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
一直以来,我们都看不起那些自欺欺人的人,认为他们天真、软弱,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我,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自欺欺人。
我们努力之后,自然想得到与我们付出相匹配的结果,但世事无常,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对赤裸裸、让人失望的现实,我们难免会选择自欺欺人。
“只是运气不好罢了,下一次一定能做好……”
“别人都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只要比上次更加努力一点,就一定能实现目标……”
经历失败之后,你是否会这样安慰自己?
我们都不想失败,但总有人失败。有时候,你引以为傲的成就只不过是别人的起跑线,社会就是这么残酷,如果我们不会自欺欺人,或许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你失败之后,会怎么办?
你失恋之后,会如何选择?
当你发现自己混得远不如身边的人,会作何感想?
我们的烦恼总是很多且千奇百怪,它们充斥着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不得安宁。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得不进行自我调整,给自己加油打气,这个阶段“自我安慰”只是一种形式,我们还会用其它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费斯汀格(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认为当个体的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什么是认知因素呢?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经验,或者是一种观念,亦或是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的非配合性关系,指的便是一种“矛盾”,包括逻辑知识冲突、文化价值观念不和、道德伦理冲突以及知行不一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分析。
认知失调当某一事件不符合我们的正常认知时,我们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人类对世界的了解还只是很小一部分,各种未解之谜正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例如蜥蜴人是否存在?火星是否有生命?
无法理解是种常态,不能被科学解释的事情也多如牛毛,因此认知失调是无法避免的。
费斯汀格认为,当认知失调产生后,人就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感,并且急切地想要消除这种焦虑。这或许是人类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一大原因,对于人来说,“无法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其次,社会文化的冲突也会让我们产生认知失调。
在我国,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对公民的要求,集体大于个人,在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必须得让步。
这些社会文化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的脑海中,多年来一直如此,我们的一切言行都与其紧密相连,体现出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力。
但是在很多西方国家,个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集体和个人面前,后者无疑更为重要。
如今社会,各国都将文化输出放在战略地位,各种文化价值观念激烈碰撞,人们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认知失调。
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是保全自己,还是牺牲自己为集体服务?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种困境,而你必须在个人与集体之间作出选择,否则便会被焦虑所困扰。疫情期间,很多美国人不戴口罩,高举“自由”的旗帜,这些举动在国人看来无法理解,难道为了自由,连生命都可以不要吗?
这便是社会文化差异导致认知失调的典型,面对社会文化的冲突,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辩证对待以及尊重多元化。
再次,观念层次的冲突也会让人认知失调。什么是观念层次?你可以将其理解为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也可以理解为思维的方式,当你和你的父母吵架时,你会如何看待对错呢?
站在自己的角度,父母的控制欲和小题大做让你倍感厌烦;而站在父母的角度,他们或许只是为了你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先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然而擅长移情的人不可避免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并且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太激烈,因为他们总是喜欢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
比如,对于垃圾分类,站在个人的角度看,这是一件让人感到麻烦的事情;而站在社会的角度看,这又是一件对保护环境有利的举措,那么我们对此该持何种态度呢?
可见,站在不同角度和层次看问题,所得的结论有很大不同。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保证自己的利益,为自己多考虑一些,但这也意味着认知失调的产生。
如何平衡观念层次之间的冲突,如何系统、全面、准确地作出判断,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
此外,新旧经验之间的矛盾也会让我们产生认知失调。
所谓新旧经验的矛盾,指的是新行为和旧经验之间的矛盾,即“知行不一”。换言之,你以前怎么想,现在就怎么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你的行为与之前的想法出现了矛盾,就意味着你产生了认知失调。
可以说,失调几乎不可避免,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失调后通过某些方式来使得自己的认知达到平衡,以消除焦虑和紧张感。
那么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费斯汀格认为,绝大部分时候,认知失调的产生都会伴随着某一行为的出现,即是说,当我们体验到焦虑感时,行为通常已经发生。
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消除这种焦虑感,这也就涉及到了本文开头所讲述的“自欺欺人”。
可以说,我们的成败经验几乎全都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成也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败也社会比较。
成功让人体验到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失败则会让人产生认知失调,因为在此时,我们行为的消极结果不符合我们对自己的积极认知,这也是认知失调的一大来源。
失败后,我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一种挫折感,如果任由其发展,就可能让我们变得一蹶不振,此时我们就会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忽视那些可能伤害到自己的消极因素,从而去关注那些积极因素。
成败归因在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自欺欺人手段就是归因(attribute),即对事件原因的判断。
心理学家韦纳(Wiener)认为,人们对成败的归因通常包括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那么我们将会产生巨大的消极情绪,对于每个人来说,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其实就如同承认自己先天不如别人,无力感便会油然而生,甚至会因此而怀疑否定自己。
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我们通常会感觉好过一点,正如有些学生考砸之后自我安慰,用没有努力来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而开脱。
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现象,我们自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在归因的各因素中,“努力不够”、“运气不好”等便成为我们为自己开脱的最好借口。
此外,我们还会使用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来实现自欺欺人。
自我服务偏差强调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和别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
通俗地讲就是,当我们成功时,就一定是因为自己能力强、够努力;当别人成功时,多半是依靠运气;当自己失败时,便认为运气不好;而当别人失败时,便是对方能力不足。
正如其名,这种社会知觉其实就是一种偏差,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我们的自我价值,并非为了作出客观解释,你可以回忆一下你是否有类似的习惯。
当成败发生时,我们的大脑往往在还没有进行任何深入分析之前,就会采用自我服务的方法保护自己、攻击别人,从而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中。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才说自欺欺人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它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并非总是消极的。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失败,于是自欺欺人便普遍存在着。然而,我们在了解其积极面的同时,也应该对其消极面保持警惕。
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我们可能会变得高傲自大、目中无人且愚蠢,因为一旦自己遭受失利,我们的大脑就会告诉我们:这不可能,我的能力很强,这样的局面一定是由不可控的外部力量导致的。
正是由于这样,我们就不会进行自我反思,不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到自己缺点的人,便丧失了自我改善的资格。
那些沉迷于居功自傲却否定他人的人则更加危险,他们把一切成功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看不到事物的偶然性,认为自己的成就全都来自于自身,这明显是不符合事实且极端的。
他们不能体会别人成功的喜悦,不能和别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对他人总是抱有病态的嫉妒,这对于其人际关系还有思想境界都是一种荼毒。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自己的过度保护其实也是一种自私,如果任由这种心态发展,很可能会处于被群体孤立的状态。
自欺欺人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却很有必要。
对于我们来说,认识其积极的一面显然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想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自欺欺人将永远是我们适应社会的一柄锐利武器,简单却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