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少林拳术(秘不外传的少林拳术十法)

少林拳术(秘不外传的少林拳术十法)

少林寺武术将“三节、四梢、五行、身份、步法、手足之法、上法进法、顾法(开法、截法、追法)、三性调养法、内劲法”叫做十法,它是综合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功防、内外、劲法、三性调养等方面总结出来的理论。练习少林武术必须明了十法,才能不出偏差,收效迅速。

  (一)三节

  人的全身分为三节:手肘为梢节、腰腹为中节、足腿为根节。再进一步说,三节中,又各分为三节。如手为梢节之梢节,肘为梢节之中节,肩为梢节之根节;胸为中节之梢节;脚为根节之梢节,膝为根节之中节,胯为根节之根节三节之要诀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之。”即“起、随、追”三字。例如冲拳的动作,拳为梢节之梢节,拳起动后肘(中节)随肩(根节)追,只有这样才能发力顺达。向前进步时脚起、膝随、胯追。这样才能重心前移,十趾抓地稳如泰山。少林寺拳谱中说:“梢节不明恐中人七十二把擒拿,中节不明遍身是空,根节不明恐中人之盘跌,故三节贵明也。”明梢节是指两手互换,身心相随,互为救护的意思。明中节是指手不离心、肘不离肋,高挑低压左右拦裹的意思。如“手起撩阴,肘发护心”,身应随手而动。要知远近明老嫩,手到身到,步变身转,不给对方进击的空隙,明根节指进步低退步高。进步低,可避免被对方勾、挂、挑、避搬腿之患;退步高,可避免对方勾绊,利于进退。“起、随、追”三字十分精确、恰当。三节贯成一气,进退得法。如根节,退步时,膝随胯追,身体重心后移,十分协调。否则,步进身不进,步退身不退,手法再熟也运用无力。因此,对三节必须明了的地方,就是手脚身的精密配合。在击打时心勇而进拳进身进步,全身之力集于拳面,就会迅速。罗汉拳的动作都是全身三节(手、身、脚),配合行动,进退击打之时皆带身法,身手脚步内见溶为一体,此为练习之要诀。少林寺拳谱中说:“上法须知先上身,脚手齐到斯为真,拳中有搓谁能解,明了其意妙如神。”此意即手、身、脚齐到,三节贯一。少林寺拳谱中指:“手到不如身到,身到不如心到,先到以心,后到以身。”犹如写字,意在笔前,出必中的,心一动而百体从令。三节明则内外合,克人就无有不利。三节之理论,初看简单,细察则玄而又玄,如不精研琢,细细体察,是不易达到高水平的。

  (二)四梢

  四梢指血梢、骨梢、肉梢、筋梢。发为血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甲(指甲)为筋梢。四梢齐,指齐而发力,是发欲冲冠,牙欲断金,舌欲摧齿,甲欲透骨的意思。少林寺拳谱中说:“明了四梢加一力。四梢齐则内劲出矣。”其要点在于:意识引导气血达到这些部位,从而凝神聚气,使身体各系发出更大能量。心里想着四梢用劲,使身体各部位有所应答,再经过神经的反馈作用,传到大脑,以对动作进行调节,故能齐力。因此“发欲冲冠”之时,头必有意识上顶。这样,不仅避免了低头探腰的毛病,而且因气贯行发,加速毛细血管网的代谢,增加了肌肉作功的能量。所谓明了四梢多一力,就是这个意思。又加“牙欲断金”,指使面部肌肉紧张收缩状态,增加了有关股群的收缩力,紧扣牙齿以集元神。“甲欲透骨”意识上把力贯在指梢抵指甲上,使气血充致指端,以利于劲力的发挥。从攻防角度上分析,劲发四梢也是科学的。如“牙欲断金”时牙齿紧扣,而“舌欲摧齿”时舌在齿内,在对抗时即使下颏受到击打,也不会磕牙用咬自己的舌头。舌顶上腭,利于唾液的分泌及全身力量的贯注。设想四梢用力时,由于意识引导相关部位紧张,该处毛细血管 代谢交换过程一定加强,其协同肌和对抗肌了也必然配合工作,因而使代谢加强,内分泌增加,心肺等系统加强作功,产生超出一般的能量。所以,齐四梢后,感觉击打额外有力。试将四梢所集之力放松,就会明显地感到松劲。此与“易筋经”之静力性肌肉用力收缩有相同之义,和气功有内在之联系。

