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创新(自己如何知识创新,这就需要智慧)
在当今的社会上,科学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迅猛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给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拥有最新的科学技术,就能走在别人的前面,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每一个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当成非常重要的大事。
发展科学技术,无非就是两个途径:一是学习人家的,当人家已经有了,而自己还没有,那就学习人家已有的科技;二是自己研究创新,当人家也还没有,或者人家有了却不让别人学,那就只有自己从无到有的研究创新了。
若要自己从无到有的研究创新科学技术,则又需要已有的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再加上创新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至于什么是创新能力?众多的学者专家们都已经作过深刻的研究和论述。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类似于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这样的词,也有推陈出新、别具匠心、自出机抒等种种说法,传统文化将这种创新、创造的能力统称为智慧。
如果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统称为知识,把所有的创新、创造能力都统称为智慧,我们就可以明白,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与智慧是两个概念,是两码事。知识只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手段,而智慧却能够产生知识、创新知识,是一种能产生方法的方法。
举个例子说,有一名中学生,面对一道从没做过的数学题,这名学生想来想去也做不出,于是向另外一个同学进行请教,在另外一个同学的帮助下才解开了题目。那么,对于这名学生来说,这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是另外一个同学教他的,是他向同学那里学来的,这个解题的方法就叫作学来的方法,这个知识只能算是学来的知识。
假如这名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教过的基本原理,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以前从未想到过的解题方法,而且还把题目做对了,这名学生的这个方法,就是自己所创造的方法,能创造出这个方法的能力,那就是智慧。
可见,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那智慧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是不是也跟知识一样,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呢?
现在的书店和书摊上,也有着各种各样关于智慧的书籍,什么一生必读的35本智慧书、智慧三十三书,还有什么鬼谷子的谋略、守弱学等等,但平心而论这一类书籍,都是挂着智慧的招牌,而里面的内容几乎都是介绍方法手段的。似乎在他们的眼里,方法手段就是智慧,方法手段越多就是智慧越高,所以都把重点放在了寻找方法上,就连介绍《老子》、《庄子》的书,也都被他们当作是寻找方法的书。
用寻找什么方法的眼光来求取智慧,这肯定是不对的。前面说了,方法手段都是属于知识,而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学多了的确很有用处,但若没有智慧,也只能用用别人用过的方法而已,就像“熟读唐诗三百首”,最多只能吟吟别人的诗,自己却没有智慧写出好的新诗,也就成不了大诗人。
要如何才能求得智慧呢?答案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或者严格来说,就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家文化之中,道家文化才是真正的智慧之学。
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认为,道是先于宇宙天地就存在的,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道的形体是虚无缥缈无形无状的,道对天地万物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
所以,《老子》不厌其烦的强调了,人要效法天道的虚无,要做到上德若谷、知足、柔弱、不争等等,就是要抛弃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弃所有的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然后让自己的心灵达到虚空的境界,达到像天道一样的空灵,只有在这样的空无境界中,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对自己产生作用,才能让自己获得智慧。
有了智慧,就能够像优秀的中学生一样,只要根据老师教过的数学原理,就能够自己想到解题的方法;有了智慧,就能够根据客观事物的真相,想到最好的方法手段来解决问题。
道家文化,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是跟普通人一样,通过把事情做好而获得利益,道家文化也需要种种的科学技术知识,只不过道家文化的特点,就是要在做事情的时候,比普通人多了一个无我的境界,并在无我的境界上产生智慧。道家人物就是凭着无我境界上的智慧,才比普通人看得更清、做得更对,取得的成就当然也就更多。
道家文化为什么能够在虚空无我的境界上产生智慧呢?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阐述的原理,就是虚无缥缈的道有着生生不息的用,在虚无的境界中能够产生智慧的这个原理,就是道家文化中无中生有的原理。
所以,学习知识与求得智慧的原理和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知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智慧是通过抛开自我的修养而得到的;知识是本来没有的,需要学习才能增加,智慧是人本来就有的,只是被自我的情绪私欲蒙蔽了才显现不出来;知识是越学越多的,而智慧的增加则需要抛开自我,把自我的东西抛得越干净,得到的智慧就越高。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通过抛开自我,让心灵达到空灵,然后在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下,让自己的心灵像开了窍一样的有了智慧,这是获得智慧的唯一途径,也是道家文化的精深之处,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有别于其他学说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