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课后反思完整版)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课后反思完整版(第二单元),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课后反思完整版)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与课后反思完整版(第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借助注释理解“寒山、萧萧”等词语。【语文要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秋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迁移运用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连绵的群山图、满山火红的枫叶图)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秋天山林的美景。(板书课题)

1.释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2.简介作者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诗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赤壁》等。

二、自学交流,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思考: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重点提示:“径”,后鼻音,

读“jìnɡ”。)

指名讲述诗句的大意,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

三、理解朗读,领悟美

(一)引导学习第一、二句。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

出示句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2.指名读,结合看到的景色,理解“寒山”“石径”“斜”“生”的意思。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石径:石头小路。斜:曲折。生:产生,生出。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练习串讲句意。

师归纳诗意: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在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板书:远景)

(二)学生自学第三、四句。

出示句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理解“坐”“爱”“霜叶”“红于”。

坐:因为。爱:喜欢。霜叶:被秋霜打过的枫叶。红于:比……还红。

2.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诗人眼前是什么景象?(深秋时节的枫林晚景)枫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师归纳诗意: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红。(板书:近景)

4.结合插图,谁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拓展

学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觉得诗里的景色美吗?课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拿给爸爸妈妈欣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重难点)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外两首秋景诗。(板书课题)这两首古诗中,一首是苏轼写给好友刘景文的,另一首是叶绍翁在秋夜中的所见所闻。两位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按照223的停顿法读出诗歌的音韵、节奏。

3.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重点指导生字书写。(“赠、橙、挑”为左窄右宽的结构;“残”为左右等宽结构;重点指导“橙”的写法)

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赠刘景文》。请读得好的学生领读,男女生合作读。

2.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笔在诗中圈出来。(板书:荷、菊、橙、橘)

3.课件出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擎雨盖”是什么?(学生交流“雨盖”,在这儿指雨伞,“擎雨盖”就是举起的雨伞。)(出示荷叶图)

(2)师:到了盛夏时节,荷花怒放,荷塘里有满塘的荷叶。(出示一池的夏日荷叶图)但是到了深秋时节,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怎么样了?(荷叶枯萎了,荷花凋谢了)师:这就叫“尽”(板书:尽),全班齐读这句诗。

(3)师:深秋时节(出示图)你又看到了什么?(菊花枯萎了。)是啊,菊花也凋谢了,残败了。(板书:残)但枝干呢?(依旧傲然挺立在风霜中)它害怕这风霜吗?(不怕)难怪诗人说——生读:菊残犹有傲霜枝。

4.课件出示: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深秋时节,荷叶枯萎了,菊花也凋谢了,这样的景色真不值得我们欣赏,可是苏轼却对刘景文说这是“一年好景”,这是为什么呢?(最是橙黄橘绿时)

(1)深秋时节,除了橙子和橘子熟了,还有什么果子熟了呢?(出示丰收图片)

(2)看着这硕果累累的景象,看着这成熟丰收的场面,你们知道为什么苏轼说“一年好景”了吗?(因为深秋时节,虽然荷叶枯萎了,菊花凋谢了,却能获得丰收的喜悦,所以作者说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景象。)

(3)指导全班学生一边想象秋天丰收的景象,一边读这两句诗,有感情地读。

四、小组合作,品析诗句

师:我们刚刚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夜书所见》。

1.自学要求:

(1)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出七言绝句的音韵和节奏。

(2)理解诗意,借助课后注释简单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体会意境,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归纳总结。

3.师生共同品析诗句。

(1)课件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梧叶秋风)

②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呢?(萧萧秋风带来阵阵寒意,这样的夜晚让远离亲人和家乡的诗人倍感孤独,十分怀念自己的儿时生活。)

师:诗人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描写,让我们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正当诗人黯然心伤时,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2)课件出示: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挑促织”指的是什么?(儿童逗蟋蟀。)

