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洛阳伽蓝记作者(张中行:《洛阳伽蓝记》里的一点牢骚)

网友提问

被浏览:7609

关注者:371

最佳回答:

<body>

南北朝时期出了不少怪书,其中一种是北朝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说它怪,有出奇制胜的意思。奇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新颖,单纯的追记佛寺;二是内容丰富,笔由佛寺伸向四面八方,上至政事、名流,下至民风、市井,几乎无所不有;三是文学气味很浓,文字优美,故事性强,有小说、剧本那样的吸引力。

全书以方位为纲,以佛寺为目,写了五卷。写佛寺,描画景物,多用南北朝流行的骈俪,成就不小。但更大的成就是由甲及乙、由乙及丙地记了很多杂事,作者是写“闲话”式文章的能手,记某寺,常是就自己记忆之所及,随手拈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这样丛杂的内容,我每次读,都很感兴趣。可是想介绍也难,因为说不胜说。不得已,只好用取一斑而略全豹的办法,只说说我认为更值得说说的。那是混在记叙大海里的点滴议论,或者说,作者在怀旧中顺便发的一点牢骚。

一次是自己出头,说天道不可信;一次是借他人之口,说史书不可信。天道,形而上,可是它经常下降,参与人事,所以也就会带米麻烦。史书,记过去的事,褒善贬恶,鉴往知来,当然与人事的关系更密切。可是,这里面有假,会使好心人上当,这意思却很少有人想到;杨衒之想到了,说出来,好心人也许因此而学会不轻信,那就真足功德无量了。

先说天道不可信的议论。卷一开头记永宁寺,由寺内曾驻军,连带叙说北魏末年,尔朱氏两次攻破洛阳的事迹。前一次是尔朱荣,杀朝士两千多人,把灵太后胡氏和三岁的少主扔在黄河里。后一次是尔朱兆(尔朱荣的侄子,为尔朱荣被庄帝杀害报仇),把庄帝和士女财物都抢走。尔朱兆一次,庄帝派人率军三万抵抗,以为敌军难于渡过黄河,没想到至时水浅,不及马腹,尔朱氏的军队轻易地渡过,洛阳被攻破,于是酿成大祸。叙说至此,作者万分感慨地说:

衒之曰:昔光武受命,冰桥凝于滹水,昭烈中起,的卢踊于泥沟,皆理合于天,神祗所福,故能功济宇宙,大庇生民。若兆者,蜂目豺声,行穷枭獍,阻兵安忍,贼害君亲,皇灵有知,鉴其凶德。反使孟津由膝,赞其逆心。《易》称天道祸淫,鬼神福谦,以此验之,信为虚说。

天道如何,问题很复杂。不管看作如何,都是来自信仰,没有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类信仰?主要是想为“生”找个最根本因而也就最稳妥的靠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意义”。人由坠地到盖棺,如果自信甚至被证明为没有意义,这是很难忍受的。其次是取得低一级的自我安慰,比如相信天道向善,我们努力善了,可是未得善报,就还可以等待。

古人间或也有泄气的想法,如《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绝大多数还是不泄气的,如《易经·系辞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尚书·蔡仲之命》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也是《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天是玄学的天,与视觉的天圆地方的天象是有关系却又不是一回事。不是视觉的天,渺茫,信为有,却摸不着,所以古人也有“天道远,人道迩”的叹息(《左传》昭公十八年)。

但放弃总是难于做到,原因之一是舍不得,之二是从反面证明为没有是同样不容易。人是经常乐于实用主义的,为了补救渺茫的缺陷,很早就从低一级的信仰里找来帮手,那是鬼神。汉魏以来,还从外来的佛教那里找来同样有力的帮手,那是佛、菩萨。色相不同,作用却是与天道一致,向善,从而感情和行为都是惩善罚恶,以保障或实现人间的公道。

这好不好?如果确是这样,当然好。好处之一是法律的,可以保障或实现公道;之二是道德的,可以使好心人更愿意为善,不好心人为恶时略有所顾忌。遗憾的是,这个实用主义是建基在空想上,空想并不是事实。事实是什么样子?远的,是坑儒的秦始皇,近的,是杀六君子的那拉氏,都获得善终;而被坑的儒,被杀的六君子,就只能永远含冤于地下。

