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选问答 > 内容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关于【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只爱一个人!2、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

1、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只爱一个人!

2022年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潘际銮身上有太多重量级的第一,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的焊接顾问,他曾成功研制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科研成果价值高达千亿……

潘际銮身上也有无数动人故事,1997年,他因腰椎间盘突出,在家卧床4个月,坚持写就了一部四五百页的《现代弧焊控制》著作;2007年9月,80岁高龄的他去天津的钢轨焊接基地考察,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架着软梯子爬到20多米高的高架桥上,看工人焊接……

今天,让我们走近潘际銮,走近这位可敬又可爱的大国功臣。

01

逃难与好学

1927年,潘际銮出生于江西瑞昌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末秀才。

潘际銮从小就聪明伶俐,读小学时接连跳级。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10岁的他亲身经历了家乡被摧毁,“飞机飞得很低,时常用机枪向人群扫射。有时三架,有时九架,有时二十七架,昼夜都来”。

潘家居住的九江三马路,每年涨水季都会积水,最深处能达到1米多深。潘家的一楼受此影响,往往也会积水近半米,由此,家中备有小船。

小船不仅供出行使用——潘父上班就坐小船去,还是避难的工具,只要防空警报一响,全家人就上船并划向空旷湖心,躲避日机的轰炸。有一次,一颗炸弹落在水里爆炸,引发湖水激荡,小船差一点倾覆,全家人性命堪虞。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青年时期的潘际銮。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1938年底,潘父决心带全家十口人逃难,他们用砖头堵上家门,奔赴昆明,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逃难途中,潘家一路走走停停,历经艰难。在湖南株洲,下雨天他们爬上一列运煤火车,打着雨伞坐在煤上,没想到日机转瞬即至,大家又下车奔向田野,分散躲避。在湖南衡阳,走在街上,日机来了,一家人赶紧躲进别人家的屋檐下。好不容易住进旅社,日机又来,一家人吓得躲进桌下。

在此期间,潘际銮和表哥同时得了伤寒病,高烧、昏迷不醒,一路被潘父从衡阳背到了桂林,高烧才退。

1939年,历经3个多月时间,一家人终于到了昆明。

为了躲避日机的轰炸,潘际銮和兄弟姐妹们去昆明乡下的一所中学读书,一路要翻三座山。

有一次,大雨天山陡路滑,潘际銮和二哥为了抢救被风刮跑的伞,一起掉进湍急的洪流。潘际銮后来回忆,“我已经昏迷,但是还拉住二哥的手,沉浮好几里往下游冲去。这时非常巧,有几位农民拿着很长的竹竿,在河边干活,看见两个小孩子被冲了下来,赶紧用竹竿捞起,还送到几里外的学校宿舍,帮我们换好衣服就走了。”

困难不止这些,初到昆明,潘家一贫如洗。小小年纪的潘际銮跟着哥哥漫山遍野找蘑菇,采竹笋,解决家庭吃饭问题,山上砍柴,解决生火问题。他还曾去一家车厂做临时工,负责登记仓库材料零件进出。就在仓库的一张桌子上,潘际銮自学了高中一、二年级的书。

1944年,16岁的潘际銮以云南省状元的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大,入读机械工程学系。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潘际銮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注册片。图源:清华大学

潘际銮后来在2017年的《朗读者》节目上回忆,“发榜张贴在云南省最繁华的街道的墙上,第一名就是我的名字。那时候,并不觉得很稀奇,我父亲母亲也没有怎么特殊奖励我。”他说,当时念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抗日、救国、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潘际銮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他们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都没有放弃学业:大哥潘锡圭毕业于浙江大学机电系,二哥潘际炎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姐姐潘际和毕业于天津大学,小妹潘际华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

1946年8月,联大三校复员北返,潘际銮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并于1948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

【注:西南联大三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旧址成为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

02

焊接专业第一人

1950年,新中国的建设如火如荼,潘际銮也迎来人生的转折。

这一年,教育部从全国各高校选拔了150名青年教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下称“哈工大”)进修俄语,为全面学习苏联、改革中国教育制度做准备,潘际銮正是其中之一。

当时,潘际銮和其他青年教师们一边进修俄语,一边给哈工大本科生上课。在选择学习的主攻方向时,潘际銮选择了焊接,要知道,当时国内并没有焊接这个专业。机械专业出身的他,为何做此选择?

