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滴滴顺风车如何用(滴滴顺风车不让用了吗)

滴滴顺风车如何用(滴滴顺风车不让用了吗)?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滴滴老司机教你如何安全乘坐顺风车,下面是AL频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滴滴顺风车如何用

最近两周,“顺风车”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而我作为一个接过上百单的“资深”顺风车车主,也受到了影响。大家应该也知道,为了整改调整,滴滴平台关闭顺风车一周时间,而前几天才刚刚开放。

本文我以一个“车主”的身份,想和大家谈谈如何更安全地打顺风车,给各位乘客或车主朋友们一些建议,也谈谈我对顺风车的看法。

取消顺风车?NO!

我做顺风车的目的不是为了撩妹(毕竟车子低端也撩不起),一方面我是为了降低养车成本,另一方面了解广大老百姓对汽车的认识和偏好。我想除了最后一方面是因为职业病所致,其他车主都是为了减轻养车压力才做的顺风车。自郑州空姐出事的第二天,不少人呼吁国家取缔顺风车,这显然是一种极端的看法。其实,顺风车是非常好的出行方式,它至少有3大好处:

1.顺风车更符合低碳共享出行的要求,因为它跟出租车、专车、快车不同,司机不会特地去接送乘客,而仅仅是用车时顺路才捎带乘客,所以能减少更多污染。

2.车主和乘客双方互利共赢;

3.能结交不同朋友,这是顺风车最大的价值所在,你会遇到各行各业的人,扩大交际范围和眼界。很多时候,车主和乘客就通过一次顺风车相识的缘分,成为长期的好朋友和合作伙伴,这是出租车难以比及的优势;

因此,我们应当给顺风车这种新出行方式更多鼓励和支持。但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监管,其实无论是国字头的出租车,还是顺风车、专车,只要管理不当就容易出乱子。就连正规出租车也出现过司机杀人、强奸的案例,而且今天很多地方的出租车服务态度实在不敢恭维,拒载、乱加价、车内脏乱差的问题时常发生,即使是北上广这种超一线城市也难以避免。所以很多时候,我出行都不打出租车。而我通过跟一些顺风车乘客了解到,他们相当一份人只有需要单位报销发票时才打正规出租车。

滴滴的整改合理吗?

许多网友吐槽滴滴的顺风车功能设计不好,实际上,滴滴在所有顺风车平台中,算是做得很不错的(我不是为滴滴洗地)。尤其和它的竞品嘀嗒拼车相比,滴滴的界面易用性更好,安全性也更高,乘客和车主双方都分配一个虚拟号码,只要结束行程双方就联系不上了。而嘀嗒却公开真实的电话号码,时常出现乘客被莫名骚扰的情况。

其次,滴滴可以随时提现,而嘀嗒只能每周二、周五提现,而且需要1-2个工作日后才到账,应急机动性不大。最后,嘀嗒乘客可以在送到目的地后擅自取消订单,拒绝付款,而车主投诉无效,嘀嗒客服一脸无奈。所以嘀嗒出现了一些“骗蹭”、“坐霸王车”的乘客,但滴滴就极少有类似情况。

所以综合来看,无论从软件易用性、安全性上讲,滴滴一直在行业内做得不错,只不过它的知名度最高。所以,“空姐遇害事件”后,滴滴便作为“出头鸟”率先被枪打。而相关部门强制滴滴整改,可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警告嘀嗒及其他顺风车平台做改进。

现在,滴滴经过一周整改后,其顺风车功能已重现开放,但有4处大改动:

1.车主接单前需人脸识别。这点我觉得很有必要,毕竟不同的人,驾驶方式、信誉评价将无法保证统一;

2.车主/乘客的头像都变成虚拟的。我也赞同这个改进,此前曾遇到过一些“假乘客”,借头像做微商广告、发布黄色信息(比如用一个裸女做头像)。而虚拟头像能杜绝这点,当然,给乘客、车主起保护隐私的作用才是关键;

3. 首次开启顺风车需要在手机上简单培训答题,有点像考科目一,只是题目数量很少,仅为6道题,而且内容很简单,更多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这个“培训”是一次过的,并非每次打车都出现;

4.有奖举报“马甲车”。顾名思义,“马甲车”就是指信息跟平台注册不符的车。相比第一点“换人”而言,“换车”未必会造成伤害。因为是否出现危险事件,很大程度跟驾驶员有关,而不是车辆本身。据我所知,一些服务分值较高的车主,偶尔也会临时换别的车开,但并不影响乘客的体验。

事实上,只要提前跟乘客打过招呼,绝大部分乘客并不介意车辆信息不符,只要车主信息真实,能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即可。

但除了以上4点改进外,我认为顺风车软件还需要改进4个部分:

1.当车主接单后,顺风车平台系统应实时跟踪他的车辆位置,如果车主偏离路线太远,应列入可疑范围,加强监督;

2.顺风车平台应当加大高分车主的奖励力度,目前滴滴、嘀嗒对于服务分较高的少数车主,并没什么奖励,这会让服务者失去动力;

3.平台app界面最醒目位置应设置应急求助按钮。现在无论是滴滴还是嘀嗒,有时遇到突发情况,车主或乘客要花费较长时间寻找服务电话,这有点不方便。要知道,在紧急情况下,每分每秒都值千金;