②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可能会想起哪些童年趣事呢?(学生自由发言)师:深夜,秋风送来阵阵寒意,诗人看到灯火,猜想有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逗引蟋蟀。诗人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的趣事,但想到当下自己的处境,孤单的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朋好友。)

配乐吟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师: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让我们知道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忘了生活中仍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而《夜书所见》一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儿童挑促织的夜景图,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两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板书]

4 古诗三首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霜叶山林之美

独得之乐

赠刘景文

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

秋之美

夜书所见

梧叶寒声

秋风客情

挑促织一灯明思乡之情

[教学反思]

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小组合作读背诗文等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语文要素】

3.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感受秋天的水泥道上的美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2.尝试仿照课文或课后“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景色。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内容。

3.能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明朗”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

一、激趣导入

1.一叶落而知秋,铺满落叶的水泥道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欣赏秋天的美吧!(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含义。

“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文中是指水泥道两旁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铺”是个多音字,引导学生积累。(在田字格中板书“铺”的写法,铺(pū)—铺盖,铺(pù)—店铺)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难理解的词语,标注自然段序号。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教师指导书写。

泥:右边是半包围结构,竖弯钩要写规范。

晶:品字结构,上面一个日要写扁一些。

印:左边的部分,中间一横莫忘记。

迟:走之要舒展,走起路来不会慢,上学才能不迟到。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积累词语。

印着院墙水泥铺满凌乱棕色规则迟到排列明朗亮晶晶湿漉漉

闪闪发光很远很远金黄金黄一步一步一片一片

4.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我”在落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上的所见、所想,表达了“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读完课文,你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呢?(预设:为什么“我”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它美在哪里?)

三、熟读课文,积累优美句子

1.熟读课文,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录在摘抄本上,多读几遍。

2.在田字格中把本课的生字词各抄写两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等难懂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

2.能仿照课文或者“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在文中勾画出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二、精读课文

1.美在晴朗的秋日里。

(1)课件出示: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2)指名读这两句话,读出惊奇、高兴的语气来。

(3)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读这两个句子的收获。

(4)师点拨:“明朗”一词怎么理解?能不能换成“明亮”?(“明朗”指阳光充足、明亮,天气晴朗;“明亮”指光线充足,多形容灯光。)

2.美在金色的落叶中。

(1)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2)指名读这两段话,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班级展示交流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①理解“凌乱”的含义。(“凌乱”一词在字典中的含义是杂乱而无条理,在文中则是指梧桐树叶随意落在地上,排列不整齐。)②(课件出示彩色的水泥道和金黄的梧桐叶的图片)师:作者把这条铺满金黄色梧桐叶的水泥道想象成一块彩色的地毯,把这一片片梧桐叶想象成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泥道和梧桐叶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3.美在欢快的脚步下。

师:欣赏了水泥道的美丽,连我们也要忍不住上去走一走了。真羡慕作者啊,看看他走在水泥道上的真切体验吧!

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

(2)“我”为什么要“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害怕破坏美丽的景色)试着读出作者的心情。(小心翼翼、兴奋)文段中还有哪些词语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3)文中把“一双小雨靴”比作“两只小鸟”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表现出“我”走在这条路上的欢快心情。)三、发现身边的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这是多么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请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手法,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教学板书]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美在晴朗的秋日里

美在金色的落叶中

美在欢快的脚步下赞美秋天

理解词语的方法:找近义词、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不仅有生字、难理解的词语,还有很多优美的比喻句。我在课堂上通过反复读和仿写句子,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再回到生活中去回味那些美好的瞬间,学生获得了较为深刻的审美感受。

6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的含义。【语文要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景物,感受秋天的美好。

4.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的雨。(重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秋天在你们的眼睛里是什么颜色呢?你喜欢秋天里的哪些景色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五彩缤纷的秋天。(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课件出示课后生字、新词。

(1)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新词,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

(2)指名读生字、新词,师生互评。

3.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曲”字的书写规则是先两边,再中间,后封口)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一组同学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了什么?(银杏树、枫树、田野、菊花、柿子、橘子、果树。)