潘际銮后来回忆到,他对焊接并无特别偏好,只是在哈工大学习期间,苏联派来的普罗霍洛夫教授是焊接权威,他翻了翻教授的著作,觉得很有兴趣,就报了他的名,就此开启了与焊接的不解之缘。

如果当时不学习焊接的话,潘际銮会选择什么专业呢?

“我是学机械的,不学焊接,我也会找一个非常有用的专业。当时中国最缺的是焊接。机床有人懂,刀具有人懂,机械加工都有人懂,中国老的工业都有。唯独焊接,中国老工业没有,可以说一无所知。”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图源:《瞭望》新闻周刊

1952年,哈工大决定筹建焊接实验室和焊接专业,这是全国第一个焊接专业。这一年,潘际銮既要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又要给本科生上课,还承担了焊接实验室和专业的筹建工作,逐渐成熟起来。

1953年暑假,潘际銮回清华大学汇报了学习和工作情况,清华大学委托他主持筹建清华大学焊接专业和焊接教研组。两边都需要潘际銮,怎么办?两所学校协商后决定,让他在哈工大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两年再回清华。

1953年9月,潘际銮带领清华大学10名学员来到哈工大,让他们参加了焊接师资研修班的学习。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他跟学员们一起,进一步明确了焊接专业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研究制定了教学计划,完成了清华大学焊接实验室的规划设计。

1955年暑假,28岁的潘际銮回到清华大学,被任命为教研组主任,从规划设计实验楼、订购实验设备做起,正式开始组建焊接教研组。

1956年上半年,焊接教研组开出了第一门专业课——焊接冶金原理,下半年又开出了六门专业课。专业有了,但很多学生不愿意报名这个专业,觉得无非是“学焊洋铁壶、修自行车”。

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摒弃对焊接的误解和偏见,潘际銮专门在校报《新清华》发表了一段话,“焊接是一门新兴的先进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标志。焊接能节省原材料,坚固美观,简化工序,并能改善劳动条件。世界上约有一半的钢材需要焊接才能成为可用的产品,一辆轿车约有7000个焊点,一架飞机约有25万个焊点和250米焊缝,一个焊接的锅炉要比铆接的锅炉节省金属25%。想一想,焊接是多么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啊!”

事实上,焊接确实关乎一国的工业发展。

03

核安全与中国速度

在紧抓教学工作的同时,潘际銮还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来传达国家工业发展对焊接专业需求的紧迫性。

在此期间,潘际銮团队先后成功研制了重型轧钢机架的电渣焊技术、大型锤锻模堆焊技术和我国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并完成2500吨水压机全套高压蓄势器的生产任务、清华大学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的研究及生产任务、我国第一个汽轮机大型拼焊转子工程等,满足了我国工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要知道,这些项目都是在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和禁运、苏联对我国中断援助、科研资料极其匮乏、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

比如,真空电子束焊接是一种新型焊接方法,法国原子能委员会1954年开始研究,1956年取得专利。1957年11月,这项技术在巴黎原子能燃料元件技术会议上公开。1958年,美、英、苏联等国家开始进行此项技术的研究。

1958年10月,我国在英国焊接杂志Welding and Metal Fabrication的一篇文章中了解到此项技术,不过文章只给出了简单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外形图。由于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再加上涉及国防领域的原子能相关技术,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有用的资料,只能依靠研究人员自己摸索。潘际銮团队一行5人,接下了这个研制工作。

1960年初,他们来到上海,与上海电焊机厂合作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研制工作。当年11月,第一台真空电子束焊机通过了国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被批准小批试生产。1964年3月28日,“ZD-30型真空电子束焊接设备”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发明纪录》。

此后,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高铁、核电站、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核电站领域,1987年到1991年,潘际銮担任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实用型秦山核电站工程的焊接技术顾问。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秦山核电基地。图源:新华网

建设核电站,焊接是关键技术,如果盛放核燃料的管道因焊接质量问题造成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后果不堪设想。1985年,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1987年初,当时的核工业部请国外专家参观,结果,外国专家发现工程中有些焊接结构质量不合格。

