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邺城遗址(何以邺城)

网友提问

被浏览:5115

关注者:321

最佳回答:

立春真好。

岁暮天寒的冬日即将过去。远处的太行山不久就要返回春天,邺城也是。

我不是十分喜欢北方的冬天,皴裂的土地,干枯的草木,刺眼的阳光。而恰恰我的邺城,诞于春秋,起于土丘,盛于草木,它有一个好听的乳名:葵丘。

《春秋古地》曰:“葵丘,地名,今邺西三台是也。”葵,美好的植物,长在小土山上,以此为邺之地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且还带着汉乐府的意味和时间万物的高德,想想便是美的祖源。

临漳,古称邺,可追溯的历史有4000多年,为黄帝后裔颛顼帝孙女女修之子大业的始居地。“业”声,从“邑”,是为“邺”。大业辅佐虞舜,主张法治与德政,奉命造狱作刑,且典狱公正,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邺城。从此它绽放在历史的舞台,在长达2700年的时光里,为后世子孙布德泽,生光辉,教人怎样不爱它?

从春秋筑城,越战国烽火,望秦汉日月,一个“邺”字当头,三分天下,曹操居其二,迎来了魏晋南北朝国祚大运,六朝方曦——自曹魏起,邺开始走向兴盛。曹操封魏国,以邺为国都。曹丕称帝,都洛阳,以邺为陪都。此后,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相继都邺,邺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成为北中国最大的都会城市。

在中国历史的长长链条上,邺城是最重要的一个“结”,一环“扣”,没有它,就没有完整的中国城市文明。但是这些王朝为何不选择当时已成公论的长安或洛阳作国都,而偏偏选择了邺城呢?

千秋一梦似鲛绡。轻轻掀起历史的面纱,心中翻作浪,襟怀似酒阑。

早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韩馥为冀州牧时,就以邺城为中心。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成为河北地区的霸主,仍驻邺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居邺后,即以都城规格规划建设邺城,直到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邺城被焚,近400年,“邺”几乎是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相始终。

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融合、文化激荡,许多大事件都关乎整个中国历史走向——官渡之战后,曹操夺取邺城,立即将大本营从许昌迁到这里,并以此为基地,统一了北方。与此同时,曹操大力营建邺城,成为中国都城规划肇始地。不久,邺城又正式成为曹操的魏王之都和后来的魏国五都之一。曹氏父子驻节邺城,遥控洛阳;著名的建安文学也发祥于此地;十六国时期,邺城作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五都,是汉文化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文化杂糅磨合的地方,在此演绎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文化融合的活剧,并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

回望历史的邺城,地理环境造就了军事地位,军事优势成就了政治霸主,政权的建立影响到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社会的发展……历史选择了邺城,邺城选择了崛起。

邺城西部的太行山若隐若现,宛若一道天然的南北屏障;南部黄河滚滚东流,仿佛一道水的“长城”,同时与周边的漳水、洹水、淇水、滏水、滹沱河形成了南北交纵、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东部、北部是辽阔富庶的河北平原,山、河、海、田将邺城护卫其中,又有关、陉、津、梁、路构成了邺城内外交通网络,西北出滏口,过壶关,可通晋阳、长安,取道井陉关、天门关可直趋并州、雁门;黄河由西而东北,白马津、仓亭津等为邺城南下河南的门户,邺城东有赤桥,由此往东可直下齐、鲁。

邺城首选成为割据势力得天独厚、攻守皆宜的军事战略要地,这在当时的北中国,是军事家最倚重的首选之地。这一点,长安与洛阳望尘莫及。

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在读《邺中记》一文中,也回答了历史对邺城的青睐。他“从曹操起顺时代溯下来”,找到了“关于分裂割据政权建都所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天下一统时,需要建都于四通八达之地的洛阳,而分裂割据时恰恰需要“有三台之固”和“四塞山河”的邺城。当时的洛阳号称“天下之中”,是四方往来之地,但也是四面受敌之地,虽有“成皋、函谷、伊阙、孟津”等险要,但伊阙不够险峻,成皋距离太远,函谷以西就是西北重镇长安,而长安经常是在另一个割据势力手里,距洛阳不到400公里,函谷就像两城的“襟喉”。长安地处关中,河山四塞,地位优势胜于洛阳。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太行山以东的霸主们自然而然地要把目光盯在“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的邺城,先在这里扎下根来,再向南争夺天下。

