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开州未来规划】,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重庆开州未来规划:擘画发展蓝图 重庆开州建“一极两大三区”2、重庆开州未来规划,重庆开州城市之变1、重庆开州未来规划:擘画发展蓝图 重庆开州建“一极两大三区”
新闻发布会现场。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重庆12月31日电 12月31日,开州区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总体情况和重要成果进行了介绍并解读。
“1+5+5”目标任务体系
让“金开州”成色更足
12月28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开州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蒲彬彬代表中共重庆市开州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牢记殷殷嘱托,奋进赶考之路,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的现代化开州而奋斗》的报告。
什么是“一极两大三区”?
开州区委副书记陈华东介绍,“一极”就是渝东北川东北重要增长极。“开州区要融入‘经济圈’,共建‘城镇群’,实现经济总量、城市体量、交通流量居于区域第一方阵,经济发展质量、城乡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处于区域一流水平,高质量发展影响力、带动力、贡献力进一步提升,成为牵引带动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两大”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区域性城镇组群大城市。陈华东介绍,开州区要抢抓建设万达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大机遇,加快推动铁公水空成网络,交通运输物流成体系。另外,开州还要加快构建“一心两带多组团”空间格局,彰显“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山水公园城市魅力,建设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三区”分别是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市重要绿色工业集聚区、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
开州区委研究室主任吴立奇介绍,“一极两大三区”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一极”是总牵引,“两大三区”是硬支撑。“两大三区”建成之日,就是“一极”形成之时。
陈华东还介绍“1+5+5”目标任务体系除了总目标之外,还有经济发展提质升级、是交通枢纽基本定型、城市规模迈入中等、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生活节节攀高五大具体目标;以及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改革开放区域新高地、从严治党,夯实交好赶考答卷的坚强保障,这五大重点工作。
宜居宜业宜游
建“双百”山水公园大城市
汉丰湖 <https://news.163.com/news/search?keyword=%E6%B1%89%E4%B8%B0%E6%B9%96>碧波荡漾,雪宝山 <https://news.163.com/news/search?keyword=%E9%9B%AA%E5%AE%9D%E5%B1%B1>白雪茫茫,开州的城市发展一直牵动着开州人民的心。未来,开州的城市将如何规划建设?
开州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向世权介绍,开州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双百”山水公园大城市。
“首先,我们将高质量编制开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绘好城市轮廓,确保未来100万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在空间规模上落地;其次,构建‘两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支撑开州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公园城市。”向世权表示。
“目前开州是‘一城六组团’的小城市格局,我们要加快构建‘一心两带多组团’双百城市空间格局,最终形成‘一心连两带、两带比翼飞、三域相辉映’的大城市形态。”向世权介绍。
在城市品质提升上,开州要围绕“山水公园城市”定位,提升景观风貌,完善公共服务,补齐城市短板,促进城市、山水、人文高度融合。一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另一方面加强城市建筑形态管控,另外修补城市功能,打造15分钟工作圈、生活圈;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建成5分钟公园圈。
在城市管理上,开州还将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科技手段助力城市管理。同时,推广“街长制”“巷长制”“片长制”,组织基层干部、居民代表共同为城市“把脉”。在城市产业发展上,开州将“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一方面做强环湖城市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做强浦里先进制造业。
加快推动铁公水空成网络
形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
交通兴则百业兴,未来五年,开州区将抢抓建设万达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铁公水空成网络,交通运输物流成体系,示范区半小时通勤成一体,东西南北四向直联成枢纽。
