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4993
关注者:328
最佳回答:
自古以来,人们由于工作、生活、游历或者逃难避灾等种种原因,经常都很难居住在一起的。一家人或者夫妻有可能浪迹天涯,天各一方,甚至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这样的颠沛流离,造成了异乡人的怀乡思亲。他们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朋友的牵挂,于是就成为了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我们经常听得到有人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也有说水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的。可见人们思念家乡及亲人朋友,已经成了口头禅,它已经不受时间和区域的限制了。
原来这些流传在民间的俗语,都是有来源的,都是最先有一个人发明使用,然后经过不断的淘汰、提炼、升华,最后在人群中像格言警句一样流传保存了下来。
我们经常所说的”月是故乡明”就是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甫兄弟一共五人,他们分别是杜颍、杜观、杜丰、杜占,这首诗就是759年,杜甫在秦州时写给安史之乱中分散流落在各地的四个弟弟的。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造成了大唐盛世混乱不堪的局面,政局动荡,权力频繁更迭,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边塞上更是高度紧张,戍楼上鼓声敲响了,人们不再允许通行,一切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这个时候是秋天,到处荒芜冷落,触目惊心。天空中偶尔传来孤雁的鸣叫,这使寂寞荒凉的边塞显得更加凄凉恐怖。杜甫感觉自己就像孤雁一样,一个人孤独寂寞,这样的时候更容易思念远方的弟弟。
不知他们都怎么样了?恰好今日是白露节气,天气会越来越冷,马上要进入冬天了。杜甫由于思念家乡、想念弟弟心情迫切,他感觉这头顶的月亮,这异乡的月色,比起家乡的来,好像暗淡了不少。这难道是一种错觉吗?
安史之乱这几年来国家动荡不安,人民不住地避难逃亡。我们兄弟几个都不知道流落到了什么地方,没有了家,就连打探生死消息的地方都没有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
平时亲人之间互相寄个书信都经常达到不了,不是这里阻隔,就是那里出了问题,何况现在还一直在打仗呢。人不能见面,书信又连通不了,这亲人之间一点信息都没有啊。
杜甫在另外一首诗中曾经说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见战乱给人们带来了多么沉痛的苦难。这不是个人的痛苦,这是国家的不幸。从此大唐盛世走向下坡路,进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月是故乡明”,没想到的是,杜甫在苦难中写出的这句怀念亲人的诗句,后来成了我们民族怀乡思亲的名句,一直被引用,一直被流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获赞:753
收藏:31
回答时间:2022-12-12 19: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