  少林寺老前辈当时显然不可能有先进仪器测试四梢齐所引起的血液、生物电、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但他们根据自身丰富的初中经验,总结出科学的四梢齐发力方法,以增强锻炼身体的效果。这的确如下:“四梢齐则内劲出矣。齐之之法,必其发欲冲冠,甲欲骨,牙欲断金,舌欲摧齿。心一战而四者皆至。盖气从丹而生,如虎之恨,如龙之惊,气发而为声,声随手落,手随声发。故一技动而百技动,则四梢齐,劲力无有不出矣。”

  (三)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一种学说认为,自然界和人体都能用五行生克化的学说进行解释。武术界也应用五行学说解释五官、五脏、及医防变化生构的方法。少林武术讲五行相克,五行相合,。五行外应以之五官,内应人之五脏。如“心属火,心动通力生;肝属木,肝动火烙冲;肺属金,肺动沉雷声;肾属水,肾动快如风;脾属土,脾动大力医。此五行之属于内也。”又如“肝属木,在五官上开窃于目;肺属金,五官上开窍于鼻;肾属水,五官上开窍于耳;心属火,五官上开然于人中。而最宜知者,手心通心属火,鼻尖通肺属金尤不可不知。火到金化,自然之理。余可类推”。火到金化指手打鼻疼,火能构金。少林武术讲合自己之五行以克敌之五行。

  五行相生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代表肺。金生水,指肺强气壮能助肾水足能养肝。肝强,自能目光锐利有神,且肝为养血之脏,强而筋爪利,所以说肝动火焰冲,只有耳聪目明,才能指挥手足随以所欲,纵横往来。因此,武术界有养精化气,养气化神的说法。肝通于目,目为先行,所以目之强弱,有赖于肝。而在五行学说中,肾,又为肝之母。木生火。心属火,所以说“肝动火焰冲”。目视心生,眼注视后心意动,心意动后气血即运行到进行击打之手足。所以说“心动勇力生”。因此,肝强而目明,目明而勇力即生。火生土。脾五行属土,为五行之主,万物款中生。脾胃是人体代谢的基础,心动(动指思想,如医防击打的意念)同时,植物性系统各器官代谢增强,以适应机体作功的需要。心就是指神经系统。心动能加强脾胃作功,因而说“火能生土”。土生金。金指肺脏,土为五行之母。脾胃吸收营养,只有营养充足,代谢才能加强,肌肉才能强劲有力。人体一节活动都依靠营养代谢供应能源,所以说,“一身之望属土”。脾胃机能良好,肌肉有力,肺活量增大,才能适应气体代谢的需氧量。因人的力量有赖于气。所以俗称“气力”。气壮力大是自然之理。气血运行,为人体生命活动,骨肉作功的必要条件。练习武术就是运气血,以达到随心所欲、心到气血即到的目的。脾胃强而营养足,营养足而身强,身强而气自壮,所以说“土生金”。

  知道了五行相生的理论,还要懂得五行相合的理论。把五行练成一家(气)。

  五行相合,就是指“合而有助”的道理。少林寺拳谱中说:“耳与心合多益精,目与心合多益明,口与心合多益勇,鼻与心合多益力,手与心合更疾快”。“合而有助”之说全体解释为:“耳本聪,用心听者,听着以审而有民增,益其聪也。余类推”。这里强调的仍然是心的作用。心指意识。五行相合一气,心一动而内劲生,所以讲心合而五行益其精。

  五行相克有含义。其一,指攻防之中运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武术界老前辈曰:“横来者没有竖劲,竖来者没有横劲。故横来者可以竖破之,竖来者可以横破之”。五行相克,在拳法上表现为:

  1、劈打之法属金。金利如斧,能克木。少林寺拳谱中写道:“定尖手属金”。金能钻木。“板手属木”。板打或冲击的力是向前,劈打是由上向下,以竖破横。格架压楼拨拍都是这个道理。崩打之拳以直崩之劲而无竖劲,所以用劈定的方法去破它。

