主板的均衡搭配更重要。amd老早就看出这点,是比较聪明的,而intel再次失策了。 06年amd毅然收购(并能成功谈下来)ATI,是欧美业界公认的一次“意义深远的举动”,这有点像当年红军长征似的。intel没能阻止住这次并购,ati也很乐意投入amd的而不是intel的怀抱,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和当年推广DDR内存一样,amd其实又走了一招基础的胜式。因为长远看,CPU和GPU的整合,是大势,而无论amd还是intel,独自开发GPU是不合算的——intel一直都在做显卡,但从99年的i740开始,就一直是低能,只不过借着I的名号还可以卖而已。amd推的“3A”平台,其实是整合图形处理的cpu额第一步。 4,市场口碑。 intel的历史很长,并拥有最多的专利,广告投入也巨大,市场营销也很重视(名字的策划就可看出I比A确实更老道,“奔腾”,“给你一颗强劲的芯”,再经过央视的广告轰炸,是何曾的经典。“速龙”也不是不好,但相比之下有点逊色)。这样,市场就是很多人“只知道有秦,而不知道有汉”,加上amd早期的cpu工艺 落后较大时,发热量大成为明显的缺点,很多人都误以为amd的处理器不好。这也是导致市场份额小的一个原因。 其实amd的高端服务器口碑很好,比如NASA很早就大批采购AMD的处理器了,前几年有几部很有名的大片,特效也都是amd的工作站做的等等,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5,intel为什么做不到。因为首先,规律就是一家垄断全球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微软的操作系统有其独特之处,不在此列),cpu的技术不但涉及生产设备,也涉及设计思路。目前I和A的构架是有很大区别的,各有优缺点,也各有市场,intel要想垄断,除非把amd的那部分也做了,但这显然不实际,一是自己和自己的产品就要竞争,二是等于搞个“AMD第二”,这个财力intel肯定不合算。nVIdia看来最好的出路,就是搞CPU研发(说不定要吧CPU整合到GPU里来,这倒是个发明),只不过NV受到intel的压制,主要是技术专利的交叉授权协议,涉及侵权,否则NV肯定可以搞CPU的。如此,intel更垄断不了了。 其次,还是上面说的,amd找对了适合自己的路。多年来,amd一直坚持“性价比”,因为intel的处理器,要不是很贵的,要不是便宜的但只有速度却实际效能不佳(赛扬系列自当年300A问世以来,我看对amd的低价系列,败多胜少)。“可升级性”也是A强于I的,从K6到K7,两个时代,amd的主板和cpu接口几乎是无缝升级,我当年一个KT133A主板+速龙1G,5年后还可以用,cpu换成速龙XP2000+了,而同时期的815EP主板支持奔3到1G后,就只能淘汰。奔4还有两种接口,不能兼容。目前intel的Lg775接口,也不能升级到新的接口,而amd只是在K8时代有754和939两个不兼容而已,目前am2,am2+和新的am3是兼容的。电脑的贬值飞快,所以“少花钱,多用长一段时间”,也很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事情。 intel在这方面就较少考虑,包括一些细节,比如目前amd的主板,还都留有至少一个ide设备接口,我就很喜欢,因为除了光驱,还有几个ide硬盘,要时不时拷贝东西。用intel的主流板子,不少已经没有ide接口了。。。。。。。。。。
在美国intel上班,可以买打折股票
是的。员工行权时,其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指该股票当日的收盘价,下同)的差额。是因员工在企业的表现和业绩情况而取得的与任职、受雇有关的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因特殊情况,员工在行权日之前将股票期权转让的,以股票期权的转让净收入,并入其当月工资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员工行权日所在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行权股票的每股市场价-员工取得该股票期权支付的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
intel公司股价翻了多少倍
因特尔公司近五年股票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下图是近五年因特尔股票的价格走势图: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6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在2015年世界五百强中排在第182位。
intel是AMD公司的大股东吗
09年两家公司有交叉授权协议,但两家公司有多年的诉讼战争,说AMD是Intel扶持的就是扯淡,国外律师费贵死,作秀成本也太高了些,而且Intel是AMD的大股东就会导致Intel在行业里一家独大,不被SEC查水表罚死才怪
如何查看纳斯达克大盘、intel、百度的股票指数
呵呵,这个东西,你基本不用考虑了。。查看也不见得能让你中奖,毕竟随机性比双色球还要高。。
英特尔股票代码是什么
英特尔股票代码是(INTC)
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主要以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48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