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Oak ppt课件用橡树来表达你的观点,让你在学习这首现代诗的时候也能学到这种写作手法。对于诗歌的具体讲解有很好的学习体会。如果需要这节课的课件,欢迎体验!
简介: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在1977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有36行。在前13行中,诗人用攀缘花、痴情鸟、喷泉、险峰、阳光、春雨六个意象否定了传统的爱情观。14 ~ 36行正面表达了他们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到“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坦率地唱出了自己要求比肩而立、独立而深情的人格理想和爱情观。诗歌的构图和句法都经过精心安排,使抒情和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上理性的光彩。
致橡树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诗和领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知识目标
反复读,把握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基调。
写作背景:
舒婷曾谈及《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其实这首诗的生成既简单又平凡。”舒婷回忆道。1975年,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老归侨诗人蔡其蛟游览了鼓浪屿。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的时候,蔡启娇给她讲了她这辈子遇到的女孩子。公开谈论你在20世纪70年代喜欢的女孩是很大胆的。蔡启娇说,有漂亮的姑娘,但没有才华;有才华的女生不漂亮;漂亮,有才华,又凶,他发现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女孩。舒婷说,当时她听了之后很生气。她认为这是大男子主义,男女应该平等。于是那天晚上,她写了一首诗《橡树》给蔡启娇,后来发表了,只改成了《致橡树》。“事实上,南方的橡树永远不可能和木棉树一起生长。在这首诗中,它们被用作男女的参照物。”她补充道。
关于作者:
舒婷(1952~),原名龚,福建厦门人。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在朦胧的氛围中透露出理性的思考,善于运用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情,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代表诗作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等。出版诗集《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