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婚率创新低(中国结婚率创近10年来新低)
钱钟书先生笔下,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时下,进入“围城”的人越来越少了。
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
该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自我调侃:“单身好,单身好,单身想跟谁好跟谁好。”有人客观分析:“结婚只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何必找个累赘呢?”也有人一针见血直称:“穷!”
“‘穷’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你对象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啥时候把事儿办了啊?”“我今天去喝了你小学同学的喜酒,真是热闹!”“爷爷奶奶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你成家,让我们抱重孙子。”
每次回家,而立之年的小斐就要面对亲戚家人的轮番审问。结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也曾一度是他和女友之间的热门话题。
小斐一直想早点建立家庭。但相恋4年后,因为房子的事情没有谈拢,他和女友最终分手。
“刚出来工作没几年,一个月的工资勉强只够自己花,哪有钱买房啊?!”小斐顿了顿,半开玩笑说,“下次找个不要房子的女朋友。”
买了房果真能结婚吗?29岁的凌云对此的回答是“不”。
凌云在天津贷款买了一套房,最近女友也答应了他的求婚。但他算过一笔账,给女方家的彩礼钱,在东北老家摆酒席,给天津的新家添置家具等估计要花费近三十万元。
“穷!”凌云把尚未结婚的理由归结于此。目前,他每天上班之余,还兼职写广告软文。
飙升的房价,日益增高的生活成本,无法填满的物欲沟壑……都是年轻人迈向婚姻之路的绊脚石。
“‘穷’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每当被好友问起何时结婚,阿城都会唱出这句话。
阿城和相恋6年的女友是高中同学,都来自某省会城市的小康家庭。两人一起到外地上大学,毕业后又一同北漂。
“没钱嘛!北京五星级酒店一桌酒席最低标准也要8888元!”阿城和女友不想靠父母,且一辈子只有一次婚礼,不能太敷衍。
他们为此努力攒过钱。但过年回一趟家,给结婚的朋友随礼,辞职后找下一份工作……好不容易攒下的六七万几乎被花光。
“租的下一个房子在哪?明年经济形势好不好、会不会裁员?这些全都不知道。”阿城说因为没钱,对生活没有掌控,暂时不考虑结婚。
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极光大数据”推出的《2019单身人群专题研究报告》指出,33%的单身族将单身的原因归结为“经济基础较弱,无法支持婚恋”。
“建立婚姻或家庭所需条件在提高,其中以房价和孩子的养育费用为主。”心理专家吴桐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单身群体分两种情况:要么经济条件有限,承担家庭负担有困难,这在不发达地区常见;要么收入虽高,但工作压力大,个人支配的空间和时间有限,难以投入时间精力在家庭生活中。
“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灵魂”
和被迫单身不同,很多年轻人是主动剩下:不愿将就,步入婚姻必须要有爱情。
32岁的小靓在北京北五环外租了间带阳台和独卫的主卧,除了上班,她平时都爱宅在家。偶尔给自己做顿大餐,她一定会铺上棉麻碎花桌布,配上红酒和鲜花。
她觉得一个人过得挺好的,直到有一次她攒了一周的衣服要洗,打开迷你洗衣机一看,上周洗的衣服忘了晾还放在里面。一股馊味扑来,最喜欢的白色连衣裙上散着黑色的点点霉斑。
她想和谁自嘲几句,最后发现不知道找谁。
“婚肯定是要结的,但我没遇到想让我结婚的人啊!”因为长期单身,小靓被父母和朋友催婚无数。
作为一个浪漫感性的人,小靓在等待丘比特之箭射中自己,她坚信“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灵魂”。
“男的一桌,女的一桌,面对面交流5分钟后换另一拨。”她参加过多次相亲和交友活动,结果都不了了之。最近,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位事业小有成就的男性,但接触下来发现对方太“直男”,难以沟通。
“我想要灵魂的触电。”小靓决定再等等。
对于女孩小雨而言,爱情也是必需品。
因为毕业后各奔东西,小雨与大学时的男友开始了异地恋。每年夏天,小雨从广东奔赴新疆,和男友见一年一次的面。但两年后,两人没能抵挡住双方父母反对和距离等问题,不得不分开。
后来,同事给她介绍过很多相亲对象,但“看上我的我不喜欢他,我喜欢的人家又不理我”。
很多人都劝她找个“合适的人就嫁了吧”,小雨“不想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小雨仍相信爱情,她想找个和自己三观契合,有共同话题的理想恋人,“一个眼神彼此就能懂”。
图/民政部官网截图
“一个新的负担的轮回”
据媒体报道,201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显示,20-24岁的“90后”(1990-1994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为75%;25-29岁的“85后”(1985-1989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仍高达27%,而她们的母亲辈们“60后”在她们25-29岁时的未婚比例还不到5%。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考虑到婚后个人需要让位于家庭责任,不少女性选择晚婚甚至不婚。
“家长里短,情感里夹杂着交易和算计,爱情不纯粹了,还常常让人寒心。”在杭州工作的晓利称,自己一度很想结婚,但看着身边朋友婚后生活一地鸡毛,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晓利是独生子女,担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而逐渐攀升的房价,又让她压力倍增。“再结婚找个人的话,又多了一个人,多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人际关系的打点就很费劲,更别说以后要承担的双亲养老、子女教育、医疗……根本就是一个新的负担的轮回。”
女孩马月也持相同想法。“结婚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我不喜欢香菜,不是害怕那股味道,而是闻见它就烦。”
马月与男友大三时就在一起,但同居后发现烦恼颇多,单单是如何整理桌子就让他们争吵。“生活本来就很痛苦,我不愿接受这些束缚。”
从事媒体行业的马月给自己定下过目标,要写出一篇“拿得出手的好稿”。为此,她希望能随意加班、出差、跑一线,为理想拼一把。“连家里养的狗都是我的负担”,马月称,自己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对于别人“你老了谁来陪你、照顾你”的质疑,晓利回答:“把给子女的教育基金拿出来,老了请人照顾我。”马月则表示,不需要人陪,她有很多方式可以讨自己欢心。
结婚不再是人生的必修课。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与此相反,离婚率自2003年以来,连续15年上升,2018年达3.2‰。
“这不代表他们(未婚群体)不需要家庭生活或不需要感情生活,只是想晚一点步入。”吴桐认为,青年一代对于自由和自我独立空间的追求与需要越来越强烈,所以对于建立家庭开始共同生活的愿望就会下降。
与父母的焦虑不同,年轻人对此不以为意,不少专家也认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没必要过多担心。
“结婚还是单身,只是个人的选择,本无高下之分,更无优劣之别。”@中国日报评论称,“结婚率创近10年来新低”说明这一代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不必过于恐慌。对于作为私事的婚姻问题,社会理应展现出足够的包容与理解。
“顺其自然,但要看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比如经济的不平衡、青年人的工作压力等,逐渐调整。这些因素不但影响青年的婚姻建设,还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吴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