【注:核工业部成立于1982年5月,前身为第二机械工业部。1988年4月,核工业部被裁撤,其原有职能划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时组建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潘际銮临危受命,受国务院委托、核工业部聘请,去秦山核电站实地考察,发现了很多焊接问题。于是,他与当时的核工业部相关领导商量,立即停止了工程,有问题的焊接结构全部推倒重做。此后,他与电站施工单位共同制定了焊接结构、焊接性能及焊接工艺试验方案。为此,核电站建设工程工期推迟了一年,1991年才建成并于年底并网发电,但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运转至今,主要焊接结构未发生问题。

在高铁领域,潘际銮是我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中国速度”。

过去,我国的火车时速想达到100公里都很困难,这是因为车轨一般由100米一根的钢轨拼接而成,千百公里的长度,就有千万个接头,势必影响火车速度。

而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京津城际铁路,时速达到了350公里,就是因为很好地解决了接头问题。

潘际銮当时受邀做焊接顾问,创造性地提出在车间把5根100米的轨道无缝焊接在一起,然后再把每根500米长的轨道送到工地上进行组装焊接,轨道之间焊接得很光很平,火车开过去非常稳,速度就提上来了。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潘际銮作为我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在查看焊接点的情况。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2017年,潘际銮接受采访的时候回忆到,“这条高铁一共3800个接头,都是用我的方法无缝焊接的。后来这项技术在全国推广,如今我国有2.2万公里的高铁,共计84万个接头,没有一个是坏的,高铁焊接的要求很高,我国铁轨的焊接技术是全世界最好的。”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让北京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的通行有了速度的保障。

04

焊接机器人

如此多“中国第一人”的荣誉加身,潘际銮并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为了研发一款焊接机器人,他辛勤耕耘了数十年。

而研发机器人的想法,源于一次会议。1979年5月,潘际銮赴成都参加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回到北京后他寝食难安,多次跟学生们讲述他的所见所闻:

一位工人使用传统的焊机,从内外双面焊接100毫米以上的大直径合金钢罐体。为达到工艺质量要求,管件要预热到200摄氏度,工人必须身穿厚厚的石棉服蹲在一个小小的铁笼里,然后铁笼再被吊车吊进罐内。

高温、空间狭小、焊接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会让罐体里快速聚集大量有害气体,而工人们要在里面坚持十几分钟。因此,救护车必须一直在场,随时准备抢救休克的工人。

此番场景让潘际銮印象深刻,他下决心要实现大型工件的焊接自动化。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2021年2月24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造船总厂船舶制造工地,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图源:傅建斌|新华社

不过,当时大型结构件的自动化焊接是一大世界难题。已有的焊接机器人虽然能够替代一部分人工,但其机械臂运动范围在两米直径内,面对火箭、巨轮、油罐等超大型工件就会束手无策。

在一次赴美考察期间,潘际銮看到一家公司研发的焊接机器人可以像壁虎一样沿轨道爬到工件上焊接,这给了他启发,决定研究爬行式焊接机器人。

不过,国外的爬行式焊接机器人需要预先在要焊接的物体表面铺设轨道,但在大型结构件的焊接上,作业面往往大且变化多样,特别是在有曲面焊缝以及不规则焊缝的场景中,轨道很难与焊缝完全平行,焊接效果差。

这就需要一款可以在不断运动中自动调整、自动焊接的机器人。它有三个定语,一是无轨导,可以不用铺设轨道;二是全位置,可以平焊、立焊、仰焊;第三个是爬行式,它能够爬行运动。当时,世界上并不存在这样的焊接机器人。

为了研发这款焊接机器人,研究组成立后兵分两路:潘际銮的多年好友——焊接技师闫炳义和其夫人卢勤英,带着部分研究生在清华大学开展研究;当时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教授张华带着部分研究生在南昌大学从事研究。课题组先后研制了电磁式、履带永磁式、轮式、轮履结合式四代机器人。

