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说话,为什么这么尴尬?先说“让现代人崩溃的语气词”。
现代人聊天真的很难。
在知乎的报纸上看到一个问题:如何分辨女生是真的觉得好笑还是敷衍?
一位匿名用户回复如下:
呵呵,敷衍了事。哈哈,敷衍了事。去洗澡就是敷衍。睡觉就是敷衍。现在,我强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说出来!我!是啊!申请!颜!!!!!
你们真的很难伺候。
看完之后,肖伟忍不住笑了。
在现代人的聊天语境中,“哈”字已经不是原来的“哈”字了,多字和少字的差别如此之大,以至于有网友总结为:
哈:滚。再见。
哈哈:傻。
呵呵:哦(敷衍)。
哈哈:有意思。
哈哈哈哈:搞笑。
哈哈哈哈哈:真好笑。
哈哈哈哈哈哈:多一个h。
哈哈哈哈哈哈哈:对你有意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对方手指太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对方该吃药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请拨打120。
有了这个解释,似乎有很多东西想不通,但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多想想,真的能发现很多深刻的含义。
比如成都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在各种生活场合,总是以一个“哈”语气词结尾。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哈”是什么意思?
在成都,“哈”和“哦、马、了、哟、罗、列”一起,是成都人常用的一组语气词。通过成都人抑扬顿挫、拖长腔,形成了迪亚的精髓。
在火箭少女女团,来自成都的Winnie在和队友一起教四川话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四川话好学,就是要懂”。
有没有想过?
这些语气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哈”还是“哦”、“妈”、“啰嗦”还是“硫胺”
它们共同构筑了成都的语言特色。
今天我给你看看。
成都话五大王牌语气词,名字en很多~
一个
用来说明事实。
这种情况在陈述句中更为明显,在陈述句中“哈”是给听者的一个信息,然后期望听者给出肯定的答复,表明他已经收到了这个信息。
示例:
今晚吃饺子,我不想做任何菜。
已经中午十二点了。你不来,我就逾期了。
2
推测性的陈述
“哈”字用在疑问句末尾时,往往不是问句,而是用推测的语气陈述,希望听者认同。语气委婉温柔,感觉有点软萌。
示例:
这件衣服很漂亮,是吧?
伊藤洋华堂11周年庆典,全场5折,嗯?
三
表提醒请求等。
语气柔和,表达委婉。
“哈”用在祈使句的末尾,表示提醒、强调、询问、请求等。,并起到降低语气强度,使说话人语气温和,表达更婉转的作用。如果稍微长一点,婉转一点,可以说是很尴尬了。
示例1:
提醒,强调:
看好你的私人包。
表达请求
:
我会穿的。不要笑。
例2(感受“哈”和没有“哈”的区别):
不客气请不要客气!/别客气,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大家安静!/大家安静!
别过来,你老爸!/不要过来!
夏天不要吃燥热的东西!/夏天不要吃燥热的东西!
四
辩护警告声明
用于陈述句末,表示辩护、解释和说明。但即使意思很坚定,说的时候还是很温柔。
示例:
他拿走了。这不关我的事。
别怪我没礼貌。
五
暂停表格强调
“哈”用在深圳生活网的句子中,在特别需要强调的部分后停顿,以示强调和提醒。
示例:
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哈,他不是个好人。你离他远点。
一个
表“半信半疑”
“所”用在疑问句的句尾,“半信半疑”或“怀疑”,表示询问、推出、质疑或不满的语气。
示例:
所有东西都打包好了。何必呢?深圳生活网
不想再做作业了?
2
表“明知故问”
因为“啰嗦”有少信多疑的语气,所以也常用来表示“知道要问什么”,甚至毫无疑问,只用于表示惊讶和感叹。一个“啰嗦”,用得好的话,可以用陈娇表现出责备感,用米氏眼神的一个小动作效果更好。
示例:
你回来了吗?(打开门发现前面有人坐着)
你开始吃了?(对方已经在吃了)
哦,结果就是你啰嗦?(对方已经在望)
三
表达怀疑、责备和不满
“所”也常用于句末提问,表示疑问、责难或不满。这种用法成都耙耳朵很熟悉。
示例:
你可能不敢开始唠叨?
