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成为一名教师的意义(共读的真谛:把感受传递给一起阅读的人)

网友提问

被浏览:7039

关注者:172

最佳回答:

时隔四年,再读成尚荣先生的著作《儿童立场》,此次阅读,带着近400位中国教育报读书会的老师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从我的理解,成尚荣先生这本书是不需要什么“领读”的,正如他自己的讲述,他的作品是“用感性表达理念和理性”,这样一种“美”可以直觉把握,所以,只要敞开心灵,投入到这些精彩的篇章中,对其理念与理性必然能够把握与理解。但是,也正如成先生在书中所引学者赫胥黎的话,“每一次思维的收获肯定会像麦穗一样颗粒饱满”,再读一次必定有更多发现。同时,与许多人一起共读,又能打破个人视野的局限,在把握与理解之上,更有一群人的思维碰撞。9月底,怀着这样的期待,又一次打开了《儿童立场》这本书。

在领读开始之前,我又扎扎实实将这本书读了一遍,如果掐着指头算算,这应该是第四乃至第五遍阅读了。对于一向赞同作者“儿童立场”阐释与解读的我,这一遍又能读出什么新的东西?等到读完,梳理出两个关键词:“常识”与“行动”,即这本书以四辑的篇幅,讲述了回到儿童本身的“常识”与坚持此一立场的儿童教育“行动”,在这样的关键词统领下,具体内容又分别概括为“观察、思考”“方法、理论”“精神、智慧”“灵韵、见地”“线索、积累”“问题、写作”。在我看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者的成长路径,的确应该是这样,因为一个教育者的全部成长,必然伴随着他对儿童的认知和理解的加深而不断提升、趋向圆满,也就是真正形成个人的“儿童立场”。我相信,教师之于儿童的教育,首先是一条走进儿童世界的了解之路,是一条对儿童的发现之旅。严格地说,教师这种身份,不是比喻,也不是隐喻,而是对教师使命的准确定义和定位。

此次领读,除了期待,也更多了几分底气和自信,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个人的阅读,从感受、心得又有了小小精进。乔治·斯坦纳在回应《巴黎评论》的提问时曾说,“教师的意义就是,我要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与我一起学习阅读的学生。”将要与我一起读书的同行,自然不是我的学生,我也并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可以教大家的,但是,斯坦纳所讲这一意义是相通的,对于这本书,对于很多很多本书,所谓“领读”,就可以转化为“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与我一起阅读的人”。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就是,作为领读者要有个人感受,这种感受只要是贴着书的,即使很私人化,在共读过程中,也是极好的激发,推动阅读的火苗。

如何将这样的感受传递出来?“问题”就是最好的载体,我开始提问。

根据中国教育报读书会的规划,从领读者开场读书会结项交流,与老师们有近四周的共读过程,我将篇目排在时间表里,根据日期,设计了21天的问答,以每天上午投放,共读成员打卡的形式完成。

所有问题设计围绕着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四个方面的体现:观察现场、回溯自身、激发联想、设计行动,从根本上讲,就是希望借着这些问题打开老师们的经验世界,调动起他们的感受与心得,而这些“调动”的源头,又在于领读者自身理解与感受。

当老师们完成打卡,充分回应之后,一下子有了很多彼此感受碰撞生发的精彩——只用一个数据就可以表达,共读完成,我们汇编了所有读书心得与笔记,字数已近40万。更重要的是,在当中,我能体会到,对这样一本教育书的共读,让我们所有人从自我中解放出来,跨越到他人。这个他人,既是本书作者成尚荣先生,也是书中提到有关“儿童立场”研究或实践的教育家、一线教师,还有本次读书会所有参与老师,更有那个走进了儿童研究的自己,在对“他人”体验的感悟和沉浸中,收获行动的力量。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教师阅读,或者说教师读书会的根本意义所在,教学经验与书本之间有了良好互动,从行动的生命过渡