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潘际銮团队终于研制出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并申请获得了美国专利。2003年11月,国内焊接行业全部院士和数名顶尖级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其成果的技术集成与创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06年,在第11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这款机器人首次露面便成为全场焦点。同行专家评价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填补了国内外该项技术的空白,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属于国际领先、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成为解决大型结构件在工地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强大武器。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2022年4月7日,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的一家智能装备企业车间里,工人在焊接加工“智能染色机”零部件。图源:王正|新华社

不过,这项价值千亿的项目,在完成了研发后,遇到了产业化的困难。为此,潘际銮亲自跑合作,甚至在2016年冒着大雨坐5个小时的车,与有投资意向的河北房地产老板洽谈,结果仍是不了了之。“老板们对跑来跑去能说会跳的机器人更感兴趣,见效快,也赚钱。”

最后,还是潘际銮的学生——清华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冯消冰成立了科技企业,潘际銮担任高级技术顾问,争取尽快投产。

此后,潘际銮步履不停,在2018年接受采访时,他还表示“现在全世界的大型结构,火箭也好、航母也好,绝大多数都还是人工焊。即使有自动焊的,多半也需要人工参与,还没有纯交给焊接机器人的。所以为什么我90岁了,还在想搞这个东西?就是因为看到没人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块硬骨头。”

05

创办南昌大学

潘际銮曾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中国的第一个焊接专业是我创立的;第二件事,我创建了南昌大学;第三件事,我在几十年里,为中国工业经济做了很多工作。”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南昌大学官网首页缅怀潘际銮院士。

1993年,新中国成立已近半个世纪,潘际銮的家乡江西依旧处在“三无”状态——无重点高校、无学部委员、无博士点,高教人才短板严重制约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1993年3月,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当时的省长吴官正三顾清华园,把已经66岁的潘际銮请到南昌大学担任校长。

1994年9月,刚刚来到南昌大学的新生们就听说了两件事,一是江西省政府把装空调的钱省下来,给南昌大学师生们办学用;二是校长潘际銮去了学校周边的台球游戏室,实地查访学生数量。

为什么去台球游戏厅?因为他深深记得,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学校周边的茶馆里,满是自觉看书的学生们,“非常用功,不说话,就是看书,点一杯茶是给老板一点钱”。

于是在南昌大学,潘际銮试行了西南联大的办校理念,坚决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跟不上先试读,再跟不上退学;公费可降自费,自费可升公费。

一听要退学,有家长反对,写信到教育部,要求让他“赶紧滚蛋”。吴官正站出来支持他,表示可以实行淘汰制,如果淘汰下来的学生确实有困难,我给他安排工作。潘际銮一听,就下定了决心坚决执行,第一年就开除了40多个人,此后学风一片向好。

为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他一边当校长一边当导师带教学生,明确告知对方:必须“默默无闻地干,自己去争取课题,别指望在学校拿钱”。他还反对“唯论文论”,呼吁学生们多去实践,多去做有用的东西。

在潘际銮的努力下,只用了5年时间,南昌大学就由一个无硕士点、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学,变成江西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为了感谢他,南昌大学命名了一条“际銮路”。

【注:1997年5月,南昌大学“211工程”建设立项的审核通过。】

2002年12月,75岁的潘际銮离任,成为名誉校长。2003年,他回到清华大学,继续教书育人。

06

一生只爱一个人

常年忙于工作,潘际銮对家庭亏欠很多,他时常感谢妻子李世豫的默默支持。他在接受采访谈及妻子的时候,曾说“我这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只爱了一个人”。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年轻时的潘际銮和李世豫。

夫妻二人的缘分,其实来得比想象中早。1937年,10岁的小学生潘际銮在九江读五年级,此时,6岁的小女孩李世豫随家人从南京逃难到九江,随后就读于当地小学,那所小学的校门就在潘家对面。后来,这两间小学合并。

如此缘分直到两人1991年回故乡怀旧才得知,2008年,这对“夫妻校友”还一同被邀请参加小学的百年校庆。与学校一同得知的,还有当年两家人所住房屋仅隔一条马路,李家当年的住房,还是潘际銮父亲代友管理出租的。

潘际銮不禁感慨,“我与妻1950年方相识,50多年后才知道,十分稀奇。”

时间回到1950年,潘际銮正在清华大学当助教,“我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学习上,没恋爱过,也没找过女朋友”。彼时,19岁的李世豫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准备考大学,因为人生地不熟,就请自己的老乡帮忙找住所。巧合的是,这位老乡正好与潘际銮住在一起,两人就此认识了。

