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年代,我们已经很少听说过有人饿死的不幸事件,就算有,也只可能出现在非洲等一些极端贫困的地方。
然而,在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这样一个小地方,一个叫王小林的人却在家中活活饿死。
可是,王小林并非四肢不全没有劳动能力,相反他还是这个村庄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
那么,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致于天之骄子的他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最后一面2012年3月5日,刘湾村的小学教师刘某买了包烟回家,在路上正好路过他以前学生的屋子。
在他的记忆中,这个孩子以前很不错,不过听别人说最近这个曾经的学生有点消沉,正巧他也很久没看见过他了,于是决定去看看过他现在怎么样。
到了门口,刘老师发现门没锁,叫了几声屋主人的名字,王小林才有气无力地答应了。
刘老师径直走进院子里,只见窗户是开着的,一只干枯得像是木乃伊般的手从窗户里伸出来。
看到此情此景,刘老师感觉很惊讶,他记得这个学生以前还是很精神的,怎么变成了这样呢?也许是受到了什么打击吧,刘老师心中揣测着。
刘老师简单问了几句王小林的近况后便递给他一支烟。
刘老师知道这是他的最爱,而王小林也毫不客气地接了过去,不过手臂颤颤巍巍的,显得很没力气。抽完一支烟,刘老师就离开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他最后一次看见他位往日的高足。
死亡原因揭晓7天后,首先发现不对劲的是王小林的邻居。
据他们事后所说,王小林当时已经一个星期没出门了,不过他们夫妻俩只当是年轻人喜欢宅在家,也没怎么在意。
可直到后来王小林家里传出来一股怪味后,他们便在门外喊王小林,然而屋内却无人应声,这时候他们才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而当刘老师再度经过王小林的窗前时,却发现王小林已经静静地躺在床上,一点生机也没有了,上前确定了下脉搏,发现他已经过世多时了,于是赶紧报了警。
据说,当时王小林的模样用瘦弱都不足以形容,简直是形销骨立,几根肋骨清晰可见,面色蜡黄,像是抹了把黄泥在脸上,应该是严重的营养不良了。
据王小林的邻居和他身边的人推测,王小林有很大概率是饿死的。
但这个事实太过于震惊,当这个消息传到王小林姐姐耳朵里的时候,她险些崩溃嚎啕大哭,“我真的很难接受”她说“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在家里饿死呢,我实在是很痛心。“
是啊,那堂堂一个大学生如何沦落至此呢?王小林生前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王小林生平出生于1970年的王小平属狗,他虽然不是家里的长子,但是那时候家里添个男丁实在是个大喜事,所以家里人都对他寄予厚望,生活上也尽量都满足他。
王小林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被别人夸很聪明,从小学到初中,年年都是三好学生。
据他的初中老师回忆,王小林是个很机敏的孩子,还拿过县里组织的奥数比赛前三名,可谓是天赋极佳。
而王小林也不负众望,读书十分用功,最后考上郧阳师专,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又去了荆州师范学院读书。
而为了他能上大学,家里人不仅把压箱底的积蓄都掏了出来,甚至姐姐也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
除此之外,在王小林父亲去世时,家里人为了不影响他学习,都瞒了他很长时间。
可是谁能想到,学成归来的王小林性情大变,居然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甚至对家人恶语相向的怪人。
性情大变王小林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了郧县一所中专当一名普通老师。
然而,他很是不满学校的安排,认为学校是大材小用,自己在这种地方没什么前途,所以他平时并不配合学校的工作,而校方对他这种行为也很无奈。
不过很快,他就辞职不干了,打算回到家里帮家里做点事。
家人们见他回到家里,以为他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于是纷纷安慰她。因为他还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便容忍了他住在家里,吃在家里。
可是王小林的母亲年纪大了,在家里的顶梁柱去世以后,她身上的担子愈发重了。
可就算这样,她还是尽力撑起这个家,好在女儿成年,也嫁了人,经常回来帮家里分担压力。
只是看着儿子整天在家里吃老本,王母心里很不是滋味。
平时叫王小林下地干干农活,可是王小林根本不怎么听她的话,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王母骂他好吃懒做,消耗家里的积蓄,王小林竟然对母亲拳脚相向,甚至把母亲打到骨折。
自此以后,王母就一直住在大女儿家里,不再和王小林来往。
独居生活王母离开后,家里便没有人再管王小林了。而王小林则终日待在家中无所事事。那没有任何产出的王小林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呢?
据邻居介绍,这些年来,王小林基本就是靠接济过活。饿了就到邻居家里摘点菜吃,很多时候王小林都是靠姐姐家的帮扶才能吃得饱饭。
可是即便如此,他基本上一年吃不上一顿肉,夏天热的时候,他就光着膀子睡在木板上,冬天冷的时候,他就睡在大衣橱里。
在别人眼中,王小林的生活方式与野人无异。刚开始的时候,村民都以为王小林受到了什么打击以致于精神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可对此种说法,村里的几位老人却不认同。
据他们说:平日里看不出来他得了精神病,记得有几次他还主动和老人打牌,和他们讲话也很正常,根本不像是精神病的样子。
但不管王小林是否真的曾遭受打击出现精神问题,他饿死家中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导致一个昔日的大学生宁肯活活饿死家中也不愿外出工作创造价值呢?
王小林事件的启示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可能更多的是注重专业教育,毕竟这跟以后的工作直接挂钩,但是大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诚然,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可是笔者以为,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会是“机器人”。
这些年来,大学生与社会脱节的现象还少吗,有多少人大学毕了业,被周边的人发现自己还是个“巨婴”。
更有甚者,犯下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虐猫事件,大学生谋害室友,这些事件历历在目。
我们不由得要发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这些祖国的未来,社会下一代的中坚力量变得如此不堪?
有的人说,大学教育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在大学当中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才会变得如此堕落。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他们都在大学时期发生了转变呢,笔者认为因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就是没有人真正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多时候,青年人的内心常常陷于痛苦之中。
也许是因为家庭,也许是因为学业,有的则是情感方面,这种痛苦没有疏导,常常很难排解。
王小林之所以后来变得好吃懒做,不是突然的变坏,而是因为他与他原生家庭的矛盾,以及他与他自己理想的矛盾已经扩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了,所以他只好在懒惰中逃避。
他的家人一定很不解,明明自己含辛茹苦地把他送进了大学学习,为啥一下子就堕落了呢?
王小林用这种方式无声地向自己的家庭,向社会进行抗争。
你很难想象一个人成天戴着面具生活,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内心世界,关心他到底想要什么,长久以来积压的负面情感最终让他崩溃,最终走向了极端。
所以,如何育人或许是当今教育最应该关心的问题,不论科研成绩,论文数量有多么优秀,如果最终培养出的都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人,那就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