开州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周福余介绍,在打通对外通道上,开州将争取建成渝西、成达万2条高铁,打破开州没有一寸铁路的瓶颈制约;争取建成开城、巫云开、开梁、万州至开州南雅4条高速,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提升开州港承载能力,重现水上交通的繁荣景象。争取基本建成通用机场,发挥好应急救援、航空旅游、景点观光等功能。“最终形成‘两铁六高一空一港’立体交通网络。”周福余介绍。
在内部交通畅通建设上,开州将统筹实施国省道和农村公路,让城区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互联互通,进一步缓解拥堵路段的交通压力,提升出境公路品质,实现开州内部公路形成网络,万达开、万开云交通一体化发展。
另外,还要推进交通产业“大融合”。周福余介绍,推进“交通+物流”“交通+旅游”“交通+制造业”,带动、支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刘政宁、蒋海涛)
2、重庆开州未来规划,重庆开州城市之变
滨湖公园
千年开州、开县老城、移民新城,当我们再次读到这些字眼时,心底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庆开州一路蝶变。老城沉水底,新城换新颜。高楼拔地而起,公园点缀其间,广场随处可见,道路宽敞整洁……如今日新月异的新城,是当年不足5平方公里的老县城无法比拟的。开州城市之变,变出生活之美。
居住 从“蜗居”点点到广厦万千
1954年,张辉明出生在开州老城小南街的板壁房里,父母出生中医世家,都有一技之长,家里条件还不错。他从小跟随父母学医,16岁便已出师,擅长中医内科、眼科疾病。
“小时候,我家在一条又窄又长的深巷里,每天我都会在巷子里滚铁环、打陀螺。”张辉明回忆起幼年时光,不禁嘴角上扬。
木质的板壁房易潮易腐,张辉明家靠行医济世,家境相对殷实,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最先将木质结构的部分房屋改建成砖瓦房。上世纪80年代末,他成家后,家里建起一栋四楼一底的水泥楼房,虽占地面积只有38平方米,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好的房子了。张辉明在这所房子里住了17年,直到2005年移民搬迁至新城。
“我现在居住的房子,跟在老城时候比,可真是好太多了。”张辉明说。
在文峰街道静苑小区里,占地200平方米的住房,不仅是楼中楼,还带有100平方米的花园,张辉明在家里种花养鱼,生活惬意。
“如今这么好的居住条件,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是三峡移民带来的机遇。”张辉明说。
市民跳广场舞
出行 从骑自行车到开小轿车
“九井十八巷”是老城居民对老县城的共同记忆,青石板路上穿行的自行车发出的铃声让老城居民记忆犹新。张辉明的第一辆代步车是解放牌自行车,在当时算是最流行的代步工具。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街小巷都是自行车,只有在县政府附近才能看到作为公务用车的小轿车。”张辉明说。
开州城自三峡移民搬迁后,按照“四季有花、一街一景”的生态绿化、美化理念,大力开展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在全面完成60条干道绿化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三纵”(南山路、开州大道、滨湖路)、“十横”(中吉街、富厚街、田园街、驷马街、百成街、安康街、月潭街、永兴街、迎宾街、江北街),进一步提升道路景观品质,实现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林荫道推广率达81.41%。
“如今新城区道路宽敞整洁,路旁绿树成荫,车行道规划有序,家里为此专门买了一辆电动摩托车,方便出行。”张辉明说。
后来,子女成年后选择在四川省成都市工作,为此张辉明还特意买了一辆小轿车,想孩子时就开车去成都,特别方便。
开州大道
娱乐 从单一散步到多样休闲
开州区是重庆市8个重点移民区县之一,由于三峡水库蓄水,老县城整体搬迁,形成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的汉丰湖和12.67平方公里的湿地区域,成功创建了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
开州区四面青山环抱,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开州区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预留了整个汉丰湖沿岸区域作为城市绿化带,建成绿化长度25公里、绿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的滨湖公园。开州区城管局加强城区小区、机关单位绿化建设,把城区所有山顶打造成公园,提高城区整体绿化品位。
“以前住在老城,晚饭后想出去散个步,只能去盛山公园,要不就在巷子里走走。还是现在好,我住的附近都是公园、广场,去哪里都行。”张辉明说,如今城区星罗棋布的公园、广场已经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最理想的休闲健身场所。
月潭公园、滨湖公园、明镜石公园、飞鹰堡公园、帽壳顶公园、南岭公园、盛山公园……开州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绿色”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城区市民走出家门就能享受公园里的鸟语花香。
除了城区公园外,文化馆、图书馆、剧院、天然游泳场、体育馆、体育场、恒温游泳馆、博物馆、规划馆等各类场馆也应有尽有,功能设施完善。
同时,开州区还开展了城区管网改造、道路“白改黑”、人行地砖改造、临湖建筑风貌改造、城市森林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汉丰湖保护等一系列工作,使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指数、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如今,原来那个不足5平方公里的老县城,变成了一座面积超过34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万人的宜居、生态、绿色新城。
本文关键词:重庆开州未来规划最新,开州2021规划,定了!未来开州将会这样大发展!!!,重庆开州未来规划最新消息,重庆开州发展前景。这就是关于《重庆开州未来规划,重庆开州建“一极两大三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http://www.029zt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