  2、犯上活打棹属火。火能克金。冲天炮诸势借火焰上冲之力,以劈领格架冲之法破劈打之拳掌。或上掳,或下化,以懈对方之力,乘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击打,这就是攻防的要诀,以下诸方法皆是同一道理。

  3、撂手、拦手属水。水能克火。以力压拨的方法象横着流的水,能破冲击过来的拳,如一手力拨,一手攒打,就是防中有攻,退中有进之法。这种方法以横制竖。所以说为水能克火。

  4、横击拳法属土,土能克水。少林拳谱说:“一身之望属土,土五脏属脾,脾动大力攻,以土横推填之则能破水也。”假如对方压拨之后用钻打,我则用横掳斜撑之力破之。因为钻打为顺击之力而无横劲,因而横可以制顺。这就是土能克水的道理。

  5、犯楹手及崩打之法属木。木能克土。上下崩打之法能破横来之力。在格架掳压时要向上或向下以斜劲化对方刚硬之力,横来者没劲,以破横为自然之理。

  总而言之,破解方法的要点,在于道先分清横竖这之劲,明了横破竖,竖破横的道理。横来之拳掌用竖劲破解;竖来的击打用横劲破解;直来的冲击用横劲化解;横击打用直劲击破。千弯万化都用这一破解的原则,这就是五行相克的重要意义。少林拳诀中说的近打回转一寸中的回转就是即指老嫩又指化劲。

  五行相克的第二种含义是封闭对方之五官,攻击敌人之五脏,克制对方之五行。少林拳诀说:“二人相争,先闭五行。”就是指要闭自己的五行,以克制对方之五行,本人对此有两种理解,首先是指闭外五行,即保护好五官和五脏不给敌人可乘的空隙,其次是以五行生克的道理处处克制对方,使对方处于被动的地位。例如目属肝,金能克木。肺属金,“肺动沉雷声”,先声夺人,“发声使惊怪”。彼一惊,则目光恍惚,必受制于我。此即是以我之金去克对方之木。余可类推。又如心动勇力生。心五行属火,火能克金。对方如果不为惊扰所动,而且心勇目明,自然能够抵御我以声惊他之法。此即是对方以火(勇)克我之金(声)。因此少林拳谱说“火到金化”。水能克火,肾属水,肾动快如风。例如对方虽勇猛,但我不为对方之勇所屈,而以疾快胜之,使其勇无有得出而即被我所阻截,这就是以我之水(肾)破对方之火。但是要注意,克制五行的方法在运用时,还必须加以合自己五行的方法运用。如此互为克制,生克变化无穷。生克是辩证的统一。对立面相互转化互为因果、胜负之道系于其中。这里面的重要诀窍是,处处争取主动,使矛盾向有利于自己面不利于对方的方面转化,使对方处处被动。

  闭自己的五行,就是指肘不离肋,手不离心,这样肘手就处于防御对方攻击,保护胸肋,即保护五脏(五行)的有利地位。克对方的五行,就是指封闭对方的五官。尤其应先封其目。

  武术界老前辈说:“手法千变万化,总不外乎两个圆圈,一个是立圆,一个是横圆。立圆如车轮,两手向前滚打;横圆如转磨,两手横环打”。立圆为竖而竖中有横,横(平)圆为横而横中有竖。横圆为裹掳贯格捎横截托等拳法,立圆为劈崩攒炮冲挑板定等拳法。以竖破,以横破竖,自然之理也。所谓“生、克、化”的道理,本人理解在于化劲。例如对方用劲击来,属金。犯上者属火。火能克金。所以要用袖掳、斜打横格之劲化对方的劈劲,进而连续用向上斜击的方法破之,使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际受到击打而难于变化。少林拳术中板唤钩斜、 迎风转换、移身闪进、擎斤绽懈诸法都是五行生克的运用。

  简而言之,五行生克为:“金能克木能生水,水能克火能生木,木能克土能生火,火能克金能生土,土能克水能生金。”