潘际銮后来在《朗读者》节目中直白地表达对李世豫的爱意,“我当时对她有好感,就主动帮她找住的地方,她要考大学,我就帮忙补习功课,数学啊物理啊我都给她补,白天辅导她功课,晚上就去散步,慢慢地产生了感情,彼此默认了对方。”

后来,李世豫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闻名学校的才女。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一切都是简简单单的,没多久,我要去哈尔滨读研,她留在北京考大学,她没有说过一句不要我走的话,我这一去就是五年,其间,我们每周都给对方写信。”五年后,潘际銮回到北京的清华大学组建焊接教研组,李世豫从北大毕业,两人决定结婚。

婚后,潘际銮便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科研,经常三四个月不回家。前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没在家,直到第3个孩子出生才赶上看一眼。李世豫一个人撑起了家庭,她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照顾潘际銮的父亲,还要含辛茹苦地抚养3个孩子长大,但她从没抱怨过。

有人问李世豫,“潘院士硕果累累,名声显赫,您却一直默默坚守北大教学,在家奉献多,感觉到委屈吗?”

李世豫马上回答,“不委屈呀,他忙他的事,我忙我的教学,带好我的孩子,很好的。”

潘际銮对此很是感慨,他经常说:“婚后,我主外,她主内,六十多年来,我的每个决定,她都支持,从没拌过嘴。”

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验收时,李世豫和潘际銮试乘高铁,“我们从来没坐过那么快的火车,当时一想,这里面有我老伴的功劳,很高兴”。李世豫说。

最近几年,潘际銮学会了为妻子制造小惊喜,比如在钻石婚(结婚60周年)时,偷偷做好相册放在妻子的床头。在清华园里,同学们还经常能看到年近九旬的他骑自行车载着年过八旬的妻子,在林荫道上兜风。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

2016年,清华的同学拍到潘际銮用自行车载着妻子逛校园。

2016年的中秋节,有媒体邀请潘际銮讲述自己与妻子的爱情故事,在采访的最后,他提起了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我但愿她长久,她比我长久更好了。如果她不活着,我一个人很孤单,我连吃饭都吃不上。

如今,他先走了一步。

回首潘际銮院士的一生,正如他尊崇的西南联大校训一样,“刚毅坚卓”,年幼时他饱尝战争之苦仍不放弃学习,年轻时他勇于担当,为国家建设而奋斗,晚年他致力于科研和教学,培养新一代年轻人。

向潘际銮院士致敬。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中国自动化焊接闪耀世界|扈永顺,《瞭望》新闻周刊,2021年第30期

2.潘际銮:国家需要什么,什么难,我就干什么|郭泉真,《解放日报》,2021年12月26日

3.南昌大学首任校长做客《朗读者》,他科研价值上千亿,孙女却这样说……|廖华蓉、王苑,《东方女报》,2017年4月17日

4.再见,骑自行车的“90后”院士潘际銮!|张棉棉、李竟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2年4月20日

5.九旬院士潘际銮上《朗读者》:一生只干一件事爱一个人|于梦江,《广州日报》,2017年4月25日

6.中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的诞生|包芳涵,清华大学党建网,2006年5月19日

7.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轨道焊接接口造就300公里高铁时速|开可,中国青年网,2017年4月25日

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谢芳(瞭望智库观察员)

2、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

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

《朗读者》的舞台上,迎来了一位90岁的老人,“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

作为中国焊接科学奠基人,清华焊接专业的创始人。潘老对我国众多现代化工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秦山核电站、第一条高铁,这里面都有他的汗水。

在节目中,以潘老为首,近十位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功勋级校友,一同朗读清华的《告全国民众书》。

这些中国各科研领域的元老人物,年龄加起来超过1200岁。那年代里,面对破碎的山河,国家因孱弱而遭受欺凌,清华人所发出的奋进的呼号,如今听来依旧令人热血澎湃。

用潘老的话来说,当时念书的目的只有三个:“抗日、救国、回家。”是的,他们那一代人读书,就是为了国家。

1927年12月,潘际銮出生于江西九江,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家里的条件虽然不是很好,但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无忧无虑。

