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余干旅舍(《柴房会》的故事是真的?冤鬼复仇的地方就在潮州饶平?)

网友提问

被浏览:3428

关注者:282

最佳回答:

柴房会之谜

为生计,走四方,肩头作米瓮,两足走忙忙。专买胭脂朥蔸共水粉,赚些微利度三餐。虽无四两命,却有三分力,自赚自食免忧烦。潮剧传统折子戏《柴房会》,因为名丑方展荣的精彩表演,全潮汕家喻户晓。故事讲货郎李老三投宿客店,因客满而住进柴房,半夜被冤鬼莫二娘弄醒,吓个半死。莫二娘见李老三正直讲义气,向他诉说被骗色骗财之冤情。李老三怜其遭遇,慨然引二娘鬼魂去找渣男报仇。

按莫二娘的唱词,害她自尽的渣男是扬州人:“他家住在扬州地,阳春便是他名字。”所以莫二娘请求李老三带她去扬州报仇。但是,这个说法,饶平县三饶镇的人表示不同意:李老三和阳春都是三饶人啊!现在我们这里还有一座鬼宅为证呢!

真的还是假的?七月半到来之前,小编借色助胆,由三饶朋友带路,进入这座神秘的“鬼宅”一探究竟。

三饶距离饶平县城黄冈约50公里

三饶,是饶平建县的第一个县城,在1953年饶平县城迁往黄冈之前,四百多年一直是饶平的经济文化中心。县城迁徙后,三饶一段时间因交通不便而发展滞后,却使得很多文物建筑得以完好保存,其中城隍庙、文明塔、道韵楼都有数百年历史。而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是跟《柴房会》有关的一落老厝:拍(打)破鼓。

拍破鼓位于三饶城东车田社区,正座三厅二天井,在当时可算豪宅了

拍破鼓的大门,两位门神已失色

今年93岁的三饶人黄允想老师,研究“打破鼓”传说已有几十年。老人家向物食兄详细介绍了流传在三饶的完整的“打破鼓”故事。

93岁的黄允想老师

乾隆年间,三饶秀才吴二到江西樟树镇做生意,与莫二娘相遇青楼,莫二娘仰慕对方才学,郎情妾意,商定从良结为夫妇。吴二以要回家告知父母为借口,卷走了莫二娘财物。莫二娘等了一年,从三饶过来做生意的人口里得知,吴二回家后建华屋买田地,并且早已经结婚生子。莫二娘悲愤交加,欲前往三饶说理,路上在客栈病倒,悲愤之中自缢于客栈柴房,死后怨毒甚深,冤魂不散。

三饶人黄勤饶到江西贩卖烟叶,路上遇雨,烟叶被打湿,来到这客栈歇脚。客满,黄勤饶凑合要了柴房暂宿一夜。半夜,莫二娘现身,得知黄勤饶是三饶人,气不打一处来,差点把他掐死。

潮剧《柴房会》剧照

最后见黄勤饶一身正气,问清原委,黄勤饶说,吴二我认识啊,还是邻居,我带你回去报仇!

黄勤饶牵引莫二娘鬼魂回三饶,一路都是绕过各祠堂宗庙的神明护卫,过河过桥也要向神明祷告。进入饶平当天正好是大年三十下午,黄勤饶急于回家吃年夜饭,忘了向桥神求情就过桥了。越走越不对,身上怎么轻了?原料鬼魂掉桥那边了。

通往打破古的小巷。当年李老三是否也这样撑着雨伞走了进来?