  (四)身法

  身法有八要:起、落、进、退、反、侧、收、纵。吞吐、折叠凶手在八要之中。少林拳术要求身法灵活。

  1、起落

  少林拳谱说:“起落者,起为横,落为顺也”。从落到起,向前上步或纵跳之过程,是由横变顺,拧身而起,正面对前方。所以说起为横。落时两脚前后站立,侧身对敌,所以称落为顺。起时横拧利于发向上之钻力,落下顺身利于发劈打时顺打时的顺劲。少林寺拳谱中说:“起望高,束身而起,落望低,展身而落。起如炮,落如风,喻其话快,起风魔(指话如风雷闪电,奇妙如魔法。)落夜叉(指虎之猛威)喻其开阔。起如瘵鼎,落如分砖”。起如瘵鼎,指向上的力,如瘵大鼎,落如分砖,指下落的劲,足踩手劈,如要把砖分开那样的力量。

  2、进退

  进退是技击术中进退攻守趋避的方法。进击要如闪电那样疾快,失势退避时要如被火烧着那样的急速。少林拳诀中说:“进步捷如风,失机退宜快,乘势侧锋入,身稍向前迈,掌实即须吐,发声使惊怪,变化如蛟龙,迟快分胜败。”此诀指明进退的要领在于疾快,可与前面闪电火烧的比喻共同参考理解。趋是指进,避是指能或闪躲。进时要乘其空隙向前或从侧面(避其锋)进击。失势(指未击着敌人而有为敌所乘之隙时)即能避,如连步疾退、移闪退避、飞身后纵跳出等方法。总之要以轻巧疾快为好。少林拳术秘诀中说:“进逼乃取势之法,趋避为乘机之道。兵法所谓‘避虚击实’,‘声东击西’等语,无一不与此道息息相通。无论如何技精力足,总不能不有所趋避,因有所避而有所趋,此为一定之理。趋模者避右,声东则击西,随敌之动以为方,观敌之机以为用。明于术而不拘于术,击其要而不见其迹,此真可谓变方无方,心手两忘,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者也。”上段论述可谓攻防的妙论,进退趋避的要诀。少林拳诀说:“趋避眼须快,左右见机行,趋从避中取,实自虚中生,山重身难压,隙开莫消停,势猛君体恐,四两拨千斤”进退避趋与腾挪借力还打,要灵活运用。

  3、反侧

  反侧即是翻身顾后,侧身顾左右。少林寺拳谱中说:“若遇人多不用忙,打前顾后是妙方,来来往往休停立,乍敌三方战一方”。又说“拳如炮,龙抓身,遇敌好似火烧身”。这些都是有关身法反侧的要诀,反侧之法不仅要求全身直辖市,而且着重要求轻灵疾快。少林寺练耳后听风的方法,打法中的童子拜见音的用法,都是突然回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应用了反侧顾打的方法。少林绝技心意把的十二大势中,有一把叫翻身把,,就是专练翻身击打的方法,侧笛顾打左右以腰为枢纽,力从丹田而起,经腰而发力于四梢,因而要求腰要灵活有力。起落反侧都要拧身拧腰而起,经腰而发力于四梢,因而要求腰要灵活有力。少林拳诀中说:“摇膀子,横身子,不离肋子”。如心意把的起把,束身而起时要摇膀、拧腰、横身抖膀而起,,起时前手带后手,落时拧腰顺身劈打脚踩而落,如罗汉拳中龙折身、翻身撩虎、罗汉脱衣、坐冲拳等动作,都是拧腰反侧击打之法。总之,翻身多用架压钻劈之法。侧身多用拨挂束课之劲,都要身法灵快,脚手如风。要练出惊人的战斗力,必须在快字上下功夫。疾快被比喻为如肤(皮肤)角火星,如梦时忽惊,如炮之猛烈如雷电之迅猛。反侧应与三节、四梢、五行、六合等方法共同运用。

  4、收纵

  指敛(收)如优猫,放如纵虎。敛是束吞之劲,纵是吐放之力。要求身法中正平直,可参考三节法理解。例如束身、含胸、收提等势都是收的应用;长身、击打、跳跃都是纵的运用。左移右闪,进退腾挪都要以纵贯之,必须内提外随,内外合一。

