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经全文(念给女儿听)
女儿经,念给女儿听。女儿不听,打断女儿脊梁筋!
女儿经是我们孩童时期女孩子的家规。
从小就听外婆念叨说女儿经是她们小时候的必修课。在她们的观念里,女儿经就是做女人的规范。她们对晚辈的教育,女儿经也贯穿始终。我和两个表妹,一个表哥都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她们兄妹三人的外婆是我的舅婆,舅婆是急性子,嗓门特别大,管教小孩总是冲锋陷阵,并充当“打手”。
前排左起:大表妹,我,小表妹
后排左起:姨婆,舅婆,外婆(大约摄于1959~1960年)
这一辈老人有着顽固的重男轻女思想,所以表哥的各种待遇总是比我们好。早饭给他吃馄饨,包子,麻团,糍粑……我们吃泡饭,偶尔有一根油条。婆婆们哄我们说:因为他要进馆。以致我们都盼着早点进馆。若干年后才明白,我们进馆也没有那样的伙食标准,因为我们是女娃儿。平日里对我们的要求和规矩也特别多。放假在家必须扫地,抹桌,洗手帕,刷鞋子……每当我们问:“他怎么不做”?回答就一句话:“他是男娃儿,男娃儿做家务明儿没得出息!”这时表哥就会得意的说:“哪叫你们是女娃儿哒”!
左起:我,表舅,表哥(大约摄于1960~1961年)
面对兄妹间的不公我们也气不服,小表妹常会和哥哥比拼,和舅婆犟嘴。最后总是被舅婆教训得哭哭啼啼,但规矩还是不能破。她们总说:“你们没规矩,外人会骂大人没教好你们,会说没有家教!”无奈,我们只有在下河边漂洗衣服时候,把表哥的衣服用棒槌狠狠地打,出一口不平等的气……
女儿经的内容渗透市井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成了约定俗成的公序良俗。却也处处体现着男尊女卑。比如洗衣服,条件好点的人家都要备两个大木盆。一个洗男人衣服,一个洗女人衣服。如果只有一个洗衣盆,就必须先洗男人的衣服,然后再洗女人衣服。男女衣服绝不能混在一起洗的。讲究的人家连晒衣服的竹竿都要分男女的。晒男人衣裤可以把竹竿高高的挑到房檐上边。女人的衣服,尤其是裤子只能找个半墙低低的晾上。有的人家没有院子,只有把竹竿搁到巷子两边的房檐上。每条小街上都有很多竹竿跨街晒衣服。如果谁家破了规矩,就会招来犀利骂声:“这是哪家的衣服啊?把女人裤子晒到街心啊?还有规矩啦?你晒到这么高,人家还走不走路啦……”是谁家犯的忌,谁心里有数。从没见过回骂的,自认理亏,不作声悄悄收了完事。个别人不好意思出来收,但也不敢回应,随你们骂。
两个表妹1965年左右摄于兰州,她们六十年代随父母去了西北
等我们再大一点,就开始不能大声的喧哗吵闹了,甚至不可以大声笑。她们说:女娃儿应该是笑不露齿的,哪能高喉咙大嗓子嘎嘎连天的笑啊!但是越不让我们笑我们就越想笑。三个人躲在房间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莫名其妙的忍不住要笑。用手捂住嘴巴,把头钻进被子,还是憋不回去。最后总是舅婆跑过来几巴掌,以小表妹大哭收场。终于笑不出来了。
我和小表妹1967年摄于兰州,大表妹已经去了建设兵团
夏天,房间里太热,我们几个洗完澡躺在院子的竹床上聊天讲故事。如果脚跷得高,仰面朝天躺着都是不行。经常我们正讲在兴头上。老太太们会突然光临,拿着芭蕉扇拍打我们的手脚:“丫头儿家,跷脚跷手的成什么样啊?”如若不按照她的要求躺好,就会被赶进房间,闷在帐子里。
左起:大表妹,我,小表妹摄于文革时期的南京
十二三岁以后,女孩子就该学做女红了。从糊骨子开始做。一堆破布,整理成不同的等级。鞋底的骨子要用新的和生牢一点的布糊厚一点。鞋帮用薄的甚至闷掉的布,而且要少糊几层。最难做的是鞋帮的沿口滚边,用新布剪出斜条,沿着鞋口滚边。要缝得平整结实,针脚还不能露到鞋面上。尤其是带袢的鞋子,那根带子那么细,太难做了。我是马大哈且急性子。实在缺乏耐心,三下两下就做好了,赶快交差。却是粗针大麻线,缝得不像样子。外婆就会说:“光快有什么用呢,慢工出细活。常言道:‘只问生活谁人做,不问生活几日工’。你这个活能拿得出去啊?不让人家笑掉大牙啊?针线都做不好,明儿你还嫁得出去啊?”那皱巴巴的作品只有被拆掉重来,经常是外婆替我收拾残局。
左起:大表妹,我,小表妹 八十年代摄于南京雨花台,已是人到中年。
现在回忆起来,老一辈在女儿经的传授中涵盖了很多日常生活的经验、智慧和精神信仰。比如晒衣服,有颜色的外衣要反过来晒,这样就不会落色。内衣是贴身穿的,不能反过来晒怕落灰或小虫子。买菜烧菜更是要讲究。尤其是杀鱼,会被反复告诫:活鱼先剖肚后除鳞。其中的道理是剖肚后鱼就死了,再除鳞它就没有痛苦了,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要虐杀。这些都是生活经验的传授,同时传达了人性的慈悲和善良。还有些讲究为了使你信服和牢记,也会先让你树立敬畏之心,然后自觉去遵守。比如剪刀的收纳就要求剪刀口一定要合拢。告诫说:如果张开放置会招来口舌。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剪刀口张开放,下次拿取的时候就有可能被刀刃划伤。
我们从小是在祖辈的规矩下长大的,但是我们的女红和家务都没能像她们做的那样优秀。因为我们是被宠大的。我们没有必做的家务劳身,没有弟妹要照顾,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只管去完成自己的学业。
祖辈的生活习惯和经验,经过天长日久的灌输,便成了我们做事做人的准则。举止言谈的严格要求让我们行为优雅文明。生活经验的汲取使得我们能够自如的应对独立后的岁月。不过一些思想情感的束缚,也会扼杀天性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女儿经》
《女儿经》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材,大约撰于明代,民间代代相传。里面少不了封建社会对女子思想的禁锢和压迫。但剔除那些糟粕,有些内容还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它提倡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讲究卫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举止得体、注意礼貌等等。这些良好的品行现在还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
附:《女儿经》
女儿经,仔细听,早早起,出闺门,烧茶汤,敬双亲,勤梳洗,爱干净,穿衣裳,旧如新,做茶饭,要洁净,凡笑语,莫高声,人传话,不要听,出嫁後,公姑敬,丈夫穷,莫生瞋,夫子贵,莫骄矜,出仕日,劝清政,修己身,如履冰,些小事,莫出门,坐起时,要端正,举止时,切莫轻,他家富,莫眼热,行嫉妒,损了心,勤治家,过光阴,一失礼,便被谈,动匙箸,忌声响,洗锺盏,轻轻顿,爷娘病,时时问,里有言,莫外说,外有言,莫内传,勤纺织,缝衣裳,无是非,是贤良,姆婶事,决莫言,勿唧唧,道短长,孩童闹,规己子,训礼义,教孝语,能针业,方成人,衣服破,缝几针,鞋袜破,被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