莫二娘在桥那边一边叫苦一边怨恨,怎么又被骗了,三饶没有好人啊!幸好这只是一个小误会,黄勤饶急忙赶回接上莫二娘,进了三饶,直奔吴宅而去。大年三十夜,吴府正在吃团年饭,黄勤饶把雨伞斜挂在门上就回家了,用现在的话就叫“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拍破鼓初建之时,背山面池,三厅二天井,宅名为“日庆居”,现在这门楼上,还能看到“日庆居”三字。据说,李老三就是将雨伞放在这门口。

莫二娘拍门,吴家门一开,雨伞倒下,鬼魂进门,把吴府闹得鸡犬不宁,吴二当晚暴毙。吴家人请来法师驱鬼,奈何法力不够,把鼓面都擂破了,莫二娘还是不肯走。后来吴家没办法,把宅子卖给黄家,特意在大宅东北角留了一间房子,供鬼魂安歇。宅子从此一到夜里就有动静,一直到1950年代仍是如此,每当闹鬼的夜晚,附近的居民为了壮胆驱鬼,就拼命擂响一面牛皮大鼓以壮声威,这才镇住冤魂。

进入前门,是一个大庭院,从这个大门进去就是大宅的主体结构了

三饶人普遍都相信,潮剧《柴房会》的故事就是源于这个传说。李老三的原型就是邑城东的黄勤饶。黄勤饶乳名阿三,当年正是跑江西樟树镇的脚贩,老县志中有记载。黄允想老师告诉物食兄,1980年代初,为了深入研究这个传说,他还专门去重走了“黄勤饶带莫二娘回三饶”的线路,找到了传说里的一些相关地方作印证,比如三饶北郊的官路石桥(即洋头溪桥)。

黄允想、詹春光合著的剧本《打破鼓》,完整讲述故事前因后果

普宁潮剧团曾有一折《柴房会》续集,说的是莫二娘转世为人嫁给李老三。黄允想老师说,这纯属“做戏做戏”,李老三原型黄勤饶是已经成家的。黄勤饶本来是一个农民,当时城中陈员外看他忠厚侠义,招他入赘陈家,又资助他做生意。所以,现在三饶黄家后人对《柴房会》李老三的白鼻子耿耿于怀。剧中李老三演的是丑角,而黄家后人认为他们的祖辈是个正经生意人。

柴房会| 2016限量版河夫潮剧画系列杯子

小编看到,拍破鼓大宅附近已经工地林立,更多的新房子将它包围其中,附近的人似乎对此并不禁忌。拍破鼓大宅正对面的詹大哥正在装修新的房子,他说,自小也听过这鬼宅的传说,也没怎么怕,“倒是大宅对面的这个池,以前经常听说有水鬼。”

现在,拍破鼓里还有三户人家在居住,小编问起相关传说,所有人都闭口不谈,又问哪一间房子是留给莫二娘居住的,也都说不知道。

打破鼓“三厅二天井”格式的后面天井

大宅正门后,杂乱地堆着各种杂物,倒是有点像柴房

后面天井左边的厢房,住着一户人家

小编四处转了一圈,看到有一间房是紧锁着的,窗口结有蛛丝,也不知是不是。

紧锁的门,上面可能是小孩子的涂鸦,让人毛骨悚然的一句是:“我爱吃你的朋友的肉”

紧锁的小屋,窗罩上已结满蛛丝

那么,《柴房会》原型到底是不是缘自“打破鼓”传说?小编无法判断。南宋笔记小说集《夷坚志》里有一篇《张客奇遇》里,情节跟《柴房会》基本相同,但里面提到的渣男却是饶州人(文末附原文)。饶州,即江西饶州府,现在的鄱阳县,与三饶的相同之处,都有一个“饶”字,会不会有人因此将故事移植到三饶?不得而知。黄允想老师说他小时候,从父辈、公辈那里就都听过这个故事,但是否与《柴房会》有关联,则缺乏考证。

而流传在广州民间的“大闹广昌隆”故事,跟《柴房会》也很像:清末民初,刘秀才到广州卖绒线,遇上瓢泼大雨,跑到琼芳客栈投宿,但客栈老板推托客满不依。刘秀才再三恳求,老板勉强将其收留到柴房。半夜,刘秀才发现房里端坐一位淡妆少妇,被吓了个半死,交谈之后得知原来是妓女廖小乔的鬼魂。廖小乔生前被一名叫赵槐安的负心汉骗财骗色并抛弃,后悬梁自尽。廖小乔哀求刘秀才帮其报仇,刘便将其藏在油纸伞里,带到赵槐安的发迹铺号广昌隆,廖小乔破伞而出,用三尺红绫把那赵槐安勒死,报仇雪恨。

