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哪里能维修“老“爱立信GH337电话的
- 爱立信是索爱吗介绍一下GH337
- 中国手机历史上的第一
- 摩托罗拉与华为的“爱恨情仇”:从爱答不理,到10年后高攀不起
哪里能维修“老“爱立信GH337电话的
现在爱立信的老机比较难修,主要是因为没有配件.上次就有朋友去为他老爸的T29换屏的,但几乎跑遍了上海都给说没零件~~LZ如果不舍得的话可以拿来收藏,但说句实话这个机器是比较久了,就算能修也没零件~
爱立信是索爱吗介绍一下GH337
索尼爱立信是英国手机公司,索尼和爱立信两家公司合作而产生的公司 ,索爱是其非正式的简称,真索爱是中国广州的一家数码公司,以前只卖MP3,4.而最近也出手机了,很具有误导性SONY和索尼是一家公司,索尼是中文名
中国手机历史上的第一
第一款移动电话:摩托罗拉3200 在模拟移动通信时代,摩托罗拉是绝对的霸主。作为手机的发明者,摩托罗拉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机生产商,其型号为3200的移动电话是中国市场上第一款手机。这款手机体积庞大,功能贫乏,但是在当时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先富起来的款爷才能拥有,它就是“大哥大”的前身。 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8900 摩托罗拉8900它是国内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8900采用下翻盖设计,虽然体积庞大其貌不扬,但是当时售价高达3—4万元人民币,是高端人群的标志性装备。 在模拟移动电话时代,手机功能往往仅仅限于通话,而且受到技术、材料各方面的限制,款式上相当单一,缺乏变化。中国的GSM数字网从1994年在中国建成第一个GSM通讯网络开始,2001年的模拟网转网,GSM数字网全面替代以往的模拟移动通信网络。9900手机被 称为“大哥大”一度成为中国手机的代名词。到了GSM时代后,各大手机厂家看好这一新的机会,争相拓展在这一市场上的份额,摩托罗拉不肯舍弃已有的地盘抱 死了模拟网络,以至没能及时调整市场战略,其霸主地位迅速下滑。与此同时,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后来居上,并称三大霸主。 第一款GSM手机:爱立信GH337 爱立信GH337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我国普遍还处在模拟网络时代,广东省的GSM网络刚刚开通,GH337作为一款数字手机,其性能各方面都比模拟手机优秀,惹得大家竞相购买。GH337重达220克,三围为130×49×24毫米,适用于900MHz的GSM网络,与同时代的模拟手机相比较有抢线快、接收信号比较灵敏的特点。 第一款无天线手机:汉诺佳CH9771 这款由汉诺佳推出的采用了机械控制和符合人体工学S型设计的CH9771,虽然冷冷的线条让人觉得缺乏亲和力,但它是第一款使用了内置天线的手机, CH9771重达168克,有灰、黑、红三种颜色可选。虽然,这款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反响不大,但内置天线设计却为诺基亚和西门子等公司采用。诺基亚3210就曾在国内风靡一时。第一款三防手机:爱立信R310sc 爱立信在当时的手机市场标新立异,推出了很多款令人记忆犹新的机型,其中这款R310sc就是当中的典型。这款手机尺寸为131×53×25毫米,重量为170克,在功能方面属于当时的主流水平。不过防尘、防水、防震是它最主要的卖点。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 这款外形酷似香皂的手机是首款全中文手机,不仅支持全中文的界面显示,而且还能够支持汉字输入,将中文短信变味了现实。CD928+重达210 克,三围为122×54×22毫米,颜色有香槟色、银河灰、雅典黑三种可选,而且是一款GSM900MHz/DCS1800MHz双频手机。第一款旋盖手机:摩托罗拉V70 这款2002年上市的手机诠释了摩托罗拉的一代经典,重量仅为79克的V70是第一款旋盖手机。当时售价高达7000余元,少数时尚前沿人士拿在手中旋转手机接打电话,当时的感觉非常帅气。 第一款内置蓝牙的手机:爱立信T39mc 蓝牙是由移动通信公司与移动计算公司联合起来开发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用来设计在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其它移动设备之间建立起一种小型、经济、短距离的无线链路。为了开发蓝牙技术,由爱立信发起,包括诺基亚、爱立信、IBM、Inlel和东芝等公司在内组成了一个蓝牙联盟。一直以来,蓝牙只是作为爱立信手机的一种可选配件存在,不过2001年8月爱立信终于发布了全球第一部内建蓝牙芯片的手机T39mc,这部手机也是爱立信第一部支持GSM三频及GPRS高速上 网的手机,并且还有先进的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PIM),功能相当强大。T39mc重约86克,外型上与T29相似。 第一款三频手机:摩托罗拉L2000 摩托罗拉L2000是首款支持GSM900/1800MHz以及北美PCS1800MHz的工作频率的手机产品,让用户可以真正享受GSM全球漫游服务。但真正能够享受到三频服务的消费者寥寥无几。L2000重达108克,三围为130×46×24.5毫米。另外L2000还内置Modem,当使用外接数据线与电脑连接时可进行数据传输、发送传真、电子邮件及上网浏览。