邺城的片羽散落一地,被古老的月色融化为门楣上的吉语,老宅里的传说,河道里的故事……今天,只要点亮星火,就能找到他们曾有的存在,让他们与我们,彼此有对视,有应和,有默契。

邺城遗址分为两部分,东汉丞相曹操筑邺北城,东魏丞相高欢建邺南城。今天,曹魏三台中金凤台还在,铜雀台只留下土丘,冰井台遗迹无存。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也无需悲戚,天空的云,每一朵都是游走的邺城——以邺城为舞台,魏武挥鞭,远征乌桓,大获全胜,留下了著名碣石遗篇和邺北城。

戊戌年十月,我游走在邺城。穿过漳河故道茂密的茅草地,在一大片开阔的考古工地上,触摸到了来自千年邺城的呼吸,这里是邺南城宫殿遗址所在,巨大的柱础横在土坑里,断裂的痕迹中依旧能想象到它轰然倒塌的时刻,如何掀起滔天黄尘,在历史的瞬间悲歌。在皇宫道路上,轻轻用手抚摸来自千年前的铺路石,它们排列整齐、完全符合现代园林道路规划标准……邺城!让人忘情,恋恋不舍,这就是亲如发肤的邺城,血脉相通的邺城……

曾经,历史的民族大融合在此发生,后赵石勒、前燕慕容儁都完成了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北魏拓跋氏占据邺城后,语言、服饰多仿中原,并数议迁都邺城。

曾经,孝文帝在邺城决策,进行民族改革,迁都洛阳,以邺为中转站,经营邺宫,访问风俗。迁洛后,重用山东汉士,改汉姓,用汉语,着汉服,鲜卑拓跋氏逐渐融入华夏民族。

曾经,北周灭北齐,武帝入邺,礼重儒贤,迁山东衣冠士人人关中,聚拢人才,北周愈益强盛起来。

曾经,卷发的少数民族在这里与直发的中原人结成一家,直到今天,卷发特征明显的邺城后裔们大有人在。

曾经,从邺城出发,大量的中原人带着先进的技术迁徙江南,并在南方开疆拓土,安居乐业,香火接续。在今日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有多少中原至亲呢?故而中华民族亲如一家,不是虚言……

邺城是兵家必争之地,遭到刀兵的劫难,大火的焚毁,漳水的冲刷,一而再再而三,跌跌宕宕,起起落落,最终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变成一片废墟,湮没于历史的风尘。

今天,我回邺城老家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老107国道;一条是新修的中华大街南延路——中华慈大街,无论走哪一条路,都绕不过邺城。

邺城,每每遇见,都是思接千载的喟叹。

如果春风能让邺城苏醒,我们愿意为它守候。我们小心翼翼,让宁静的邺城远离焦躁,让它带着薄薄的青锈,以另一种方式醒来——那就是异常丰富的邺城文化遗存。

由于距今时间较近和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等原因,邺城时代的文化遗存与战国的邯郸时代相比,数量更多,品质更优,保存更好,内涵更丰富,许多为国宝级别。保存至今的遗址除了仍坚强地挺立于地表之上的著名铜雀台、金凤台遗存外,还有著名的响堂山石窟、娲皇宫、赵彭城北朝佛寺塔基、核桃园北齐大庄严寺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它们构成了今天旅游界称为“北齐文化带”的主体。这些宏伟的建筑和魅力独特的石雕,至今是旅游业最骄傲的资源;墓葬文化,则以位于磁县的北朝墓群为主,随着这个曾经被称为“七十二疑冢”的墓葬之谜的被揭开,展现在今人面前的是一座储藏了一个时代文化的地下博物馆,透过丰富的随葬品,能使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一千多年前的大漠风情、异族情调和民族交融的恢弘长卷。今天,遍布全市的古寺名刹,追根溯源,许多邺下时代的文化遗存,乃至那闻名世界的摩崖刻经和众多的碑刻、墓志铭,也成为了今天书法艺术的一个类别——邺城碑刻艺术。

回眸千载,邺城时代的独特风采,是能够托得起的江山。

江山多娇,唯吾邺城。

□李晓玲

获赞:726

收藏:84

回答时间:2022-12-23 06:29:40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10月24日新疆吐鲁番疫情今日数据及吐鲁番疫情今日更新 新增病例

下一篇: 曹操墓(曹操墓真相现世,考古学家都没想到,曹操骗了我们1700多年)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