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见泰山的上一句】,什么什么什么不见泰山,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不见泰山的上一句2、山水诗还是游仙诗?谈李白的《游泰山六首》1、不见泰山的上一句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是一叶蔽目。“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意思是一片叶子就能遮得眼睛看不到泰山,比喻见识太浅,眼光太短。该词出自《鶡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
该词含贬义,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前面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面的或根本的问题。
例句:他们……则拿一时一地的强弱现象代替了全体中的强弱现象,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论持久战》
另外,“不见泰山”的上一句还是“谁尝失之,群起竞逐”。该句出自宋代方回《题独鹿图》:“谁尝失之,群起竞逐。不见泰山,一得百覆。文王之囿,草羡泉足。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2、山水诗还是游仙诗?谈李白的《游泰山六首》
李白流传至今的诗歌众多,所以我们也能从他的诗中发现他的很多方面。在李白众多的诗歌作品中,游仙诗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全唐诗》的前180卷里还没有哪个诗人写过这么多游仙题材,而且写得这样丰富这样投入的。
今天就以李白的《游泰山六首》来谈一谈他的游仙诗,原诗题目中有备注“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这里的御道应该是指唐玄宗封禅泰山时走的道路。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前六句写的是泰山风景,还是李白一贯的雄浑奔放、瑰丽奇特的风格,读起来感觉动人心魄。但是很快李白就转而写起了游仙题材,而那些风景仿佛只是个引子,为了引出下面的游仙内容。“金银台”指的就是海上三座仙山,诗人想象自己来到仙山遇到仙女的情景,忍不住有“弃世”的想法。
【其二】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第二首诗则是完全虚写,诗人又想象出自己在山中遇到一个仙人赠与自己天书的情景,但自己却读不懂,大概是说自己希望求仙访道而不得的失落感。
【其三】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这首诗前几句仍然是写诗人眺望风景的情况,写得很开阔,很有气势。不过后面还是写到了“青童”与自己谈话的事,除了表现自己求仙不得的失落,也更有一份年华已逝的伤感。
【其四】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这首诗穿插了自己的修道经历,自己的想象以及自己游览泰山的情景,最终还是希望能得到不死之药,飞向仙境。
【其五】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这首诗的视角应该是从山顶之上,诗人看到四周的山峰耸立,山脉起伏连绵,太阳出现在东南方向,天空逐渐明亮展现出碧蓝之色,又不禁想到了仙人们,自己站在如此高的山巅,风景与平地都很不相同,大概离仙境更近一些了吧。
【其六】
朝饮王母池,瞑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辉,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颻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最后一首写了夜晚的场景,诗人夜行山中,看到明月从山间升起,听不到风吹树木之声,于是在这宁静的夜晚不禁浮想联翩,想象仙人们在山峰之间夜游娱乐的情景,自己也仿佛参与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有些人谈到李白,总是提起他被赐金放还的经历,但这几首诗未必是他借描写仙境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愁苦,我个人觉的只不过是他内心世界的展现而已。我们可以从这些诗中看出李白不仅热爱着山水自然,对于得道成仙是抱有非常大的幻想的。而李白写那么多的游仙诗,大概与其崇尚道教有关系。其实在李白其他比较出名的诗歌中也经常描写到神仙,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诗句。我们不能从现代人的角度去批评李白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那个社会的反映。
本文关键词:不见泰山的上一句是什么初一,不见泰山的意思,不见泰山的上一句是什么?,泰山在前面而不见的意思,不见泰山上一句俗语。这就是关于《不见泰山的上一句,什么什么什么不见泰山(谈李白的《游泰山六首》)》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