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泰山的古诗词名句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谢灵运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国·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一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5、《泰山吟》
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6、《四愁诗》
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摇。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7、《游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8、《泰山》
明·李梦阳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
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
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11、《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
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
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12、《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
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
13、《郑生至自泰山》
明·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
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14、《泰山颂》
当代·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
松石为骨,清泉为心。
呼吸宇宙,吐纳风云。
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2. 关于泰山的名言佳句千万不要是古诗啊
泰山压顶、原做泰山顶上一青松、重于泰山、一叶蔽目,不见泰山、十人十双手,抱着泰山走、人齐泰山移、当上皇帝想成仙,登上泰山想升天、稳如泰山、泰山若厉、泰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拒微尘,黄河不择细流、健步上泰山,一步一重天、理服泰山倒、欲得泰山神,当识泰山人、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代 杜甫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唐代 李白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元代 张养浩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战国 孟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西汉 司马迁。
3. 描写泰山的诗句.四年级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钟山英秀草堂灵,林下相逢话愈清.——元·王珩《巡按谒灵岩名刹·礼佛焚香漫继严韵》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晋·谢道韫《泰山吟》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元·李简《登岳》。
4. 描写泰山的诗句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 李白 – 《游泰山.其二》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 李白 – 《游泰山.其六》
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 – 张士明 – 《呈灵岩方丈》
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 – 王旭 – 《游竹林寺》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 王奕 –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 李白 – 《游泰山.其一》
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 – 张士明 – 《呈灵岩方丈》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 – 杜仁杰 – 《天门铭》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 陆机 – 《泰山吟》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 谢灵运 – 《泰山吟》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 李白 – 《游泰山.其一》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 李白 – 《游泰山.其六》
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 – 张岱 – 《泰山》
5. 关于泰山的诗句,名句
1、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唐·李白《题灵岩寺泉池》
2、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3、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4、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7、清代施闰章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雪中望岱宗》
8、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9、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11、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6. 描写泰山的诗句
31 .夜宿泰山
今宵有幸宿泰山,
愿与星辰共缠绵。
天街不闻圣帝语,
纵卧云海睡犹酣。
云中谁来击天鼓,
棰折鼓裂亦枉然。
一生一世一场梦,
一梦何不一万年?
卅五、八声甘州
早春图
叹二月寒风刺忠骨,
初春何太冷?
曲终人未散,
泪已洒遍,
十里长亭。
日日多少思念,
今宵忽梦醒。
梦中告诉我,
不要再等。
望尽天涯路远,
今何人相伴?
泰山极顶。
红日照千秋,
碧波荡万顷。
蹈海英雄今安在?
早已把热血洒秦岭。
只留下:
他的笑貌,
他的音容。
1. 狂壑晴岚图
巍巍青山真如削,
登山心似火。
山外有高山,
天外有天,
劝君莫忘却。
常念此身已许国,
何曾失本色?
人间有正气,
扬善除恶,
风雨又大作。
5 .泰 山 图
扶云问苍天,
我从何处降?
但见黄河东流水,
后浪推前浪。
欲把苍龙缚,
豪情十万丈。
百万军中任驰驱,
轻马取上将。
7. 赞美泰山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