潘际銮从小就求知若渴,小学读了一年连跳两级,三年级读完,又直接读五年级。就在小学快读完时,抗战爆发。日本入侵,九江告急,一家人只好逃往南昌。

虽然这时他没机会进学堂,却用半年不到的时间,自学了小学剩下的全部课程。

等他考上初中,家人又再度逃亡。一走就是3个多月,一路上躲避日机轰炸,在饥饿和病痛中几度涉险。

1939年,全家抵达昆明。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住在乡下,每天要走30里路去上学。有一次他和哥哥不慎被洪水卷走,差点因此丢掉了性命。

饥饿和逃亡,成了少年全部的记忆。从那个时候起,潘际銮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努力学知识,为民族崛起尽一份力。

1943年春天,以各门功课第一的成绩,潘际銮考进著名的中山中学。

两年后,又被保送进西南联大。当时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一,缔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学府,潘际銮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回首求学的岁月,潘老感慨道:“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根本没有想过。”

抱着求知救国的理想,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清华机械系。当时国家急需建设型人才,清华便推荐他到哈工大,跟随苏联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学习新兴的焊接技术。

当时这项技术国内一片空白,潘际銮想:“虽然现在还用不上,但在中国以后的经济建设中,这项发展中技术一定会起重要作用。”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哈工大。

当时自愿学习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数来数去只有6个人。他报名时,清华、北大的老师开玩笑说:“你专门到哈工大,去学焊洋铁壶、修自行车,有什么意思呢?”

潘际銮没有考虑个人,他想到是祖国未来的建设。如果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学一门热学科当然更“划算”。

到了哈工大后,他努力学习,并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极大丰富了焊接的科学分析。

1952年,哈工大决定成立焊接专业,他被任命为焊接教研室代理主任。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创建了第一个焊接专业。

随后,他又在清华建立焊接教研组,被任命为焊接教研组主任。就这样,中国的焊接人才队伍,才一点一点壮大起来。可以说,潘老是中国焊接领域,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事实证明,潘老的预见是正确的。他所深入研究的领域,成了国家各项工程建设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20世纪60年代,他率领教师、工人花3年多时间,完成了由清华大学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的焊接工程任务。又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电子束焊机。

1987年至1991年,在我国自行建设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时,潘老担任焊接顾问,为该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最让国人骄傲的,是中国的高铁名扬海外。如今高铁遍布全国,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让无数外国人为之惊叹。

高铁之所以能迅猛发展,离不开潘老开创的钢轨焊接技术。“高铁的钢轨要一点缝都没有,全部焊起来,把它磨平、磨光。全国最后总结是焊了66万个头,一个问题都没有出。”

如果没有潘老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就没有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

在核电和高铁两大领域,潘老可以无比自信地说:“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焊接技术过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

他不求名利,求的是奉献,希望中国的发展能像高铁一样,让世界为之震惊和赞叹。

潘老的科研成果,估计可达数千亿。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身居陋室,上下班骑自行车。

他在清华大学焊接楼的办公室,真是简陋无比。潘老作为学科筹办人,只有一个光线不太好的小办公室,大约10平米。那间小办公室,被已经掉漆的家具和书报资料,塞得满满当当,让人没法下脚。

至于收入,一个月也就万把元。相比老伴儿5000元的退休金,潘老觉得已经非常满足了。

在潘老家里,最贵的也就是两台台式电脑。他一台、老伴儿一台,其他要花钱的地方很少。实际上,作为院士的潘老,待遇要参考副部级干部。

但二老对名利不感兴趣,公司高薪聘请潘老,都被婉拒。如今住在清华的荷清苑社区,还是十多年前的老房子,书房都是用阳台改造的。

至今,90岁的潘老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0个小时左右。他说:“我终身投入这个事业,是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赚钱牟利。”

不但是科研,对于祖国人才的培养,潘老也是竭尽所能。1993年,潘老应桑梓之邀,担任江西省南昌大学校长。

当时江西是个“三无省”,无重点高校、无学部委员、无博士点。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的潘老,65岁到南昌大学“救火”,将当初西南联大的育人之风,带到了这所不起眼的学校里,大力推行本科教育改革:

对各学期未修满规定学分数60%的学生,要求缴纳全部培养费,并跟班试读一次;仍未修满学分数60%以上者,予以退学;对公费生和自费生实行滚动竞争,学习不好的公费生可能转为自费生,而学习好的自费生则可以转为公费生。

这些让国内高校同行瞠目的制度,均有着浓厚的联大烙印。很快,南昌大学学风陡转。

1996年,南昌大学“211”预审通过;20xx年,南昌大学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211”重点大学。

任职校长10年间,潘老从不为亲近搞特殊关系。他的学生和下属,从未沾光。

学生张华在南大任教,并没有“获得更多资源”。相反,潘际銮跟他说:“你就默默无闻地干,自己去争取课题,别指望在学校拿钱。”

给潘老做了6年秘书的徐丽萍,在潘上任时是正科级,直至潘老卸任,职级都没有改变。

徐丽萍笑称不敢印名片,“那么大年纪,还是科长,实在不好意思啊”。

潘老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多亏了贤内助,北大才女李世豫。

其实早在去年,潘老和夫人,就因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红遍网络。两人衣着简朴,却浑身上下,散发着无比浪漫的气息。潘老夫人看到有人抓拍,还俏皮地伸展手臂,露出充满幸福的笑容。

后来,两位老人的信息曝光,大家才知道潘老的真实身份。而那羡煞旁人的画面,不过是二老的简单日常。两人相濡以沫几十年,一直是这样走过来的。

潘老读书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思恋爱。1950年,李老师到北京考学,正好遇到老乡与潘老同屋。潘老和老乡就让出了房间,还主动给李老师辅导功课。

两人认识了三个月之后,潘老就去了哈尔滨学焊接。没有甜言蜜语、山盟海誓,一别五年,恋情却不受影响。五年后,两人结为夫妇,一过就是几十年。

没有昂贵的座驾,也没有华丽的衣裳。风风雨雨,朝夕不改,家里事李老师一人照管,给了潘老巨大的.支持。

经济收入方面,李老师也说:“要高薪干什么,生活够了就行,不要整天想着挣多少钱。我们这些人搞科研目的不在钱,就是要搞创新。国家有进步,工业有进步那就好了,人民的生活就好了。”

所以,两人穿着朴素的衣衫,如神仙眷侣被抓拍下来时,许多人了解后都说:“那个年代的人真的不一样,爱上一个人,就是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就坚持一辈子;研究一个专业,就耗尽一生。”

潘际銮的生活,从来都是平平淡淡。每天上午8时30分,在家吃完夫人准备的早餐。他就蹬着电动自行车,到清华大学焊接馆上班,带着20多人的团队干活。

傍晚6时,他蹬车回家,老伴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晚上上网、回回邮件,一天便过去了。

可是在这样的平淡中,他们却有着别样的欢喜。高铁验收时,李老师受邀体验,心里无比高兴,替潘老感到自豪。

“验收的时候坐到高铁司机旁边,我心里高兴死了。又很害怕,那可真快!我们从来没坐过那么快的火车,这都是我老伴的功劳!”

现如今,潘老年龄大了,为了安全,不再骑车带老伴兜风,但浪漫情调还是不减。

他曾翻出许许多多老照片,偷偷做了一个相册,作为钻石婚的礼物送给李老师。简朴的相册,打捞起层层叠叠的时光,记录了60年里风风雨雨的陪伴。

这样历久弥新的爱情,在各种欲望泛滥的社会里,真是一股暖心的清流。二老的生活简朴、自在随心,对国家的那份赤子之心,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一生一件事,一生爱一人!这样的简单和纯粹,却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尤其是在浮躁的世界里,需要抵御更多的诱惑,不被欲望的身影所左右,坚守住自己的内心。那样的一颗心,比金子还要宝贵。

本文关键词: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潘际銮视频,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院士朗读的是,朗读者潘际銮观后感。这就是关于《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朗读者嘉宾潘际銮院士的故事视频(潘际銮:一生只干一件事)》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槟榔的危害作用与功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爱嚼)

下一篇: 玉米生长在什么上面,玉米在什么地方生长(在希望的田野上,玉米套种大豆)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