  以上身法八要中,起落、进退、反侧、收纵都是相互对立,相辅相成。高其所以为高,正是因为低的衬托(束纵即是高低,余类推)。正是这种矛盾对立的反差对比,才充分体现出身法的灵活多变。“熊经鸟伸”的独特风格。身法八要,是少林寺老前辈多年总结出来的精辟见解,爱好者可精心研讨。

  (五)步法

  步法指寸步、踮步、过步、快步、前步。“如二尺元近即用寸步,雨步者,一步可到也。如四五尺远,即用后脚踮一步前进,步形不变。至于身大力勇者,即进前脚急过后脚。若一丈八尺远即用快步。快步者,起前脚带后脚平飞而,非跳跃而往也”。如遇人多,或遇有器械,即连腿带脚并箭而上,也就是平常说的彩脚二起、摆莲、箭弹之类动作的应用。在与人击斗时要注意远近,懂得老嫩(争斗打人时,距离对方远了叫嫩,过近叫老),更要知道进步低、退步高的要诀。步法要做到轻利稳健,手脚协调。能够运用自如,随心把欲,才算得到了其中的奥妙。练习套路时,步型要准确,步眼要蹬开。攻防对练时则要适当缩小步幅,以利于进退。做到灵活适宜。千万有要使步法呆滞僵硬,造成呆板的弊病。步法的精妙,全在于平时的勤苦练习,只有功夫精娴,在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动不露形。

  (六)手足法

  手法指出手、起手、领手、截手。少林寺拳谱中说:“当胸直出谓之出手;筋稍发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者为之起手;筋稍发而未落者为领手;顺起顺落参以领搓者为之截手。”例如起前手如鹞子钻林,要束翅束身而起。摧后手如燕子吸水,形往上惫长身而落。这就是两单吊手之法。两手交互并起并落,起如瘵鼎,落如分砖,这就是双手之法。注意起手时要手捧阴起、肘护心发,起时要有猛虎扑人的威猛之力,落时要有雄鹰抓物的狠劲,这是劲力的要诀。

  南派少林的手法与嵩山少林的手法大同小异。少林拳术秘诀中有关手法的论述说:“北派尚长手,南宗尚短手,长手贵力迅,短手贵自顾。平时练习非长手不能达气,对捕时非短手不足以自保。”我们练习技出要注意长短互用,刚柔相济。现将南派手法略举如下:

  1、手法

  (1)牵线手

  牵线手,又名猿手,左右手作回环互拦势,如∞(双圆)势。此手为掩格压拨的主要方法。常练习能指臂灵活,一切手法皆不难迎刃而解。罗汉拳套路中有很多这类手法。以两肩为轴画圆弧,上下交替,如大车轮之圆弧。

  (2)缠手

  缠手,又名阴牵线手,即少林寺大洪拳中勒马牵缰之势法。与牵线手不同之处在于牵线手是向左右划的圆弧,缠手则是向前划的圆弧,如车轮向上旋转,两手交替如缠线,是缠压打或挑挂打的要法。牵线手划面前之横立圆,此手划向前之竖立圆,如蛇缠树枝,趁势击敌之腋窝,并有回护钩格等变化。

  (3)长短龙分手

  两手左右分排,如左长则右短,右长则左短,所以又名排闼手。此手用力以前,肘及缘向外翻滚,而两掌必须相应地分格。

  (4)剪手

  此手的用力处也以掌缘和两肘为主。要注意两手叉剪时身要稍侧、胸向内含。剪法是,如左剪,则右手在前,用右手尽力斫入。以右手叉压在左手弯处为止。右手指仅可插左肘弯一寸有余,过多则恐被对方封闭,以至不能变化。少林寺罗汉拳中虚步叉手就是剪手。

  (5)斫挑手

  斫挑手,又名切手,如刀斫切东西的意思。此手有单斫双斫之分。单斫是一手挑拨,一手砍击对方的肩膀及脉根、耳部或退部等处;毕斫则两手长短齐出,带挑带砍,非常捷便。罗汉拳中这类掌法很,是切斫挑等掌法都有运用。