(1)除了这些,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松柏、杨树、柳树。)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秋雨的呢?(教师相机板书:钥匙、颜色、气味、吹起金色的喇叭)

(3)师生合作读课文。

2.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秋雨是一把钥匙?(秋雨是秋天来临的标志。)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2)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在朗读“轻轻地”一词时,声音轻柔、舒缓。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清凉和温柔,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礼物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的含义。(重点)

2.背诵第2自然段。学习第3~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丽,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难点)

一、谈话导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它还会吹金色的小喇叭呢!同学们是否想看看秋雨的颜色、闻闻秋雨的气味和去听听秋雨的声音呢?

二、品读课文,感悟秋天之美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配图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师: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与同桌互相交流读完后的感受。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如果把句子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大家认为这句话还美吗?为什么?(“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教师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朗读课文。)(4)看视频短片,感悟“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含义。

师小结:同学们,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色彩绚丽的秋景,谁能将这美景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呢?(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3.体会“好闻的气味”。

师: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第3自然段?

(1)谁能说说“香味”是怎样勾住小朋友的脚的?(蔬果丰收后飘出的香甜气味吸引了小朋友。)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重点指导“勾住”一词的朗读语气,体会“勾住”的含义。)

师过渡: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你看——(多媒体展示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图)同学们快快选择一种可爱的动物或植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师小结:同学们喜欢秋天的雨吗?(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结构或板书进行复述)

4.全班齐读课文。

三、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师小结:秋天的雨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清凉和温柔,还给我们带来了绚丽多彩的秋景、清香甜美的蔬果气味和动植物准备过冬的热闹场景。

2.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

(1)拓展:同学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丰收、欢乐……)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欢快、欢乐的语气。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请你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吧。

[教学板书]

6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总写钥匙——开门

分写颜色—气味—小喇叭

总写丰收——欢乐欢快、赞美、喜爱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优美,而我的教学过程也遵照这一点。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7*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叮咛”“歌吟”等词语的意思,并能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语文要素】

4.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游戏导入,启发想象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根据你听到的声音说说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课件播放声音)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师: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并将这些美妙的声音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歌,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跟读),标注诗歌小节号。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思考:你了解到了秋天里的哪些声音?(圈画描写声音的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指名说说秋天里的声音有哪些。(大树“唰唰”、蟋蟀“”、大雁的叮咛、秋风的歌吟)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1)指名朗读第3小节,思考:大雁撒下了怎样的叮咛,秋风又带来了哪些歌吟呢?(教师播放课件)

(2)展开想象,完成练习。课件出示秋景图及句子:

①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再见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体哟;再见了朋友,;,。”

②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看,多甜的苹果;看,;看,。”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也可加上动作。

师过渡:走进秋,走进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仿照诗歌的第1、2小节说一说。(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3.教师配乐范读诗歌第4~6小节。

师小结: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它或许在一片叶子里,或许在一朵小花上,或许在充满汗水的农民伯伯身上……秋的声音是那样美妙。带着这样的情感一齐来朗读诗歌最后一小节吧。四、仿写诗歌,拓展内容

秋天里的声音是美妙的、动听的,小诗人们一样能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四人小组合作,每人写一节,小组集体展示)

秋的声音,不仅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更在我们心中!(学生配乐朗读全诗)

[教学板书]

7*听听,秋的声音

可感之声黄叶道别

蟋蟀告别

大雁叮咛

秋风歌吟音乐厅每一片叶子

每一朵小花

每一滴汗水

每一颗谷粒无声之声

[教学反思]

本课为略读课文,所以我的教学设计重在让学生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上课时,我通过游戏导入,让学生循着声音,感受到秋天里各种各样动听的声音。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以读写相结合的练习方式更加深刻理解诗句含义。这样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感服务。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山东潍坊特色美食朝天锅(潍坊美食三大宝之朝天锅篇)

下一篇: 女生霸气句子超拽酷到炸(女生霸气句子超拽超洒脱)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