第一款256色GSM彩屏手机:爱立信T68 这款外观像鱼一样的手机在当时算是顶级配置,因为它是第一个采用256色STN显示屏的GSM手机,虽然分辨率仅为80×101像素,但是已经是空前的视觉效果。爱立信T68机身尺寸为100×48×20毫米,重量为84克,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时尚前卫的手机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在日益进步,目前全球商用的3G网络中HSDPA技术可以支持最高达7.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从从模拟电话到2G数字网络,从GSM、CDMA 1x再到TD-SCDMA……每一项新技术都承载着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让我们记住它们吧!
摩托罗拉与华为的“爱恨情仇”:从爱答不理,到10年后高攀不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老百姓通讯基本靠吼,再远一点的距离便要书信、电报联络。
如果当时谁手里有一块“砖头”,那一定是最靓的仔。
当然在发型这一块,他们也没服过谁。
1984年,瑞典爱立信公司向中国派遣了第一名员工毕尔克,并在同年12月与秦皇岛签订合同,建设投入使用中国第一套投入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系统。
这便是中国的1G时代,没有什么存在感,但也留下了些许的痕迹。
1991年,摩托罗拉在德国汉诺威展示了全球首个使用GSM标准的数字蜂窝系统和电话原型。
没错,人类已经进入2G时代。
而彼时在中国深圳 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园区中,正有一家刚刚成立不到4年的小公司 ,面临着困境。老产品满足不了客户,新产品都是进口货,且时常被“断供”。
一位中年人思前想后决定:
没错,他就是任正非,那年他47岁。
1991年12月2日,3台BH-03型号的交换机发货出厂。12月31日晚,华为搞了一个庆功会,隆重庆祝第一个有华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厂。 当时谁也不知道,公司的账面上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资金,产品如果失败,公司将破产。高兴之余,他们载歌载舞,喝着啤酒,撸着串。
也是在这一年,摩托罗拉成为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奠定了自己在移动通讯行业的领导地位。
而此时的中国老百姓,有一个愿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邮局排长队打长途人工电话的日子,属实让人记忆犹新,但随着程控替代了人工、国产自主研发替代进口,“七国八制”被彻底打破。
初装费也有原来的5000元,甚至上万元,到免初装,通信费也一降再降。
一家公司的自主研发产品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会带来效益的提高,同样也为中国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改善有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1992年11月10日,全球首款量产GSM制式手机面世,生产它的不是摩托罗拉,而是芬兰的一家企业诺基亚。
随着诺基亚1011的量产,GSM制式网络时代来临了。
而在中国大陆市场,直到1995年才有第一款GSM制式网络手机爱立信GH337。
顺风顺水的摩托罗拉却此时出了问题,公司手机部门与网络部门出现了分歧。手机部分坚持继续模拟信号,而网络部分则认定数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大部门僵持不下,网络部甚至不惜联络当时的对手高通制造数字化手机。于是,网络部门开始抛下手机部门,独自发展。甚至有一段时间,网络部门工程师竟然都在使用由高通(摩托罗拉最大的竞争对手)制造的数字化手机。
与此同时,一家芬兰公司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了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的领先地位。这家芬兰公司,就是后来如日中天的 诺基亚 。
1997年,诺基亚正式超越摩托罗拉,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里保持出货量世界第一,成为最大的移动手机制造商,直到2012年第一的位置才被三星拿下。
而当时在深圳的那家小公司,销售额已经攀升至41亿元,公司员工达到5600人,研发投入约4亿元。
华为也首次推出无线GMS解决方案,并进行员工持股改革。
2003年12月的一个清晨,大墨镜、花裤衩,一行四人在海边相谈甚欢。这不是在 旅游 度假,而是在谈一场上百亿美元的交易。
没错,任正非在商议出售华为之事。
两个老外则是摩托罗拉公司首席运营官迈克-扎菲罗夫斯基、摩托罗拉公司中国业务主管拉里-程。
2003年,100亿美元(另一说75亿美元)是一种什么概念?2003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位丁磊,净资产只有10.76亿美元。
如果当时出售了,毫无疑问华为将有一大帮人实现财富自由,比现在应该好过多了。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事后诸葛亮,如果任正非能预料这一切,估计说什么也要卖掉。
真的没有预料吗?