  (6)托手

  托手,又名托天手。练习时要左右分练。如左手托上,右手则向身侧钩拔而下,右托则左手向侧格之,又名前托后钩。托是用掌心这力向上托起,象托长木盘。钩是用腕力拨力。此手用时可托开对方的手臂,乘机拊其胸,使其立身不稳。

  (7)插手

  插手,有指插、掌插、直插、斜插之法。罗汉拳中此法甚多。

  南北少林同源,手法大致相同。北派元朝福裕禅师,总结诸门手法,集短打之大成。少林寺短打拳谱中说:“夫短打之要诀者,总是八八六十四门,九九八十一变化,知其门路者方可入手也,亦变化无穷矣。翻车辘辘锤,六六三十六,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七势集连拳,总是十八凑,全身十二锤,闪赚双手损。诸家手法各有所长。如取上而能打下,如打下而能取上,里门返外,外门返里,入手而即提步,提步而即入手。务要先明出入进退、虚实则柔、长短起落、开合收闭之手。长有七长之妙,短有八短之强。虚者实进,实则急去,虚虚实实,随手而入,临时能变,方为高手”。

  2、足法

  足法的要点是“起翻落躜、忌踢宜踩”。要腿起望膝,起望怀,脚打膝分而出。其形上翻如手起时的撩阴,落时似以石钻物,如手落时的拂眉动作。忌踢的缘故是脚浑身是空,容易为对方所乘。宜踩是因踩对方之脚即不容易为对方所踩而又可克制对方。鹰捉四平、足下存身即手足的落法。手法足法有相同的运用道理,而足如用好了,勇力可以与手比。练到妙处时好像“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侧”。总之,手法足法,取其轻利稳疾,万万不可呆板僵滞。如少林拳谱所说的“万不可习科滞气,自陷于败亡。所谓滞气不打人也”。手足之法应与开法、顾法、截法、追法结合在一起来理解。

  (七)上法进法

  上法进法是指进攻的方法。少林拳谱中说:“上法以手为妙,进步以步为奇,而总以身法为要。起手如单凤朝阳,进步如前步抢上,抢步随下,后步踩脚是也。必三节明,四稍齐,五地闭,身法活,手足之法连,而视其远近,随其老嫩,一动而即是也”。手足的方法有六种:工、顺、勇、疾、恨、真。少林寺罗汉拳及其它少林武术应该贯穿这六种方法。工,指巧;面,指自然;勇,指果决;疾,指迅速;恨,指动不容情,心一战而内劲出;真,指发起必中的(目标),见之真而使对方难于变化。六法明了应用合一,就是得到了上法进法的诀窍。少林寺拳谱中有一段有关上法进法的精辟见解:“……若是散身直来而进,用个摧法就要取脸。是有力而进,用个懈法。若是用力太过太硬,就懈不动对方,须用抖擞之力以破动之。若是交手相离三、五尺,身一缩斜膀而进,用个十字法。若是平身,手高过心而进,使个两耳扇风之势,此乃一高字也。若是单手而进,一手举起过顶而打,用个筋力之法。若是双手,一手在上一手在下,用个上挑下搂撕法而进。他是进力而来,须看手高低利手而出。他回力不进,吾随跟着回力而出,或高或低、或左或右俱分明,或交手之时,或远或近,远打一丈步位急,近打回转一寸中。一要开拿二要顾,三要力法四要路,五要束身六要走,七要筋擎懈法熟”。

  (八)顾法、开法、截法、追法

  顾法分单顾、双顾、顾上、顾下、顾前、顾后、左、顾右。单顾则用截拳,双顾则用砸拳,顾上则用冲天炮,顾下即用握地炮,顾前后则用前后稍拳(即是顺步单鞭,拗步斜行等势),顾左右即用括连炮或用括身炮(就是左右裹等势)。此亦随机应变而动,并不可死执一种方法。顾有两种含义:一为防护,顾护自己不受对方攻击;一为顾打,以打而破对方的攻击。如冲天炮、括连炮等打法就是这种用法。顾打之法,防中有攻,攻中有防,这就是所说的进退虚实的妙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两手的配合及手脚的配合。一手格架,一手进攻,移身闪进,以退为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

