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9779
关注者:100
最佳回答:
2013年新年刚过,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那一年,中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之多,让大家直呼“十面霾伏”。
那一年,邯郸市综合指数11.95,PM2.5浓度13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仅74天,重污染天98天。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副处长柴爱廷记得,那年灰色成为邯郸天气的主色调。百姓对蓝天白云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作为环保人,他们心中更是焦灼难耐。
治理后的邯郸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为此,邯郸环保人十年拼搏,十年奋斗,十年砥砺,十年实现华丽蝶变。
邯郸市综合指数从2013年的11.95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59.7%;PM2.5从2013年的13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4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从2013年的74天增加到2021年的245天,增加了171天;重污染天从2013年的98天减少到2021年的15天,减少了83天。截止到今年8月31日,年度累计PM2.5浓度已达到47微克/立方米,继续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2021年,邯郸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倒排第15位、比2020年前进10个位次,历史性退出全国后十位,综合指数和PM10浓度改善率均居全国第一,一举甩掉了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
数据变化的背后,是全市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动人旋律,更是我市群众环境获得感、幸福感逐年提升的鲜活故事。
寻回儿时蓝天
1973年出生于峰峰矿区的柴爱廷,对儿时在蓝天白云下伴着夏日蝉鸣、嬉戏在清澈见底的河流旁的光景终身难忘。
随着我们国家不断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也相应地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逐渐成长的柴爱廷,看到的天空逐渐变成灰色,空气中弥漫的颗粒物时常让他口鼻不适,白色的衬衣他从此放在衣柜中,再不愿穿了。
儿时美丽的家乡,渐渐从他的视野中消失,也成为他心中的愿景。或许是命中注定,寻回美丽家乡的愿景则成为他长大后的使命。
1995年柴爱廷大学毕业后来到峰峰矿区环保局工作,成为一名环保人,常年工作在环保治污一线。2017年,他又被调到业务最繁重的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工作。
这里是制定全市治污方针策略的顶层设计团队部室,刚来到这里的柴爱廷压力大担子重,但处长董恒利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稳重果断的做事风格,带动着这个团队跨越重重阻力、奋勇向前。
他们深知,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工作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也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做好新时代大气防治工作,归根到底需要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条标准的制定,都需要我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烂熟于心的企业治污设施工艺作为基础。同时,在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措施时,还要召集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细致的治污措施和长久对策,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考性文件。”柴爱廷说,因此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不能马虎,更不敢懈怠。
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此,他们根据邯郸的实际,分步有序地制定政策、措施和目标。
2013年,他们制定出“全市实行县级干部分包责任制,由县级干部带队实行‘一线工作法’”;
2014年,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指挥长、3名市领导任副指挥长的高规格禁烧工作指挥部,各县(市、区)均成立党政一把手任政委和指挥长的禁烧指挥部;
2015年,制定邯郸市《大气环境治理联合行动实施方案》,组建空气质量保障应急指挥中心;
2016年,全市建立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聘请PM2.5防治专家小组,开展未来3天AQI预报和一周空气质量趋势预测;
2017年,制定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 29”方案体系,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治理改造,全市钢铁、焦化企业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2019年,对914家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无组织排放治理,钢铁、焦化企业完成无组织排放“管、控、治”一体化治理,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安装产尘点和厂界PM10在线监测设施;
2020年,对砖瓦窑和生产炭素、石灰、岩棉、氧化锌等产品的368家企业执行严于国标省标的“邯郸限值”,加严企业排放标准;
2021年,全面实施“退后十”攻坚,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历史性退出全国后十。
这些政策、措施和目标的制定,给全市治污步伐规划了每一步,确保了邯郸空气质量质的改变。
巡查现场
人心齐才能泰山移
十年时光,邯郸环保人始终把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最大的初心使命。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齐海新,带出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在治污的战斗中屡屡创下不朽的功绩。
十八大以来,全市抓住牛鼻子,下好正手棋,针对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开展治污攻坚,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锅炉污染问题,2014年,邯郸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拆锅炉、拔烟囱”行动,全市累计拆除燃煤锅炉7869台10059蒸吨。2019年,完成12台35蒸吨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实现了锅炉行业能源结构性变革,彻底告别了“锅炉遍地,烟筒满天”的历史局面。
针对“散乱污”问题,2017年以来,全市大力整治“散乱污”企业3万余家,数量全省第一,通过采取“关、停、并、转”措施,实现动态清零。永年区9000余家标准件企业按照“取缔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入园进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高端引进一批”要求,进行了整治提升,建成国内环保水平一流的标准件园区,被生态环境部树为全国典型。