自然界的演化,变动不居,生生灭灭,有没有错误?我们不知道。至于人事,由好心人看,是常常走了错路,但错了也只有任它错,就说是含有冤枉吧,天大的也必将由于无可奈何而一笔勾销。公道是理想,是幻想,实际是一切决定于力的大小,或说胜败。这是天道“信为虚说”的看法,近于怀疑主义,甚至悲观主义,也许有不利的影响吧?最值得注意的影响是带走了助人为善的力量;为善当然是必要的,那就需要由其他处所另找支持的力量。

但也不无好处。一是可以促使人接受荀子的想法,多靠己力,求以人力胜天行。二是可以启发人较清楚地认识世道。这还可以分作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可以不再信“奉天承运”之类的鬼话;另一方面是对内,不幸而倒了霉,可以知道这是世道的必然,就不再怨天,更不希求天的怜悯。信天,求天,是弱者的哲学。杨衒之的“信为虚说”的感慨,有鼓励人作强者的力量,所以值得记在心里。

再说史书不可信的议论。卷二景兴尼寺后记崇义里有杜子休宅,地形显敞,门临御道。以下说:

时有隐士赵逸,云是晋武时人,晋朝旧事,多所记录。正光初来至京师,见子休宅,叹息曰:“此宅,中朝时太康寺也。”……好事者遂寻问晋朝京师何如今日,逸曰:“晋时民少于今日,王侯第宅与今日相似。”又云:“自永嘉以来二百余年,建国称王者十有六君,吾皆游其都邑,目见其事。国灭之后,观其史书,皆非实录,莫不推过于人,引善自向。苻生(前秦君主)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及详其史,天下之恶皆归焉。苻坚自是(当然被写为)贤主,贼君(杀苻生)取位(自立),妄书君恶。凡诸史官,皆是类也。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当今之人,亦生愚死智,惑已甚矣。”人问其故,逸曰:“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尽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皋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佞言伤正,华辞损实。”

话说得很激烈,所指是记事的文字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况。记事是否可信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时间长,记事的人和所记的事都千差万别。早在战国时代孟子就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他是不尽信,不是尽不信。

谁也不敢尽不信,因为我们不能不求于已身之外有所知,这外包括时间的远和她域的远,除了借助文字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何况执笔记事的人还有董狐之流。所以要辨别,信与事实相合的,不信与事实不合的。

与事实相合或不合,事实早已消逝,只剩下文字,怎么能知道?原则的根据是事理人情。如上面一段引文,说赵逸是西晋初年人,那就到北魏晚年已经二百多岁,自然靠不住,因为不合事理。

又如中国古史盛传尧舜禅让的故事,我们看由汉献帝起多次禅让的把戏,不能不以今度古,推想尧舜也是出于不得已,因为贯通人类历史的人情是,没有人会甘心把政权交出去。真伪,可信不可信,是考证学专力对付的大问题;这里想缩小范围,只说“莫不推过于人,引善自向”这一类。这是居上位的往自己脸上抹粉,往被压倒的异己脸上抹黑的行径,读史考信时候尤其要注意。

原因可以分作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最常见,所以应该特别小心;一方面是影响大,所以应该特别警惕。何以最常见?原因主要是两种。一,居上位,脸上常常是没有粉的,而为了“庶民子来”,就不能不抹粉。二,因为所属有“诸史官”以及准史官,抹粉并不难。

再说影响大,可以分作两层。一,粉抹得厚,延续时间长,容易弄假成真,化莫须有为实有,取信就成为易事。二,信了,会化为行动,于是有不少好心人就会乐得去帮忙,甚至帮凶。这些,可以说是我们的封建库藏里的最重大的一宗财富,想不继承很难,历史上不少所谓忠臣义士,实际是继承了这宗财富,才做了本来可以不做的事。不做,要以能认清本来面目为先决条件。

这有什么好处呢?有,也可以说是两个方面:消极方面,助纣为虐的事会减少;积极方面,人人多信自己,就有利于舍人治而取法治。总之,如果能生效,就会是社会的向前和向上。自然,生效是难的,杨衒之往矣,其后,正史的本纪,非正史的《隋唐嘉话》之类,当然还是顺着老路子走。但在这老路子旁边,还有人喊两声“皆非实录”,“华辞损实”,以提醒人注意,总是好的。

获赞:150

收藏:33

回答时间:2022-12-23 07:29:42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迫在眉睫的近义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字词复习资料)

下一篇: 芳草萋萋是什么意思(读懂古诗文一定要理解古代诗歌中的“倒文”现象)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