到沉思的生活,随后,再从沉思的生活回归至行动的生命,如此往复,激荡不已。我觉得,这与所设计的那些问题,还是有一点联系的,有位名叫“水蓝雨”的老师在留言中说:若是没有这些奇妙问题,阅读中有些思考很难发生。

本次共读结束在9月28日,很是巧合,这一天正是万世师表孔夫子的诞辰日。或许,天南海北的一群教书人创造出一本教育书的共读经历,是对孔夫子最好的纪念与致敬。回想当初出发时,对一本书,我们到底会“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可能并不知晓。等到读完,一切尽在眼前,或多或少,都是阅读的乐趣。可以说,“领读”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激发、调动,借用一位署名“金蔷薇”的老师所说:“《儿童立场》这本书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读完了,可能因为写的大多是儿童的故事,在阅读的时候觉得十分亲切,丝毫没有深奥、晦涩的感觉;在一步步走进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离儿童那么遥远,根本没有走进儿童世界,没有儿童立场,故而又觉得自己十分愚蠢、自以为是。回想开始阅读的第一天自己分析了我眼中的‘儿童立场’,我以为现在教室里儿童的声音经常被掩盖,对他们的教育目的也被遮蔽。总之,非常认同成尚荣先生提出的‘教学即儿童研究’。”

爱默生在《美国的哲人》里写道,一个人要善于读书,必须是一个发明家。正像俗语所说:“要想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回家去,必须先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出来”。在最后浏览老师们的共读笔记时,我觉得,他们已经“把西印度群岛的财富带出来”了。

时隔数月,又想起共读临近尾声时,我发给所有共读老师的一番话,引录在这里,作为共读回顾的结束:我坚信,好的阅读并不因某一本书读完而就此终止,与一本书的道别,意味着我们又有了更多的可能,走到更多的书里。

《儿童立场》一书最初面世,应中国教育报之约,写过一篇书评,我在文中写道,成尚荣先生说:儿童研究是大学问、真学问。《儿童立场》一书,就是学问之书,其中藏着太多“可能性”,是学问的可能,实践的可能,思考的可能,书写的可能……一边读,一边记,一边想,他那些迷人的话语,我一见难忘:“教师——悬在屋顶的金星”“让学生成为种诗的人”“小学教育好比一个谜语,这是人生之谜,解开谜就会拥有更美的人生”……回想2012年10月,成先生在《教师月刊》刊发《认识和发现儿童是教师的必修课》一文,不到六年的光阴,在儿童研究道路上,他就以《儿童立场》一书给出了饱满而个性的表达,在教育教学中,像他这样努力探寻,孜孜以求,不停歇地“认识”和“发现”,也是同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必修课吧。

转眼间,这篇书评写下已经四年多,我惊喜地发现,因为本次中国教育报读书会的共读,与诸位老师又一起挖掘了这本书的诸多可能性。当又一次完成“必修课”,看着这本“厚厚的”小册子——作为一册电子书,它实际上没有一个可视的厚度,但你完全能够感觉到它的厚实、厚重与厚爱。

一本书是一个可能,一次共读更是一个可能,让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结识,让一群遥不可及的人相聚,让一种闪亮的思想传播,让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发生,让一本书变成了很多很多本书,这里面最重要的一本,就是诸位自己读到的“那一本”。读书,就是敲一扇门,敲来敲去,最后门里走出来的,就是你自己。

“我们称之为书的对象不是真正的书,而是一种潜力,就像乐谱或种子”,每一次共读,都是一次幸福的相遇,交响乐响起,种子发芽;每一次共读,又都意犹未尽,长日留痕,带出了对下一次共读的等待——愿它早日到来。

(作者单位系深圳市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6日第9版

作者:冷玉斌

获赞:736

收藏:85

回答时间:2022-12-12 06:58:41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澄起名男孩最佳名字(男孩起名字大全:新颖有内涵男宝宝名字推荐)

下一篇: 陈粒好听的歌(陈粒《光》:你迟早懂得,快乐是人生唯一真谛)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