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有叠词的诗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念天地之悠悠
鳞鳞居大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李坤《锄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无边落木萧萧下
2.含有叠词的古诗句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蝶恋花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切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几,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阁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其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年生活优裕,与其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收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其夫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 一本流世。
3.有叠词的诗句
楼主是这样的
叠词的意思是:词和词常常可以连起来用。
所以:
像《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岭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浙浙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刘长卿的《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万俟咏《长相思 .雨》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平,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苏痒的《鹧鸪天》: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还有很多,您如果还想理解其他关于叠词的知识和诗词,可以去上百度百科,那儿对古诗词(有叠词的)有不错的理解,我觉得蛮不错的。
/view/873119.htm#1
就这样
4.古诗填空叠词
宋·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今译〕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赏析〕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诗》,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虽从耕者腹长饥入手,但总的来说,题材仅限于男耕女织。
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极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
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开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曲江二首 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诗文解释】 每天退朝归来,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边举杯畅饮,尽醉而归。
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蝴蝶在花丛中穿行,时隐时现。蜻蜓缓缓飞动,时而点着水面。
我要对春光说,请与蝴蝶、蜻蜓一同流转。须得片刻欣赏,莫误时机。
【词语解释】 典:典当。 蛱蝶:蝴蝶。
款款:徐缓的样子。 流转:轮流。
【诗文赏析】 诗人以酒消愁,日日江头尽醉归,因此落得酒债满身,不得不典当春衣。虽然如此,他还是赏花玩景,高唱及时行乐。
然而仔细探索,就发现言外有意、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测之而意深,究之而意来」,真正表现了「神馀像外」的艺术特点。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 安西,安西都护府。治所故址在今新疆库车县。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由乐人谱曲.其曲名为《阳关》,又名《渭城》;作为送别曲,流传很广。 我们这个民族自古重离别。
历代留下来的赠别送行的诗文多得不可胜计。南朝江淹专门写了一篇《别赋》,赋的一开头就说。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送别曲也很多,汉横吹曲有《折杨柳》、《小折杨柳》,相和大曲有《折杨柳行》,南朝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等。
诗开头“渭城”一语点出诗人饯别元二的地方。“客舍”自然是渭城中的一个所在,是饯别的具体地点。
并说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下了一阵小雨。首句的“朝雨”因次句“柳色新’三字而知为春雨,这种写法叫做互文见义。
这可以使语言更精炼。 写离情别绪。
诗人笔下的景物也往往成为有情之物。代人伤心,为人垂泪。
本诗写春朝两,下“襄轻尘”三字,表明两不大,只是沾湿了地皮。接着又说,环绕客舍四周刚刚放叶的柳树。
经春雨洗过,益发显得青翠嫩绿。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空气清新。
盎然生意的春天的早晨。此种写法。
似与“送行”的气氛不十分谐调。然而。
诗人心甲已先装着一个“别”字。虽有良辰胜景。
也无心流连。别意正是以潜意识的形式笼罩景物、环境的。
由此可以看到,主观情感在一篇抒情诗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中的关键词语是“柳色”。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
从汉魏到隋唐,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
这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作为文化标志的一事一物写入诗中,就使诗具有十分丰厚的情感意蕴。
“柳色新”三字在诗中有双重含义:既是写时令节候,也是离情别绪的心理映现。“柳色新”三字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关节。
后二句直接写离别之情,全部感情都倾注在一杯“酒”中。此时主客彼此可能有许多话要说,由于离别在即,心情复杂,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因而,饮酒便成了最好的交流感情的方式。
离别饮酒,自不同于久别重逢那样的痛快酣畅,总不免有些苦涩的味道。但是这一斟一酌,情意却格外重。
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即写出了主客依依惜别的心情。两人对饮,一杯又一杯,主人总觉得似未尽意,总是劝客人再饮一杯。
这类常情写在此处,读来特别朴实深厚,紧相呼应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使这杯酒具有极重的分量。那是故人的一片心肠。
唐代由于国力强盛,对外的交流往来也空前频繁,因此经常有人“西出阳关”,或出使,或经商。出阳关向西,面对异域山川,风俗不同,语言有别,而且要涉足杳无人烟的大漠,所以将出阳关的入,内心无限凄凉。
前来送客的亲友自然也怀有同样的心情。本诗中的元二的心情,当不胜故国他分之感。
此时的故人之情,较之寻常情况下,弥足珍贵。“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可谓笔力千钧。
白居易《对酒》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
可见此诗打动人心的力量。正因为这首诗说出每个出关、送行人的内心感情,得到许多人的强烈共鸣,成为广泛传唱的出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