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凛冽造句(一个早冬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

网友提问

被浏览:2415

关注者:355

最佳回答:

古:在一个早冬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

今:在一个渐冷的清晨,窗外一阵狂风,一米阳光温暖人间,带着风的落叶随人摇曳。

博古通今,小雪往后,便是一年中最寒冷却又最浪漫的时节。把今日小雪季对照古代小雪季,浪漫的古人即使天气寒冷,也不忘与文字缠绵,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细细品味的词句。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三碗鸡汤感悟: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逢雪宿芙蓉山》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三碗鸡汤感悟:

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

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天净沙·冬 》

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

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

淡烟衰草孤村

三碗鸡汤感悟: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长相思·山一程 》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三碗鸡汤感悟: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洛桥晚望 》

唐·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三碗鸡汤感悟: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此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诗词那么美

诗句那么多

总有一句曾经走进你心里

关注“三碗鸡汤”,悲伤思念时来一碗!

获赞:710

收藏:29

回答时间:2022-12-22 18:59:19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半青半紫打一字(80个有趣的字谜,抽空和孩子猜一猜,边玩边识字!)

下一篇: 初一语文书(人教社:鲁迅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语文教材)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