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一年级赞美春天的诗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
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
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二、一年级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村居》 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袁枚 《小池》 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三、小学一年级赞美春天的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四、一二年级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几首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唐湖春行》)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1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18.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19.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贺《南园十三首》)
20.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乐府歌辞·长歌行》)
2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5.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不含“春”字的写春景的诗句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五、描写春天的古诗十首,一二年级能看得懂得那些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描写春天的古诗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描写春天的古诗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写春天的古诗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六、一年级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
1、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4、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5、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6、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7、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9、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
七、一年级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1、《江南春绝句 》(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6、《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八、10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最好是小学一年级常见的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夜,晚。此指傍晚。
2.随意:任凭。
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王维所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此诗以一”空”字领起,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古代文人多借清秋而写悲伤之意,此诗则属乐秋之佳作。《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之意可见。”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译: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