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最好的自己的古诗有哪些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明日歌》——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留诲曹师等诗》——唐·杜牧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5、《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哪些
形容对自己前途很迷茫的古诗句有: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3、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处《全唐诗》,作者李白。白话译文: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5、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出处《全唐诗》,作者王维。白话译文: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参考资料:行路难三首 (李白组诗作品)-百度百科
3.能表达对自己思想做法永不妥协的古诗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这句最好应该!
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4.形容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格说别人的诗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译: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常用来表示只有自己的品性端正才教导他人,使人向你学习,品行不正的人是没有办法使人信服的。
由于原句较冗长,现代写作与日常对话中常用“以身作则”代替原句,相比原句更精简也更符合现在人的日常沟通。 《论语·子路》是出自《论语》的文章,共有30篇,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扩展资料: 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shēn zuò zé,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巴金先生在文章《家》中写道:“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因首次被巴金先生使用,后被广泛使用于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