任正非:
对于“备胎”计划的讲话,总裁办邮件都是公开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的,我不记得了,但是反复讲过,只是 社会 不引起重视。现在美国打我们一下,“备胎”这个词就被重视了。
那么,任正非究竟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备胎计划”?
2002年,华为在外人看来形势一片大好,但任正非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当时想要活下来很简单,要么彻底脱离“战场”,要么准备棉衣。
第二年,便有了出售华为的打算。在遭到摩托罗拉新任话事人嫌弃,交易出现变动的情况下,任正非与公司的少壮派开始讨论:
拳怕少壮。
那一年,梁华,39岁,进入华为8年;郭平,37岁,进入华为15年;徐直军,36岁,进入华为10年;胡厚昆,35岁,进入华为13年;孟晚舟,31岁,进入华为10年;丁耘,34岁,进入华为7年;何庭波,34岁,进入华为7年;余承东,34,进入华为10年......
干!
棍怕老狼。
那一年,任正非,59岁,华为创立已经16年了。
备胎计划,已上线。2004年10月,创立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正式改名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如果当时华为真的卖给了摩托罗拉或者其他厂商,无法想象现在的通信行业会是一个怎样的格局。
摩托罗拉构建的大厦还会不会倒塌?
2004年,摩托罗拉将自己的半导体部分分拆,成立飞思卡尔。
2005年,跟乔帮主联合推出一款手机摩托罗拉iTunes。两年后,乔帮主经验学到,撇开摩托罗拉,另起炉灶,推出iPhone。
智能手机时代正式到来。
经过诺基亚的冲击,乔帮主的回首掏,三星的合围。2011年8月,摩托罗拉移动被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并于第二年5月正式接管。
离意向收购华为,仅过去了8年。
2014年,摩托罗拉移动又被谷歌以29亿美元折价卖给了联想。
被人嫌弃,放弃收购的华为10年后 在2013年首次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设备商。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为210亿元人民币(约34.7亿美元),同比增长34.4%。
网上对于华为贬低的不少,过誉的评价也有。
简单划分,为了黑而黑,为了粉而粉。
过去,华为也曾努力过很多。
携手贝恩资本欲收购3Com,被干扰;还曾试图收购北电网络、2Wire等公司,被“抢”;甚至还对摩托罗拉有兴趣,但手握众多专利的摩托罗拉第一站,还是留在了漂亮国。
但为何还是有人为了黑而黑?一家民营企业在中国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才会被彻底认可?
自主研发不够,丢脸了?
欧盟工业发布的研发投资榜,华为2018年排名第5位,2019年排名第3位。
还是赚多眼红了?
近几年,华为每年上缴税额,都保持在千亿左右。
当然,它毕竟是一家企业,理应担负起该有的责任,也不必过于赞美。
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企业,如同华为一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成绩,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添砖加瓦,才有了我们日新月异的今天。
而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呢?
任正非5年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