  所谓开法,是解脱、解去、解化对方打击的方法。又分左开、右开、刚开、柔开等。左开即用里括,右开即用外括,刚开如前六艺的硬劲,柔开如后六艺的软劲。本人理解用刚开的方法时领带力量顺和方法顺力量胜过对方或硬崩、硬格砸强劲时用刚开的方法;用柔开时用抖擞、懈滑的方法化开对方的攻势。如点退,或者斩截,或者移转以搅撂搂闭,挑压勾挂,拨拍托架,冲握括胯。凡接取(招架、还击)的妙法,都离不开懈的运用。例如有时可以用滑的方法化开对方的劲,有时可用抖擞解开对方的力量,有时可顺力旁引,借力还可以对方的击打,这里面都要用懈的方法。少林拳诀说:“粘劲随四劲而出,拳非搓不灵”。这里说的粘劲,就是粘连随靠,似刚似柔,刚柔相济的上乘功夫,所以说“拳非搓不灵”。刚在他力前,柔乘方他力后,更是必须注意的诀窍。

  截法,就是指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的方法。截梢不如截根,截身不如截心。少林拳谱说:“截手者,彼先劲而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劲而截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截心者,彼眉喜其意而截之也。截心者,彼眉眼笑,言甘意恭,我防其有心而迎机截之也”。武术老前辈说:“彼不动时我不动,彼若动时我先行”,也就是截法的运用。拳语说:“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这是指截手而言。在截手时要注意截根节。二人相斗,不要见手即封闭,要让对方进击。如果截对方的梢节(如手腕部),对方易于变化,而且难入对方之怀(中门),也就是俗话说有进不去。如截对方的肘部,对方要变化就稍有困难,而且自身易于进对方之身。如果截对方的肩部,对方的手臂就不容易变化,而且我已接近对方身边,对方就易被我克制。截手、截腿、截身参考三节法,“宜戮其根节”,就是这个意思。截时一手截一手打,或连截带打,如撑打、横打、挂打、撕打等法。

  追法,即急趋连打、追击之法,与上法、进法一气贯通。也就是拳谱说有“随身急趋”,“追风赶月不放松”。少林拳谱中说:“起望天,落望咽喉,追法也。强退者十连紧迫,欲闪者急括相应、彼虽欲逃走而不能,何虚其有杂计邪术!”又说:“起如撩,落如,形象也;起如箭,落如风,疾快也;起风魔,落夜叉,开阔也;起望天,落望咽喉,追法也。”这里指的追可有几种理解,一是对方逃避时的追;一是对方避开我的击打,相隔一步半步时的追,可与进退之法相参。在进击方面,罗汉拳中有连三打之动作。连打如果结合步的急趋(进),就是追法的运用。如连续用左右拳击打。对方退步躲开左拳,我急进步用右拳打,对方又退躲开右拳,我又急进步用左拳打。使对方无法可躲,无法喘息。这是追法的一种体现。又如对方在我进击时飞身后跃,我急前跃追上,对方不能逃脱,也是追法的应用。再如“起望天,落肓咽喉,”跃起时向上向前,落下时向下向前。例如心意把中的练法:起手时如猛虎上跳、双手举鼎之力,前手起后手出。落下时身子已向前,随前脚之落,后手压打,前手向前向下劈打。这样就前进了一大步,同时用前手、后手、再用前手做三次击打,体现出了追法,其它如展翅把等更是追法的妙用。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拳话说:“一手连三手,三手护一手,前手为手,后手为法,手法相连,脚腿相随。”随身急趋,追风赶月即是此.上所说的方法都要求三节明、四稍齐、五行闭,尤其是“六合”的明晰和熟练运用。以一勇而勇力生,截法、开法、顾法、追法都须以勇统之。少林寺拳谱中说:“手起脚不随不能打人,脚落手不下也是枉然。心不勇则手不摧,搐搐不上多出变化。”艺高人胆大,心勇疾上疾。掌握“工顺勇疾恨真”的方法,就易取利击打格斗的胜利。

