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 梦的解析(都是潜意识的真实流露,走进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小伙伴们在做梦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有的时候在现实中醒来,还想回到那一个五彩缤纷的梦中世界里去?
我们知道梦就是梦,它不是现实,我们感受到梦境的神奇,也对梦境充满着无限的疑问,为什么在那个世界,会出现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事情?梦境与现实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在本人接触到相关知识前,提到梦境的解释,就不得不想起路边的算命先生,总觉得所谓的解析梦境其实等同于骗钱的算命把戏,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梦境的解析,居然有那么深邃的过程。
提到梦的解析,我们就不得不想起这样一位伟人——弗洛伊德,他并不是心理学的开创者,但他推动了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提到心理学想到的,很可能并不是冯特这样一个奠基人,而是弗洛伊德,和他的《梦的解析》。
堕入梦境弗洛伊德原名西格斯蒙德,1856年5月6日,他出生在奥匈帝国的一个小镇之中,这个小镇是现今捷克共和国的普尔什波尔市,他的父亲是一个羊毛商人,而母亲则是父亲的第3任妻子,长相甜美却性格暴躁。
1865年,9岁的弗洛伊德进入了当地的学校读书,在这个时候弗洛伊德就展现了惊为天人的学习天赋,他不仅研读古希腊、古罗马的种种文学,还借此学习了诸多外国语言,其中包含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此时的弗洛伊德,未来的理想还不是做一位心理学家,而是成为一名律师。
到了1873年秋季,弗洛伊德进入了维也纳大学开始学习医学,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的名字从西格斯蒙德改为了西格蒙德,热爱学习的弗洛伊德自然如海绵一般汲取不同的知识,进入大学之后,他就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种种思想的影响,到了大学第3年开始后,就在吕布克的生命实验室,开始进行学习。到1882年,他已经进入了医院开始正式工作,在这之前他担任的外科医生,后来又担任内科医生,通过一位叫做布洛伊尔的病人,他了解到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法,这一种治疗手法叫做催眠及宣泄治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还有一个别称,叫做谈话疗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断的与医生交流,来抹除自己心理的负面影响,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很有效,有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焦虑和饮食紊乱。这样的治疗方法与弗洛伊德所认识的传统治疗方法有极大的不同,可以说,这种治疗方法正是弗洛伊德步入心理学的一块敲门砖,面对如此与众不同的治疗方法,让弗洛伊德的好奇心如猫抓一般痒得停不下来,自此,他开始研究种种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
这时候的弗洛伊德已经从沙可那里学到了治疗歇斯底里症的方法,所谓歇斯底里症,简单来说就是部分躯体神经性抽搐,可是这种病症又不是生理上引起的,更多的是心理的冲突与现实愿望无法达成导致的外在表现。对于弗洛伊德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为什么人的想法可以反映到躯体上?他了解到,想要治疗歇斯底里症,就必须要通过催眠的方法,通过催眠的治疗方法,让弗洛伊德的认识到了人的本体与内在精神的联系。
为了使这项催眠技术能够更加完善,在1889年,弗洛伊德到海外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与同事的不断探讨,他得知了一个让人无奈的理论,那就是催眠的效果是有限的,几乎不可能施用这种方法治疗病症,而且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够顺利被催眠。
面对这样无奈的结果,弗洛伊德不得不选择放弃研究催眠,转向另外一个新的思路。他经过潜心研究,经过6年的不断努力,发表了一项成果,这个成果被他出版成书,叫做《歇斯底里症研究》。
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创立的最基础的理论,在研究这个病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首次使用了精神分析这样的先进概念。弗洛伊德之所以能够6年如一日的研究着一个病症,正是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往往会导致真正的成功。
畅游梦境1897年这一年,对于弗洛伊德来说不是什么好的年份,因为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面对失去家人的痛苦,弗洛伊德逐渐沉下了心境,开始对自我的精神进行分析,而他分析的方法,竟然是当时的人们难以想象的梦境的解析。
在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自我观察之后,他认为,人之所以有种种的心理压力,是因为有外部的紧张而积累起来的,他把对于自己观察的种种方法以及成果整理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鼎鼎大名的《梦的解析》。
虽然这本书在当时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可是因为与常见的理论相悖,也被不少人批判。弗洛伊德剩余的日子里都在坚持进行自我分析,每天工作结束的最后半个小时,就是他自我分析的时间。
随着这本著作的推出,弗洛伊德本人的影响力也逐渐扩散开来,这让弗洛伊德有了最初的一批追随者,他的这些追随者都是年轻、敢于拼搏的青年,他们成立了一个研讨小组叫做“星期三心理研究小组”,也称之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小队”。在1902年,这一群人决定在此基础上成立心理分析协会,当时参加的所有人在后世都成为了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这其中包含了费登和荣格。
就在精神分析这一门学科日益昌盛的时候,最初的研究小组内部却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学术见解开始有极大的偏差,整个组织逐步分裂。
在1911年的一次分析研讨会上,弗洛伊德对其中几人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非常严苛的批判,面对弗洛伊德这次批判,他们没有选择接受,于是,不同意弗洛伊德研究理论的人离开了这一个团体,开始进行自己的研究。