你死了吗?
我不想太大惊小怪,还是离婚吧。
你吃饱了没事干吗?去洗衣服。
一个
表查询推测
“马”是语气词,表示询问、推测,提问者已经有所把握,目的是让对方确认或同意。
示例:
这不够一公斤。-再加一点总是够了吗?
你还是不能离开吗?
房子里有人吗?我过会儿过来。
2
询问订单时语气温和
“马”用在祈使句末,突出命令、请求、催促、劝阻的语气,比不用时委婉、舒缓。否定祈使句在用于规劝和警告时,常被用作修辞,起到强调的作用。
示例:
借我一些钱。
在图书馆,小声点。
别着急,否则你会考试不及格的。
不要照看你的包。
三
表示怀疑
“马”用在疑问句的句尾,表示催促。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成都人常用高语调、高辨识度的反问句。
此外,“妈”还可以夹杂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以缓和语气。建议把下面的例子念出来,充分感受一下“迪亚”的味道。
示例:
是那群人吗?
你走得这么快,不然怎么跟得上你?
这不是我的错。你为什么大喊大叫?
路上那么多车,你跑什么?
四
“马德”复合语气词
很明显
“马德”是一个复合语气词,用来表示对事实的确认。指的是事情显而易见,深圳的生活很容易看到。包含了一种肯定,有时候还能起到缓和语气的作用。
示例:
为什么不买这辆车?-我不喜欢这样。
为什么每天加班把自己累成这样?-我想吃饭。
那个男人在拉什么?-他们开宝马。
一个
陈述自己的观点
“哦”用在说话人陈述观点或意见的句末,带有提醒和强调的语气。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把”。
示例:
明天又该吃火锅了。
恐怕要下雪了。
你似乎晚了几天。
2
增强疑问语气
“哦”用在疑问句的末尾,以强调语气。大部分都包含着说话人渴望探索真理的心情,有时还会有不耐烦和不愉快的主观感受。类似普通话的“哦”。
示例:
小王什么时候能来成都?
又把车刮花了。你到底会不会开车?
现在这么贵,过两天长大了还能怎么样?
现在几点了?你为什么还站着不动?
三
表现出惊讶或抱怨
“哦”用在感叹句的末尾,所传达的情感往往是感叹、不满或抱怨,可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或情感。
示例:
你老板好凶!
你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你每天都在做什么?
一个
假设语气
“Thi”主要用在假设句中,表示一个假设的语气意义,发音较长,有提醒听者话还没说完的作用。
示例:
硫胺素把握不好,以后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整个硫胺素都烂了,得赔。
这样下去,可能会被开除。
2
观察并吸引注意力
“Thia”用在句子中是为了提醒人们,具有将听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后面的文字上的作用。
示例:
他,大家都觉得不靠谱。
七天假,我想回家。
三
同意承诺
“Thi”可以直接单独使用,表示承诺和赞同。有时候里面有一种“无奈,只能听对方说”的语气,有一种“帮不了你”的傲慢。
示例:
这由你决定。
Thi,你是个好人。
T-T-T-T,买买买。
不同于正式的、口齿伶俐的普通话,成都话天生就有一种轻松感,简洁幽默,表现力无限。不就代表了成都人乐观积极富裕悠闲的性格吗?
你可以放一杯茶,画一只大熊猫,做一碗川味猪肉来代表成都的慢生活,大熊猫,美食,但是什么都不能代表成都话。
你最常用哪个语气词?
你还有哪些关于成都话的趣事?
留言~ ~ ~ ~
不要藏起来~ ~ ~
参考资料:
[1]蒋红梅。谈四川话中的语气词“哈”。语言应用研究[J].2009.08
[2]赵圆瑗。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6
[3]刘艳梅。成都方言语气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