针对扬尘污染问题,全市推进建筑工地、城市道路等“九尘共治”。对主城区道路实行“双五双十”标准和“以克论净”考核机制,全市在建工地严格落实“6 2个百分百”整治标准。主城区LNG清洁智能环保渣土车投入使用。累计完成319处矿山修复治理,主城区西部的园博园、沁河郊野公园、紫山公园、九龙山矿山生态修复公园等连接成片,矿区厂区变景区,渣山荒山变青山,成为生态建设示范区、休憩游玩打卡地。
针对散煤污染问题,全市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累计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改造150万户,实现平原地区清洁取暖“全覆盖”。
针对产业结构偏重问题,2012年以来,我市调结构、转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10.9:50.5:38.6,调整为10.4:43.2:46.4,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结构减排,把结构调整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下大力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自2013年以来,累计压减炼铁产能2033万吨、炼钢产能1812.6万吨、煤炭产能1152万吨、焦炭产能1161.2万吨、火电产能74.1万千瓦。
在能源结构调整上,严控煤炭消费总量,2018—2020年,全市煤炭消费削减366.4万吨。
在运输结构调整上,加大“公转铁”力度,强力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2018—2021年,先后投资25.34亿元,建成9条铁路专用线,全市有铁路专用线的企业由2018年的11家增至20家。
在用地结构调整上,对城市公共区域、临时闲置建设用地、城区道路两侧和城区河道两侧的裸露土地,实施硬化和绿化,通过卫星遥感拍摄排查整治裸土裸地,基本实现规划二环路以内裸地动态清零。
同时,大气环境处制定分类施策精准管控的措施,实施分指标、分行业、分时段、分季节精准管控,并成立市空气质量保障应急指挥中心,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制定《邯郸市打赢“退后十”攻坚战考核办法》,实施每周预警、半月通报、月度检查、季度约谈。
邯郸环保人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大家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以单位为家;会议开到深夜,他们常常还要继续伏案工作;饭点已过,他们仍在企业的治污设备前仔细查看数据。其驰而不息的工作作风,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军容很盛的生态环境铁军队伍。
“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邯郸环保人坚持以身作则,走在前、做在先、率先垂范。他们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劲草和真金。
2020年,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支队党支部被市直工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21年,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被评为全市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视频监测现场
百姓点赞邯郸蓝天
十八大以来,邯郸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社会各界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日常的言谈举止之间表现出对邯郸蓝天保卫战的广泛认可和满满的获得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邯郸市艺术摄影家学会副主席谢军奎对家乡空气质量的变化感触非常深刻。喜欢摄影的他,自2011年起开始在市内拍摄以鸟类为主题的照片。
他清晰地记得,十年前在市内拍摄鸟,树上连只麻雀都很难见到,一年下来拍到的鸟类仅50多种。而且在拍摄照片时,因空气比较污浊,照片的清晰度非常差。“但邯郸经过十年的环保治理,我现在在家门口随处都能看到鸟儿自由飞翔,如果去龙湖公园、丛台公园,以及河、湖附近,那里的鸟类就更多了,仅去年我就清晰地拍到200多种鸟类。”谢军奎感慨地说。
位于我市磁县的溢泉湖是天然湿地,面积广阔、底栖生物丰富,是候鸟迁徒通道的重要驿站地和越冬地,是水鸟集中分布区,也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溢泉湖及周边区域常见鸟类数量不断增加。目前,鸟类达15目42科12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黑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9种——有红胸黑雁、白额雁、小天鹅、鸳鸯、黄嘴白鹭、苍鹰、黑鸢、秃鹫、白尾鹞、红隼、灰鹤、鹰鸮、长耳鸮、纵纹腹小鸮等。
其中,大雁、鸬鹚、䴙䴘白骨顶鸡等鸟类成群地在溢泉湖越冬,种群数量少则几百上千只,多则可达十万只。特别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溢泉湖都会迎来大量迁徙候鸟,十万余只大雁以及其他候鸟栖息溢泉湖,呈现了“十万大雁不南飞”的奇特景观。
生态物种多样化的呈现,是我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具体体现,邯郸环保人相信,未来我们的家园,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土会更净。
在清晨的阳光下,晨起的大爷大妈们踏着欢快的步伐跳着交谊舞;在周末的公园里,父母带着孩子嬉戏玩耍;在滏阳河边,青年男女挽手散步,悠闲地欣赏着美景。市民们连声感叹:“邯郸现在的空气比前些年好太多了。”
邯郸环保人的持续发力和永不停歇,使古老而又青春的邯郸拥有了最新蓝图——
邯郸市成功争列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和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水污染防治考核连续两年为全省优秀等次,入选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获评省级节水型城市;
超额完成354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高标准完成78处农村黑臭水体综合整治,魏县作为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华北片区两个试点县之一,在生态环境部专题会上作典型发言;
邯郸市多项生态环境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好记录: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从2015年的8.23到2020年的5.86,再到2021年的4.81;
从全国排名倒数后几名,到圆满完成“十三五”蓝天保卫战任务,再到2021年排名倒15,历史性完成“退后十”目标任务;
治理后的工厂
他们正是依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品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矢志不渝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发昂扬斗志,才将难以企及的目标变成了现实。正是这种“众志成城、知重负重、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激励着环保人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挑战,为下一张美丽的蓝图绘制了底色。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刘圆圆 刘昆 薛雅兰 王梦洁 通讯员 冯涛 蒿文祥 文/影
获赞:416
收藏:77
回答时间:2022-12-06 11: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