  (九)三性调养法

  三性调养法指眼、耳、心的调养方法。少林拳谱说:“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此三性者,术中之妙用也。故眼中不时常循环,耳中不时常报应,心中不时常惊醒,则灵性之意在我,遮不至为人所误矣。”练武技和气功一样,要求精神(情绪)状况的稳定。少林寺罗汉拳又称性功罗汉拳。以明心见性,定心安神为主旨。练功或技击都需要凝神贯气,声色杂处易扰神乱性,所以练功要选择幽处。眼所注视,心必随之,心随而气血即至。所以说眼为先行。“眼中不时常循环”即保养神光的意思。少林拳谱中说:“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六欲指六尘的干扰,六尘指眼、耳、鼻、舌、身、意。讲三性调养就是要摒除外扰,不要使三性过于疲劳。例如目得血能视,久力,应用时就能准确。耳为灵性,声音入耳后即反映入脑,引起反射,所以杂音能致神疲(噪音伤人就是这个原因)。久临声色杂地之处,耳目过于疲劳,灵性自然减弱,所以平时耳目必须双修。俗言闭目养神就是这个意思。心为勇性,心动勇力生。练习武术首要练胆力。要解脱生死,超脱恐怖,心泰神安。少林拳术秘诀中说:“人生惟生死为一大关头。此关不破,则种种障碍,随之而起。常有技击之功已臻至绝顶者,一遇猝然变端则心胆俱落,手足失措,即生死之关不破故,先师曰,“人到死俄顷间而能万念皆空,了无一毫挂牵,此所谓无挂碍斯无恐怖,无恐怖则生死之念绝,此禅门所谓了解人间生死念,便觉当前火自凉也”。练习武功有十忌十八伤,要注意避免。能做到心中有时常惊醒,胆坚志壮,临危不惧,临筹而自无怯怕,要善用精力,平时自己要善于调养,不要过于劳累。如终日沉溺声色,则必致伤神伤体。三性调养得宜,则灵性之意自得,才能取得攻防中的机敏勇敢。三性为中精气神力的基础,眼光锐利,耳目灵通,心性灵勇,三性合而为一,精灵自生。

  (十)内劲法

  这里讲内劲一是灵劲,一是指内气发力。初练拳术大都是笨劲、僵力。练到一定程度,可以练出寸劲,击打时迅速而带风。再精求上进,能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运用自如,发力时能迅速将全部力量集中在一拳一脚上,并且能发出超人的力量,为之灵劲。灵劲即内人劲的体现。少林寺拳谱中说:“内劲者寓于菜之中,接于有形之表,而难于言传,而理义可参也。盖志者气之帅也,气者田之充也,必心动而气即随之,气动而力即赴之,自然之理。今以工于艺者言,以为创劲者,非也,即增劲绷劲者亦非也。殆粘劲也,创劲核直而难为变化,绷劲太促而难为转折,唯粘劲出没甚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其形,天地交合而不见其力,运用于三性之中,发于一战之顷。如虎之伸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龙之用力不见力而何有不利乎!”这所说的“粘劲”是内劲在技击上的一种体现。内劲随五劲而出。五劲即踩劲、扑劲、课劲、束劲、搓劲。少林寺拳谱中说:拳虽有十二名色,细体贴只打五个劲法。何为踩劲?欲置物于足下,如鹰促四平,足下存身,即是用踩劲的功夫;何为扑劲?猛虎扑人其勇不用扑劲的功夫;何为课劲?若以包袱物,四下严密不露,如反背,课边炮,十字横,左右课等势,即是课劲的工夫;惟粘劲随四劲而出,盖拳非搓不灵。何为束劲,忽大忽小,高低无定型,如前后稍望眉七星拳等势,即是使束劲的工夫。克人利,放人利,都是工夫制他,发劲时心一战而勇力生,三性之灵集于一身,五行四梢要和全,六合理,三节明,出手‘工顺勇疾恨真’六法明,内劲、灵通之劲自然可得。

  十法的介绍中上述。练习少林寺武艺,要掌握十法的运用,对套路各动作细细体察,结合少林寺拳法的特点以及攻防等方面的要求,融会贯通。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法国名厨(世界顶尖的法国十大名厨)

下一篇: 黄杨木图片(千年难长黄杨木)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