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寻章摘句的意思】,寻章摘句的意思是什么,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这四类最容易出错的成语你肯定丢过分,正确用法总结好了,速来!2、寻章摘句的意思是什么1、这四类最容易出错的成语你肯定丢过分,正确用法总结好了,速来!
中学语文好教师
容易褒贬失当的成语
1.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2.重整旗鼓:〈褒〉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3.处心积虑:〈贬〉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4.大放厥词:〈贬〉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5.翻云覆雨:〈贬〉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6.方兴未艾:〈褒〉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7.凤毛麟角:〈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8.附庸风雅:〈贬〉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9.狗尾续貂:〈贬〉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0.刮目相看:〈褒〉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11.官样文章:〈贬〉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12.冠冕堂皇:〈贬〉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13.苦心孤诣:〈褒〉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14.连篇累牍:〈贬〉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15.买椟还珠:〈贬〉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6.满城风雨:〈贬〉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7.面目全非:〈贬〉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18.目无全牛:〈褒〉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9.评头品足:〈贬〉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20.巧舌如簧:〈贬〉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21.巧言令色:〈贬〉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令,美好。
22.倾巢而出:〈贬〉出动全部力量。
23.趋之若鹜:〈贬〉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24.上下其手:〈贬〉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误用示例: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25.上行下效:〈贬〉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26.甚嚣尘上:〈贬〉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27.始作俑者:〈贬〉孔子反对用俑殉葬,他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了吧!(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28.首屈一指:〈褒〉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
29.死得其所:〈褒〉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30.弹冠相庆:〈贬〉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31.叹为观止:〈褒〉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32.特立独行:〈褒〉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33.偷工减料:〈贬〉不按照产品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暗中掺假或削减工序和用料。
34.推波助澜:〈贬〉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35.蔚然成风:〈褒〉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形成风气。
误用示例:目前学术界存在大量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已经蔚然成风,这与无原则宽容的学术环境是分不开的。
36.闻过则喜:〈褒〉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
37.无独有偶:〈贬〉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38.无所不为:〈贬〉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误用示例: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社的成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9.无微不至:〈褒〉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40.无以复加:〈贬〉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
41.小题大做:〈贬〉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误用示例: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42.寻章摘句:〈贬〉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43.一唱一和:〈贬〉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多含贬义)。
44.一团和气:〈贬〉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45.亦步亦趋:〈贬〉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46.蝇营狗苟:〈贬〉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47.越俎(zǔ)代庖:〈贬〉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见于《庄子·逍遥游》)。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48.振振有词:〈贬〉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作振振有辞。
49.自命不凡:〈贬〉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
50.坐而论道:〈贬〉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
(括号内的词句多余,应删去)
1.出乎意料(之外)
2.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3.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
4.刻骨铭心(地难以忘记)
5.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6.满腹经纶(的才华)
7.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8.三令五申(地强调)
9.习以为常(的习惯)
10.一览无余(地看到)
11.(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12.(感到)爱莫能助
13.(浑身)遍体鳞伤
14.(一起)并驾齐驱
15.(突然)不期而遇
16.(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
17.(亲眼)耳闻目睹
18.(正)方兴未艾
19.(各自)分道扬镳
20.(忽然)恍然大悟
21.(还)记忆犹新
22.(独自)孑然一身
23.(值得)可歌可泣
24.(迅速)立竿见影
25.(令人)利令智昏
26.(到处)漫山遍野
27.(突然)茅塞顿开
28.(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29.(好像)如数家珍
30.(说得)闪烁其词
31.(百姓)生灵涂炭
32.(自然地)水到渠成
33.(几天几夜)通宵达旦
34.(自己)妄自菲薄
35.(替他)为虎作伥
36.(觉得)习以为常
37.(显得)相形见绌
38.(背地里)阳奉阴违
39.(从此)一劳永逸
40.(许多)芸芸众生
41.(感到)自惭形秽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在也指一言不发。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2014·浙江卷]
1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说升堂入室。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17.电光石火:闪电和燧石的火光,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能理解为“光明”。
18.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犯,触犯;校,计较。不能将“犯”理解为“犯错”。
19.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见于《晋书·谢玄传》)。形容惊慌疑惧。不能理解为“风的吹拂、鹤的鸣啼”。
20.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后“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不能理解为“瓜田边、李子树下”。
误用示例: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21.毫厘不爽:形容丝毫不差。毫厘,指很小的长度单位。爽,差失。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22.河东狮吼:比喻嫉妒而泼悍的妻子发怒撒泼。不能只关注“吼”。
23.呼之欲出:①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不能理解为“叫他,他就会出来”。
误用示例: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24.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也说画虎类狗。不能只关注“类”。
25.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不能只关注“微”。
26.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能理解为“江河向下流淌”。
误用示例: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2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误用示例: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8.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29.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不能只关注“圈”“点”。
30.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不能只关注“不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不能只关注“禁止”。
3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33.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于《晋书·文苑传》)。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只关注“纸贵”。
34.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不能理解为“死得悲惨,连棺材和坟地都没有”。
3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不能理解为“未来的花”。
36.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子·养生主》)。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不能理解为“没有整体观”。
误用示例:针对目前气温较高的情况,专家指出,对天气的观察不能目无全牛,而应该从全国的卫星云图上做长期的观察。
37.片言只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也说只言片语。不能理解为“语言简洁”。
38.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火,星名,大火,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此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不能理解为“天气热”。
