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沁园春长沙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两课时,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2、沁园春长沙教案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学习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深入领会作品蕴含的崇高情感。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通过问答讨论,使学生在了解当时历史背景的情况下,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探究,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借辽阔景象表达的伟大的胸怀、坚定的信心,获得诗词鉴赏的审美愉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本词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诗词主旨,初步学会知人论世的阅读赏鉴方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教学难点
了解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体会诗词大气磅礴的创作特点,知道这种特点是源于作者献身国家、民族的伟大的人格与胸怀。
教学策略
1.教学实践中不主张在一篇文本中面面俱到地讲很多琐碎的知识点,无论是在学习方法、知识技能还是情感价值等方面,都要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课有一得,重点突出。
2.由于本词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历史背景又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本课主要采用拓展思维的学法,调动历史课及日常积累的学习成果,贯通文、史、哲思维为语文课堂所用。在朗读中不追求表面的抑扬顿挫,而是加大思考力度,赏读、评议结合,以真正的情感领悟自然地带动朗读语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今天学生对毛主席已经非常生疏的教学背景下,应注重在课文解读中以知人论世的角度切入,让学生了解伟人毛泽东,了解中国历史,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阅读毛主席诗词的兴趣。
4.在讨论中教师不能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同时授予其方法,注意引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中国正处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中,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在一场大雪之后,毛泽东同志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感知学习
再次朗读课文,反复体会,揣摩正确语气。
(1)诗词中的雪与以往我们读到的雪的作品有哪些显著不同?
(2)"气势宏伟"是通过哪些画面体现出来的?为什么会有如此雄伟的场面与磅礴的气势?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1.关于背景
(1)关于伟大领袖毛泽东,大家都有哪些了解?
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一代伟人毛泽东"。
(2)调动历史课上的知识及课外积累,说说1936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3)了解了历史背景,现在我们再来体会诗词中仅仅是写雪景吗?作者抒发的豪情究竟是什么?
不仅仅是写雪景。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宏伟抱负,以及对革命前途的自信和乐观。
2.关于内容
(1)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2)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3)作者所评论的历代帝王,你都了解他们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可补充。
四、语言探究
1.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地品味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内容。
(1)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望"字应该好找,但教学不应停留在找出这个字,还要适当传授一些有关知识,但应点到即止,无须深究。)
"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如此,这些景象也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
(2)"惜"字中包含哪些复杂的感情?
"惜"中有褒: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
"惜"中有遗憾:他们的不足带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全词以"望""惜"作为上下两阕的两个领字,前者领起对景物的描写,后者领起对英雄人物的评价。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上、下阕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全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2.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涉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诗篇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中国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做了新的发掘。毛泽东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而起兴,想象浪漫,文采华美,气魄宏大。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10月7日,毛写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五、写法探究
本词旨在表达对人民的赞颂,那为什么还要大书雪景、评点帝王呢?
作者大笔挥洒,疾书北国雪景,然而并未停留在此,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丰富独特的想象:茫茫冰雪世界,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后银装素裹的瑰丽景象。江山如此多娇,不仅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有强盗觊觎。祖国壮丽山河岂容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主宰自己命运、抵抗外辱内患的豪情力透纸背!下阕引出叹服于自然美景的英雄人物,评价功绩卓著的帝王英雄在历史上留下种种遗憾,因为他们的江山具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相形之下,唯有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能使祖国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写景和写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后面的抒情议论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1.根据本课的学习收获,课外选读《毛泽东诗词选》《地球上的红飘带》或《中国抗日战争史》。
2.任选一个方面,试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的异同。(从诗词内容、语言、写作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自由选择。)
3.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举办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会。
2、沁园春长沙教案
沁园春长沙教案
学习目的
1、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2、对比诵读,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加深对情感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3、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背诵全词,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诗词朗读,赏析诗词的语言表现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板块学习方法介绍(结合人文主题)
1、说说: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
2、读读:初读、对比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
3、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品语言、知诗艺、思想)
4、写写:拓展鉴赏。
二、品读课文
1、说说:
⑴ 同学们,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你的理想?