另有资料说,潮剧《柴房会》在清末的潮汕外江戏里,曾叫《李老三卖眼镜》或《莫二娘》,剧情跟“打破鼓”传说基本一致。外江戏,广东汉剧的前身,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湖北形成的皮黄声腔南下,对潮剧、正字戏、西秦戏等粤东各民间小戏产生过不小影响。而同样发源于湖北的黄梅戏、花鼓戏,至今仍有传统保留曲目《柴房会》,剧中人名、剧情都跟潮剧一样,到底谁移植了谁?留待戏曲专家释疑。

湖北荆门市艺术剧院演出的花鼓戏《柴房会》|网络图片

其实,就算是巧合也不奇怪,古代笔记小说、话本中,痴情女子负心汉的类型故事很多,套路都一样。比如出自《警世通言》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是烟花女子被渣男骗财骗色的故事。善良的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惩治恶人,只能寄望于由鬼魂来实施报应。于是有人也编了潮剧《活捉孙富》,讲李甲看到杜十娘沉了百宝箱,当场疯了,而投水自尽的杜十娘化为厉鬼,大闹孙富府邸,把孙富给弄死了。

小编离开时,碰见住在大宅入门左手厢房里的一位老奶奶,问她介不介意住在这里,老奶奶说:“住在这里有财气,鬼宅是做戏传说个。”

老奶奶居住的大宅左边厢房,门楣上还留着时代的痕迹,就算有鬼,这应该比打鼓更有效。或者,鬼跟神一样,都只是人造出来的吧。

附录·《夷坚志·张客奇遇》

张客奇遇

余干乡民张客,因行贩入邑,寓旅舍,梦妇人鲜衣华饰求荐寝。迨梦觉,宛然在旁,到明始辞去。次夕方阖户,灯犹未灭,又立于前,复共卧。自述所从来,曰:“我邻家子也。”无多言。经旬日,张意颇忽忽,主人疑焉,告曰:“此地昔有缢死者,得非为所惑否?”张秘不肯言。须其来,具以问之,略无羞讳色,曰:“是也。”张与之狎,弗畏惧,委曲扣其实,曰:“我故倡女,与客杨生素厚。杨取我赀货二百千,约以礼昏我,而三年不如盟。我悒悒成瘵疾,求生不能,家人渐见厌,不胜愤,投缳而死。家持所居售人,今为邸店,此室实吾故栖,尚眷恋不忍舍。杨客与尔同乡人,亦识之否?”张曰:“识之。闻移饶州市门,娶妻开邸,生事绝如意。”妇人嗟喟良久,曰:“我当以始终托子,忆埋白金五十两于床下,人莫之知,可取以助费。”张发地得金,如言不诬。妇人自是正昼亦出。他日低语曰:“久留此无益,幸能挈我归乎?”张曰:“诺。”令书一牌曰“廿二娘位”,缄于箧,遇所至,启缄微呼,便出相见,张悉从之。结束告去,邸人谓张鬼气已深,必殒于道路,张殊不以为疑。日日经行,无不共处。既到家,徐于壁间开位牌。妻谓其所事神,方瞻仰次,妇人遂出。妻诘夫曰:“彼何人斯?勿盗良家子累我。”张尽以实对。妻贪所得,亦不问。同室凡五日,又求往州中督债。张许之。达城南正度江,妇人出曰:“甚愧谢尔。奈相从不久何。”张泣下,莫晓所云。入城门亦如常,及就店,呼之再三,不可见,乃亟访杨客居,则荒扰殊甚。邻人曰:“杨元无疾,适七窍流血而死。”张骇怖遽归,竟无复遇。临川吴彦周旧就馆于张乡里,能谈其异,但未暇质究也。

获赞:185

收藏:79

回答时间:2022-12-23 11:59:24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layoff翻译介绍(layoff)

下一篇: 成人怎么才能学会拼音介绍(成人如何快速学习拼音)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