39.期期艾艾:形容口吃。不能理解为“焦急期盼”。
40.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不能只关注“责备”。
误用示例: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2013·大纲全国卷]
41.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不能理解为“吃人的血肉”。
误用示例: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2.三人成虎: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城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用“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43.铩羽而归:失败归来。铩羽,翅膀被摧残,比喻失意或失败。不能只关注“归”。
44.首当其冲: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不能理解为“冲在最前面的或首要的”。
误用示例: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5.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首鼠,踌躇。不能理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46.叹为观止: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再有别的乐舞也不必看了(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后来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也说叹观止矣。不能只关注“叹”。
误用示例: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2014·大纲全国卷]
47.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只关注“空”。
48.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不能将“危”理解为“危险”。
4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将“点”理解为“标点”。
误用示例: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50.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不能理解为“多灾多难”。
51.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不能只关注“捐”。
52.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创作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不能理解为“乡下人”。
53.薪尽火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不能理解为“传递火把”。
54.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不能只关注“相关”。
55.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能理解为“守信用”。
56.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不能只关注“不容”。
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1.筚路蓝缕:《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也作荜路蓝缕。
2.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5.从一而终:指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夫死终身不得再嫁。
误用示例: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6.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后用来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误用示例: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7.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8.耳鬓厮磨:指两人的耳朵与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9.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10.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11.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12.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与精神。
13.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14.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15.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高妙、和谐。
16.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17.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误用示例: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18.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见于《后汉书·梁鸿传》)。后人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19.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
20.历历在目:指远处的物体或某种景象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误用示例: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2013·大纲全国卷]
21.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22.美轮美奂:《礼记·檀弓下》里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武建造宫室落成后,人们前去庆贺。大夫张老说:“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示例: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理解记忆,而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23.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也说梦笔生花。
24.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言,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
25.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6.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27.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误用示例: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28.青梅竹马: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29.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30.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31.如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也说如坐春风。
32.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于唐张怀瓘《书断》)。后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33.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34.声情并茂:(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
35.石破天惊:唐代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6.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37.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38.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39.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后用“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40.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1.行云流水:飘浮的风,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42.摇旗呐喊:古代打仗的时候,后面的人摇着旗子呐喊,给前面作战的人助威。泛指替别人助长声势。
43.以一当十: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勇敢善战,以少胜多。
44.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45.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46.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误用示例: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47.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4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也说发聋振聩。
49.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50.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来源:高考语文资讯
2、寻章摘句的意思是什么
寻章摘句”的意思是: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出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译文:只要有空闲时间,博览群书学习历史,借助采纳不同的意见,不仿效诸多书生只会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
示例: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典故:
三国时,刘备出动蜀军攻打东吴,数千战船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其凶猛之势不可阻挡。吴主孙权忙聚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多数主张面北事曹,请魏国派兵救援。于是吴主孙权急忙派使者赵咨火速前往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救。赵咨来到魏国都城许都,叩拜了魏文帝曹丕,呈上了吴主孙权给魏文帝曹丕的亲笔书信。曹丕览过来信,感到还算满意。于是便问赵咨:吴王颇知学乎?”赵咨回答说: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这节对话的意思是:魏文帝问赵咨:你们吴王人怎样?他读书吗?”赵咨回答道:我们吴主忙完军国大事,只要有空闲时间,博览群书学习历史,借助采纳不同的意见,不仿效诸多书生只会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魏文帝听罢,点头称是,于是封孙权为吴王,同时决定派兵援助吴王抵抗蜀军。
寻章摘句”这一成语,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片言只语,而忽略整个内容体系。
近义词:
寻枝摘叶
解释: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出处: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译文:建安年间的作品全都是在气势上,不可以只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示例:对于鲁迅的文学思想,必须进行全面研究,不可寻枝摘叶。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本文关键词:寻章摘句的意思和用法,寻章摘句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寻章摘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寻章摘句什么意思啊,寻章摘句的解释是什么。这就是关于《寻章摘句的意思,寻章摘句的意思是什么(这四类最容易出错的成语你肯定丢过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