(学生自由表达)
⑵ 交流后,教师点评后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但老师想问问你们中有谁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⑶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青春时代的理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2、读读:
⑴ 我们先来读读读这一首词。读了之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读了之后的初步感受。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语气,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交流初读的感受,请学生推荐学生来范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
⑵ 将《沁园春·雪》与课文对比读(投影呈现《沁园春·雪》)。
⑶ 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交流后再明确:词牌,题目,一般分为上片或称上阕和下片或称为下阕相同词牌的词有相同的体例,古人称作词为“填词”。)
⑷ “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
集体朗读。
学生谈对“志”的理解及此志在心中激起的感受。
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并附带欣赏及毛泽东的书法。
(明确: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主宰河山的雄心壮志。基调昂扬向上,词风大气磅礴。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学生有气势地再读。
三、赏析上片
1、教师范读前三句。
2、学生讨论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这里交代的情况。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点拨到:词的语句多倒装)
建议:让同学用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诗句所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赏析毛泽东笔下的秋景。
具体步骤:
⑴ 让学生读出“看”领属的诗句。
⑵ 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⑶ 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① 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② 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③ 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④ 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⑷ 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
(学生的表达要求基本准确)
⑸ 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毛泽东的不凡的人格:
① 比较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② 比较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 与古人描写秋的句子与毛泽东的咏秋诗相比较。(可以寻找一些有关“大雁、梧桐、菊花、落叶”等诗句来比较,时间仓促未能找好打上 。)
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作品风格与人格的关系,由衷地赞叹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再一次齐读全词。
四、赏析下片
在词的上片,毛泽东同志通过写秋景传达了自己内心激荡的青春激情,也就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片作者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几个重点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讨论交流几个重点词的.用法。
(明确:仅供参考)
⑴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⑵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⑶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⑷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⑸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2、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3、这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挑战,敢于挺身而出主宰世界命运的热血青年。
血气方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在穿透80年时空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有力的脉搏,炽烈的情怀,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首词能有这样的穿透力、感染力?
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讨论与交流:
⑴ “诗言志”,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来抒写自己的宏伟抱负与远大理想的?
⑵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形象地表现它?
⑶ 运用“增删调改换”方法进行词语分析,品味其用语之精妙(炼字炼句炼意)。
五、学法与鉴赏点拨
1、赏析写景 :写景顺序,景物选择(意象/物的选择),景物特征(意境)。
2、分析叙事 :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
3、表达技巧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动、名、形容词的分析。
明确即课堂小结:作者借雄奇壮观崇高之美景造阔大之意境,以刚健有力之行为状人物之形美,当然,更是作者心有所动,心有激情,胸怀天下,方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
六、作业
写写你心中的理想。要求采用诗的语言。(小提示:可以套用歌曲或诗词。)
沁园春长沙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诗歌意象、赏析“炼字”。(重点)
2、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豪情。(难点)
教学思想
本课教学采取“寓教于乐”的思想,用“砸金蛋”的游戏来进行文本分析。
教法
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预习任务
1、熟读本词,搜集毛泽东相关诗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播放《沁园春·长沙》歌曲。
2、请学生谈谈自己知道哪些词牌名,看到“沁园春”这个词牌有何想法。
【意图:本环节旨在营造课堂气氛,问题设置简单而有发散性,能消除学生的压力感,又激发思维。】
(二)多样朗读,初悟文本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2、抽一学生示范朗读。(注意其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是否恰当,师生共同点评)
3、听录音朗读,注意有哪些朗读技巧。(师生简要点评)
4、学生两两互读,互评,老师巡视指导。
5、全班齐读。
【意图:诗歌重在“读”,只有熟悉了文本,才能更好地分析。】
(三)知人论世
1、让学生说说对毛泽东其人其诗的了解,老师总结。
【意图:检测学生知识储备,也为接下来的文本分析做铺垫。】
(四)游戏环节
本环节采用小组代表“砸金蛋”形式领任务,四个小组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合作探究,最后派代表发言。
任务一:词的上阕有哪些意象,请从多个角度将其归类。
任务二:本词的许多意象具有作者独特的情怀,独特的个性,请举例分析。
任务三:你还知道毛泽东哪些化腐朽为神奇的诗句?
