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半衰期一般可称为生物半衰期或生物半衰期,也可缩写为“t1/2”,是指血液中药物浓度或体内药物量减少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大部分药物的消除速率是一级的,所以我们可以用k(消除速率常数)来计算t1/2,即t1/2=0.693/k .药物之间的药物半衰期差别很大,例如洋地黄苷的药物半衰期是9天,青霉素的药物半衰期是30分钟;结构相似的药物和同种族的药物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药物半衰期药物半衰期的药物半衰期(t1/2)计算公式为:t1/2=0.693/k,其中k为消除速率常数。只要得到药物的k值,就可以根据上式计算出药物的体内半衰期。
例如,如果药物的血液浓度在2小时后为25ug%,在5小时后为19ug%,则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k=(inco-Inc)/t=(in25-in 19)/(5-2)=0.091h.这种药物的半衰期为t1/2=0.693/k=7.6小时。了解药物半衰期后,可以适当参考半衰期的长短来指导临床用药。
比如正常人庆大霉素的半衰期是1.7980.419小时。通过计算合理的剂量方案,对肾功能基本正常的人,根据需要进行肌肉注射,这样即使药物在血液中维持有效的治疗浓度,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半衰期的作用药物半衰期可以指导合理配伍。在临床上,可以用药物半衰期来指导药物的合理配伍。
如三爽合剂(儿童用),含有三种半衰期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如果儿童多次服药,容易引起儿童毒副作用,因副作用大已被淘汰;再如TMP的药物半衰期一般在10h左右,半衰期与磺胺甲恶唑(SMZ)相似。
此外,TMP和SMZ的血药浓度、吸收和排泄达峰时间与药物半衰期一致[3-4],因此可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药物半衰期可以决定给药间隔。
现在临床医学一般采用多剂量给药来提高药物疗效,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给药的次数和间隔一般以药物半衰期来判断。根据临床经验,大多数药物的给药间隔一般为药物半衰期,但也有例外,如洋地黄和地高辛,由于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间隔很窄,所以给药间隔应略小于t1/2。
如果药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则必须选择静脉滴注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给药方式。如青霉素G类药物,由于其半衰期一般为30 min ~ 1 h,因此无毒,可大剂量给药或给药间隔时间可略超过半衰期间隔时间,可取得较好疗效。
影响药物半衰期的因素对心脏疾病的影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常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导致器官或某些部位的血流量减少,进而使某些药物无法消除。对肝功能疾病的影响肝病患者服药往往会导致药物的一级消除和K值的改变。
这是因为肝脏中含有微粒体酶,可以帮助需要在肝脏中代谢的药物分解。如果肝脏发生病变,各种药物酶的活性会降低,因此药物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会明显延长。
此时,如果仍按常规方式给药,会导致药物在患者体内缓慢蓄积,增加药物毒性反应的概率。同时,活动性肝炎患者往往存在人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的问题,白蛋白浓度降低会导致白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降低,从而导致血药浓度升高。
因此,肝功能差的患者在使用需要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要减少或禁用氨茶碱、氨苄西林、地西泮、异烟肼、氯霉素或林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