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8784
关注者:338
最佳回答:
#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什么#
来源:唐宋猛人(ID:OurThrones)
咏蝉这种事,是有风险的。
但唐宋猛人们仍然前赴后继,真是奇怪。
一
蝉,虽然常常高踞枝头,嚷嚷着“知了,知了”。
但在有些人看来,这总有些僭越的意思。因为能以平常、淡漠语气说这话的人,只有一人够格:
“朕,知道了。”
兴许是勘破了这一层,唐宋猛人们轮着番地、挨个写咏蝉诗,或以蝉自比,表白心迹;或以蝉喻君,一通讽谏。总之都是想要跟蝉来一场彻天动地的对话。
但,蝉,不为所动。
二
五十九岁这年,骆宾王当到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官,侍御史。
原以为终于步入了仕途快车道,不料很快却被诬陷下狱,而且所诬的罪名“坐赃”还不小,搁在今天就是贪腐。
当时官方联播都已经宣布了:
朝廷出手,再打一虎。
七岁咏鹅,一时神童,蹉跎大半生好不容易熬到“天子近臣”的地位,老天却给老骆开了恶意满满的玩笑,最后成了一只“大老虎”。
老骆心有不甘,自己好歹也是领导干部,即便没有大官们身上隐隐间散发出的“局里局气”,但也不至于昏了头,刚混上中管序列,就开始捞钱。
想不通啊,想不通,这明明是搞错了嘛。
深秋里,高墙内,阶下囚徒,戴罪之身的骆宾王听到了几声蝉鸣,仿佛一时间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这不会是领导派来询问隐情的使者吧。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
听到蝉鸣的声音,老骆就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是一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念头在这么左右摇晃间,一首《在狱咏蝉》也就写好了。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悲苦在于“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哀怨在于“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年少时看到只大鹅,都能写出“曲项向天歌”的骆宾王,到华发白头的时候,却只能借一只鸣蝉,吐诉悲肠。
官场中走一遭,大唐伤了老骆那颗殒身效命的心。
“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
咏蝉过后六年,骆宾王遇到了徐敬业,于是有了那篇传颂千古的名篇: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据说大唐老大看完之后,说了这么一句话:
“宰相安得失此人?”
唉,怪谁呢,当年被当作“老虎”打掉了嘛。
三
两百年后,另一个“小镇做题家”李商隐,也跟蝉对上话了。
而且还是深夜。
凌晨三点,躺下许久却怎么也睡不着的小李,又踱踱地来到窗前。院子里蝉鸣渐衰,可李商隐偏偏每个音节都听得清晰。
因为夜蝉所鸣,根本就是替他在说话。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清高自诩,难以饱腹,本是寻常。这时候再去悲鸣啼哭,也不过徒劳而已。就像夜蝉老兄,一叫叫到半夜,那棵树又鸟你呢?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这只蝉虽然如今在帝都、魔都的树上栖身,但终归只是暂借之身,始终逃不了“小镇做题家”的命运,京漂、沪漂而已。
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李商隐就是如此。
少年丧父,四海漂泊,再加上仕途不顺,让李商隐总喜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省虽好,但也不能焦虑到睡不着觉啊。
也许是从李商隐的身世看到了自己,就连林黛玉都说最不喜欢他的诗。
其实都是苦命人呐。
好在,这天夜里跟蝉仙人的对话,李商隐并没有沉沦到底,而是在诗的最后一句来了一番自励,谁说“小镇做题家”就没有未来。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高。
唔,唐宋猛人就没有一个怂包。
四
贬谪嘛,这种事,谁不会遇到个三五遭。
年轻时候抱着“离离原原上草”诗文进京的白居易,曾被朝中大佬顾况点评为:
“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
真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拿到一首好牌的白居易,开局很顺,贞元十六年,第四名进士及第;元和二年,进任翰林学士。中间不过间隔了七年。
然而八年过后,元和十年七月,白居易被贬了,从正部降到正处的那种贬法。
而且,得离开京城,立刻、马上,卷铺盖卷儿滚蛋。
白居易被贬谪的地方,现在我们都挺熟:江州。
就这样,四十五岁的老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江州司马。
在江州这个地方,老白遇到了琵琶女,两人都是音乐天才,相谈甚欢,惺惺相惜。
但琵琶女毕竟路过,哪能天天相陪,更多的时候,白居易还是得靠跟蝉的对话,才能排解心中郁气。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也就是夏日傍晚的两声蝉鸣,白居易感时伤世起来了。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明明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蝉鸣正炙,他倒先悲秋。悲秋还则罢了,他还患起了容貌焦虑症,又是担心自己年华老去、颜值不再,又是想起长安的种种好,留在长安之人的般般妙。
蝉还是那个蝉,但长安是回不去了。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再多的朝思暮想,都跟这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天气一样,压抑,压到与身心浑如一体好了。
和在酒里、茶里,一并吞下。
等在吐露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像虞世南咏蝉一样: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获赞:108
收藏:53
回答时间:2022-11-22 00: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