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茶喝起来的口感和特点】,为什么不同时间喝,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国人对茶的喜爱,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这一点,从古自今,从未改变。
古有诗句为证,今有散文为凭。
往古代追溯,苏老倌就是爱茶的典型。
睡前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
梦醒也得来一杯茶提神,“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连夜办公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
可谓爱茶成痴。
国人的爱茶属性,早已还深入骨髓。
对于三大饮料,老舍的态度分明,“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茶,可是要喝一整天的。
在与茶的接触过程中,能陶冶性情,与此同时,还能发现许多小问题。
常喝茶的朋友有时会发现,第一天冲泡的茶,为什么口感和第二天泡的不一样?
喝茶,偶尔也要发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索个中的奥秘。
立足日常喝茶经验,同一款白茶,喝出截然不同的味道,可能是以下四个因素引起。
《2》
白茶在陈化,朝着良性方向在发展
茶,向来不是墨守成规的性格。绿茶也好,白茶也罢,它们总是在不停地改变。
每一天,茶都将以全新的面目示人。
或是香气的改变,或是汤色的变化,又或者是滋味的转变,这些“变”,一直都在。
这种改变,是由内在物质的变化而引起。
芳香物质的转变,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的变化,都能塑造出白茶截然不同的风味。
同一款白茶,在不同时间点内喝,味道截然不同,很有可能就是它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在陈化,在蜕变。
如2018年的白毫银针,在2018年刚刚上市时喝它,它拥有浓郁的毫香,以及鲜爽的口感,鲜爽物质在口中炸裂,与此同时,还带来了淳和的汤感。
存放了半年后,白毫银针的香气也有了显著变化,毫香仍旧坚挺,未见减少。但慢慢地,花香忽现,紧跟在毫香之后。甚至这花香,还有赶超毫香的意思,成为了盖子上的主调,让白毫银针的性格,更加多样化。
随着花香的出现,白毫银针的茶汤也变得更加甘醇,厚实,稠厚,顺滑。
等到陈化了一年后,香气又有所变化,在毫香、花香之余,还悄悄有了类似新鲜草药一般的香气,舒服,清甜,又带着点成熟感。
与一年前初次见它,不可同日而语。
初出茅庐的白毫银针,还比较青涩,而一年后的白毫银针,落落大方,变得成熟。
甚至这种细腻的变化,周期不会太长,第一天和第二天喝茶,就能体会到。
尤其是钟爱某一款茶的茶友,天天喝它,更能体会到它的转变。
就像每天都会见到的一堵白墙,忽而挂上了一副画,肯定能第一时间发现。
《3》
白茶保存细节不到位,茶吸收水汽、异味等
生活,总是喜忧参半。
喝白茶时,有了不同的味道,还要多加甄别,这些“不同”,是能让你心生愉悦,还是倍加反感?
这要看茶叶呈现的具体口感。
若是这些改变,是愉悦的,欣喜的,这是白茶正在朝着良性的方向在陈化、蜕变。
如若白茶中出现了让你觉得反感的表现,则要警惕,是否因为保存不当,而导致茶叶吸收了水汽、异味,从而发生了变质。
这些越是能长期保存的茶叶,越需要我们认真呵护。
像是白茶这一类,不论是长期存放,还是每天都要喝茶,保存工作是最不可掉以轻心。
茶叶中,有不少亲水类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茶叶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尤其是越干燥的茶叶,这种吸水效果更明显。
譬如,将茶叶裸露在空气中一个晚上,第二天这些茶叶就会变得潮湿,原本酥脆的手感也消失不见。
这就是白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这些水分,对味道有极大的破坏性,会让原本的香气受损,大大削弱,同时茶叶里的滋味物质,也会在水汽的作用下发生改变,最终失去饮用价值。
要是长期没有密封好白茶,还有可能会胜出酸梅味,巧克力味,甚至是直接发霉变质。
除去水汽,没有保存到位的白茶,还会面临异味的威胁。
本身,茶叶的吸附性极好,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气味,且这些气味一旦被吸收后,就不容易散发。
这时候再喝茶,也会感受到不同的“味道”。
可惜,这些味道,会左右白茶原本的风味,让人觉得不好喝。
《4》
冲泡方式,演绎白茶不同风味
三毛说过:“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苦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
冲泡不同次数的茶,有不同的风味。
在日常喝茶中,不仅仅是冲泡次数会左右茶叶的口感,还有那冲泡手法,对一款茶的滋味影响,更加明显。
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同一款茶,不过隔一天喝,就有完全不同的风味。
尤其是煮着喝、泡着喝,这两种方式下,得到的白茶风味,那是大相径庭。
同样是老寿眉,用白瓷盖碗冲泡,是一种风味,而用煮茶壶煮茶,则是另一种风采。
白瓷盖碗冲泡,更能表现出白茶的清新、清爽,并且,还能体会到茶香的细腻变化。
老寿眉的香气,以药香、陈香为主,经过冲泡后,在杯盖上能体会到的香气,似千层蛋糕一般,一层叠着一层,但又泾渭分明。
如果是用原料好的寿眉压制成饼,经过妥当的保存,还可能体会到甜蜜的枣香。这些枣香,清甜舒服,带有甜蜜风味。
汤水上的表现上,醇厚感中带着清爽口感。每一冲的细微变化,同样可被捕捉。
而煮茶,它则完全不同。
煮,更能激发茶叶中深层次的物质,能得到更为细腻的口感,茶汤更加紧凑、厚实,更有浆一般的质感。并且煮过的老寿眉,茶汤的香气更加成熟,厚实。
煮过后的老寿眉,最能体会到似粽叶一般的香气。
这种香气,让人不自觉想起端午节。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不同冲泡方式下,自是得到不一样的风味。也就出现了前后两天喝到的白茶,味道不一样的情况。
《5》
不同喝茶时间点,对味道敏感度在变化!
不同时间段喝白茶,还会受到身体状态影响。
如在上午刚刚吃过早饭后喝茶,喝茶时往往无法体会到茶叶最全面的滋味。
在这个时间点,盖因味蕾还处于比较蒙昧的状态,尚未全部打开,还无法全面感知到白茶的风味。
这时候可能我们喝到的茶汤,体验不够全面。
而到了中午或者是下午喝茶,味蕾好像全部都苏醒了,能够感受到更为细腻的香气、滋味变化。
哪怕是更细腻的香气变化,也能轻松被捕捉。
毫香、花香、草药香、药香、粽叶香,一层一层细腻的变化,不易错过。
并且,茶汤的风味也能被轻松感知。
茶汤的醇厚,茶汤的清甜,茶汤的鲜爽,茶汤的回甘,能在你的味蕾里瞬间被点燃。
这时候,也能带来独一无二的喝茶体验。
不同时间喝茶,可获得截然不同的感受,自然会觉得一款茶,拥有不同的味道。
茶,未曾改变。
变化的,是我们的喝茶心情,喝茶状态。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6》
郁达夫曾在文章中分享过自己的喝茶感受: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在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受到十分的秋意。
是的,喝茶与恬淡总是密不可分。
在恬淡中,你更能细腻地捕捉茶叶的变化。
喝一杯清茶,是忙里偷闲,是先苦后甜,亦是享清福。
本文关键词:好的白茶是什么口感,白茶特别,白茶的口感及味道,白茶喝起来怎么样,白茶的口感汤色跟香气的介绍。这就是关于《白茶喝起来的口感和特点,为什么不同时间喝》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