荣格在研究人的发展和神经症分析中,对于弗洛伊德过于强调人性的欲望这一点感到十分不满,而弗洛伊德也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化,1914年荣格正式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并自己建立了分析心理学。
有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近些年,精神分析突然就火爆了起来,这源于近些年如《催眠大师》、《盗梦空间》等一系列精神分析心理学电影的出现,让大众对于这一个小众学科产生了非常大的好奇心。
真正的心理咨询并不是如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而是在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咨询者与医生都躺在夹角为60度的沙发上,双方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互相交流,而弗洛伊德的种种研究,对于心理学,乃至心理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除了我们在上述所说的梦的解析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存在本身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方面组成的,本我是所有力量的源头,而且代表着最初始的欲望,而对于人来说,最初始的欲望是什么呢?是“性”。这就是上述所说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的矛盾所在。
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本身的时候,不能太过于考虑性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在研究人本身的时候,不能够忽略本我。弗洛伊德对于性本身,相信到什么地步呢?看他说的这句话,应该就能管窥一二:
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
也无怪乎弗洛伊德的种种理论,不被人接受,因为他把人性赤裸裸的剖开展现给所有人观看,按照现在的理论来看,他的种种说法也许并没有错,比如说他认为在人格发展的时候,即便是最为单纯的婴幼儿,也会对性有着最浅薄的认知,这样的理论已经不仅是与主流理论相悖了,已经在试图击垮所有人的三观。
他还表示,在人格发展的时候,如果在某一个发展阶段不能满足这个阶段对于性的需求的话,那么在成年之后便会通过种种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在小时候,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那么长大之后就会出现咬手指的不良行为。
除此以外,他还研究过恋父情节以及恋母情结等一系列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都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弗洛伊德确确实实的把这样的论点摆到了所有人面前,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疯子,现在的人们认为他是一个天才,可即便如此我们也能感受得到,他与疯狂之间或许只是毫厘之间。
梦醒时分晚年时的弗洛伊德与青年得志的他过的生活可谓截然不同,就在1923年这一年,他被诊断为患了口腔癌,癌症之所以称之为癌症,是因为无法治愈,弗洛伊德身为一名医生,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也知道自己要乐观的活着,面对病症,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痛苦。
但他知道这个病症无法治愈,便没有改掉抽雪茄的习惯,即使自己得癌症与这一个坏习惯有极大的因果关系。在1923年到1939年这十几年之间,弗洛伊德做了无数次手术,每一次手术都十分的痛苦,可是面对这种痛苦,他拒绝使用止痛药,因为他明白,人一旦死去,那么就什么都感受不到了,不如趁着还能感受到万事万物的时候,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弗洛伊德是一个犹太人,1933年的纳粹对于犹太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看,他们在柏林街头公开烧掉了所有弗洛伊德的著作,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赤裸裸的侮辱。在1938年,弗洛伊德的家乡维也纳已经纳粹分子给占领,可是他仍然不愿意离开被纳粹占领的故乡。在他坚守的期间,她的女儿安娜被捕,他的房屋也曾多次遭到纳粹的劫掠,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几乎无法生活下去,最后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维也纳前往伦敦。
后来,弗洛伊德的4个妹妹都在奥地利被纳粹分子残忍的杀害,这样的打击下,这个整日在梦境中畅游的伟人终于无法支撑下去了,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离开了人间。
结语面对弗洛伊德这样的伟人,有些人会对他的种种理念产生厌恶,因为他把人性分析的太过彻底;有些人对他则无比的追捧,因为他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分析与自己是多么的相像。
这就像英国小说家托马斯评价弗洛伊德那样:
不管你喜不喜欢,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的思考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
我们应该把他看作释疑大师,介于诗歌与科学、心理学与巫术之间的天才!面对弗洛伊德这样的伟人,我们无法用常理来进行思考和分析,因为他的思维界限超出寻常人实在是太多,在弗洛伊德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丝疯狂的影子,那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弗洛伊德的种种思维,当人们思维模式转到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身上的时候,弗洛伊德的种种作为又显得是那么的伟大。
弗洛伊德一辈子都在梦境中畅游,他始终想要展现出人性与肉体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他始终否定自己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始终认为自己只是把人类原有的东西再次展现给人类罢了,就像弗洛伊德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根本不是科学家,不是评论家,不是实验家,不是思想家。从性格上来说,我是一个征服者,一个冒险家。
弗洛伊德的一生过得无怨无悔,他对于人生,有着极为深刻的评价:
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感谢弗洛伊德,感谢《梦的解析》,感谢他对心理学作出的贡献,正是因为弗洛伊德才让不知道多少内心困苦的人得到了心灵的释放,得到了灵魂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