任务四:词的下阕哪些动词、形容词用得好,请试着分析一下。
【本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重点赏析意象和炼字,感悟作者的豪迈之情。】
(五)选择配乐
展示课前准备的三首音乐,让学生选择一首作为本词的背景音乐,说出理由。
(六)分层作业
1、有感情地“演读”本词,背诵本词。(必做)
2、课外欣赏一首毛泽东的词,写一篇鉴赏短文。(选做)
沁园春长沙教案
学习目的
1、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2、对比诵读,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加深对情感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3、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背诵全词,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诗词朗读,赏析诗词的语言表现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板块学习方法介绍(结合人文主题)
1、说说: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
2、读读:初读、对比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
3、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品语言、知诗艺、思想)
4、写写:拓展鉴赏。
二、品读课文
1、说说:
⑴ 同学们,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你的理想?
(学生自由表达)
⑵ 交流后,教师点评后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但老师想问问你们中有谁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⑶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青春时代的理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2、读读:
⑴ 我们先来读读读这一首词。读了之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读了之后的初步感受。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语气,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交流初读的感受,请学生推荐学生来范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
⑵ 将《沁园春·雪》与课文对比读(投影呈现《沁园春·雪》)。
⑶ 总结: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交流后再明确:词牌,题目,一般分为上片或称上阕和下片或称为下阕相同词牌的词有相同的体例,古人称作词为“填词”。)
⑷ “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
集体朗读。
学生谈对“志”的理解及此志在心中激起的感受。
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并附带欣赏及毛泽东的书法。
(明确:热爱祖国壮丽河山,主宰河山的雄心壮志。基调昂扬向上,词风大气磅礴。所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学生有气势地再读。
三、赏析上片
1、教师范读前三句。
2、学生讨论这三句的大意,作者在这里交代的情况。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点拨到:词的语句多倒装)
建议:让同学用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诗句所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3、赏析毛泽东笔下的秋景。
具体步骤:
⑴ 让学生读出“看”领属的诗句。
⑵ 学生讨论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什么说这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这里不拟定标准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⑶ 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为四步:
① 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② 染上颜色:把黑白屏变成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③ 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④ 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⑷ 让学生讨论,通过想象,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诗人在对大自然万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怀。
(学生的表达要求基本准确)
⑸ 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毛泽东的不凡的人格:
① 比较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② 比较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 与古人描写秋的句子与毛泽东的咏秋诗相比较。(可以寻找一些有关“大雁、梧桐、菊花、落叶”等诗句来比较,时间仓促未能找好打上 。)
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作品风格与人格的关系,由衷地赞叹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再一次齐读全词。
四、赏析下片
在词的上片,毛泽东同志通过写秋景传达了自己内心激荡的青春激情,也就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下片作者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几个重点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讨论交流几个重点词的.用法。
(明确:仅供参考)
⑴ “携”、“侣”、“同学”表明人物关系亲密团结。
⑵ “峥嵘”、“稠”表明时代特点,艰难时世反衬人物的奋发有为。
⑶ “恰”引起的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精神状态和战斗行动。
⑷ “粪土”形象不美,表现对军阀官僚的蔑视恰到好处。
⑸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流砥柱”。
2、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明确:忆的是“同学”、“书生”,站在我们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
3、这是一群敢于向旧世界挑战,敢于挺身而出主宰世界命运的热血青年。
血气方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在穿透80年时空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有力的脉搏,炽烈的情怀,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首词能有这样的穿透力、感染力?
请同学们围绕下面三个问题讨论与交流:
⑴ “诗言志”,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来抒写自己的宏伟抱负与远大理想的?
⑵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形象地表现它?
⑶ 运用“增删调改换”方法进行词语分析,品味其用语之精妙(炼字炼句炼意)。
五、学法与鉴赏点拨
1、赏析写景 :写景顺序,景物选择(意象/物的选择),景物特征(意境)。
2、分析叙事 :人物做了什么;怎么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
3、表达技巧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动、名、形容词的分析。
明确即课堂小结:作者借雄奇壮观崇高之美景造阔大之意境,以刚健有力之行为状人物之形美,当然,更是作者心有所动,心有激情,胸怀天下,方能写出如此大气的文字。
六、作业
写写你心中的理想。要求采用诗的语言。(小提示:可以套用歌曲或诗词。)
本文关键词:沁园春长沙教案,草书沁园春长沙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最新,沁园春长沙教案两课时,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教学设计。这就是关于《沁园春长沙教案,沁园春长沙教案两课时(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