4.建议在app界面醒目位置增加一键报警功能。如果乘客或司机在车内遇到不法分子,可以触发这个按键,让平台帮报警。因为很多时候,在车内打110实在太耗费时间,而且更容易激怒不法分子。当然,可能有些无聊的车主或乘客会按下这个按钮,如果是虚假报警行为,这类人应接受一定处罚;

想安全打顺风车,4点忠告表忘

关于如何安全乘坐顺风车,网友们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有人建议女性不要夜间出行,有人建议不要坐副驾驶,有人建议不要在车上睡觉……但我觉得,有4条忠告一定不要忘。

1.务必要看车主或乘客的评分。滴滴低于80分尽量不考虑,嘀嗒低于4.5星尽量不考虑。这套互评体系跟某宝类似,而且更公平,因为几乎不存在刷分。毕竟做顺风车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去除停车费和油费后所剩无几,所以车主通过贿赂平台刷分的可能性不大。

据我了解,许多乘客约车从不看车主评分信息,只要有车主接单,就毫无防备地上车。其实,顺风车平台的评分体系,是比出租车多出的一大优势。例如,你乘坐出租车,即使遇到态度恶劣的司机,你也投诉无门。但对于顺风车,若一个车主被投诉多次,即便没被封号,个人分值也会大打折扣。

另外,顺风车往往是乘客处于弱势,只有车主可以选乘客,而乘客无法选车主。那么,万一有车主接了你的单,该如何拒绝?如果是嘀嗒,你完全可以在车辆到达出发点之前,以“行程有变”的理由据乘;对于滴滴,如果你较早地拒绝,应该不会被扣钱。

2.女性乘客或车主要随时在包里放一瓶防狼喷雾;而男性车主最好在车内准备一把防身匕首,如果你图方便可以在某宝上买,但别搜“匕首”两个字哦,可以搜“户外刀具”这关键词。另外,别在车内向乘客显摆你的凶器,否则后果很严重……

3.乘客可以坐后排,但一定要系安全带。大多数乘客都有戒备心,上车会优先选后排,以拉开跟车主的距离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记得系安全带。

因为在国内,道路环境非常复杂,如果乘客在后排没系安全带,遇到突发情况时就会冲到前排撞得头破血流,而且强大的惯性会致使前排的乘客也被压死。

另外,由于顺风车车主都是普通的私家车车主,不像出租车那样经过专业的安全驾驶培训,所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容易慌乱,以致于发生追尾或碰撞。因此,如果你选择打顺风车,就千万要记得系安全带了,不是开玩笑的;

4.如果你是乘客,尽量别让车主进小区。有些人为了少走几步路,让车主进小区的具体位置接她/他。如果是男乘客,问题不大。若是女乘客就要当心了,因为暴露自己的居住位置是很危险的事,不能大意,建议走到小区附近的便利店或办公楼等车。

以上就是4点建议。顺风车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危险案例,就一棍子打死。万事都有两面性,如果管理得当,顺风车必然是传统出行方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滴滴顺风车不让用了吗

滴滴顺风车似乎要复出了,这个疑问来自于4月15日滴滴官方微博上的“一封信”。

这封信的全称为《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有意思的是这封信没有用公司的名义发,而是署名为滴滴顺风车事业部经理张瑞。

为此,“滴滴顺风车拟重新上线”的说法,挑动着各路网友的神经,也引发法律业内人士的关注。

滴滴仍在整改

这是“滴滴顺风车”微博自去年8月22日以来的第一次更新。这让很多网友认为,“滴滴顺风车按捺不住要复出了”。

但是记者采访滴滴公司得到的回应却是:目前顺风车仍然在全力投入安全整改工作中,暂无具体上线时间表。“后续我们会逐步公布更多产品的改进方案和安全策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滴滴公司负责媒体宣传的工作人员说。

去年,相继发生的两起命案将滴滴推向了风口浪尖。2018年5月初,河南省郑州市发生空姐遇害案,8月24日浙江省乐清女孩被害,两起案件均与受害者乘坐滴滴顺风车有关。

在社会公众的质问下,以及十部委联合入驻滴滴的情况下,8月27日,滴滴宣布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张瑞在公开信中坦承,这段时间是他在滴滴最为煎熬的日子,去年两起令人悲痛的事件让他和他的同事感到无比痛心和自责,“甚至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怀疑我们的价值感是不是真的如别人所说‘扭曲’了”。

随后他列出了滴滴顺风车的五点整改措施,并希望大家检查和监督,具体包括回归顺风车本质,尽全力抵制非法运营;去掉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隐私相关信息的显示;用户准入信息筛查持续加强,尽最大努力杜绝人车不符;加大客服资源投入,提高客服处置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优化调整流程。

网友观点不一

记者注意到,对于是否支持“滴滴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的问题,网友们态度形成了两个阵营。

支持上线的网友“风中有云”在“评论区”留言说:“赶紧上线吧,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愿望。”网友“孙大圣”认为:“说实话,出租车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只是没有报道出来而已。顺风车真的给大家带来很多方便,不能因为极端个案来否定大家出行的方便性。”

反对的网友则认为:滴滴顺风车应该永久下线。网友“篱笆墙”说:“就这样还想回归,我觉得不够诚意!建议每辆车都安装联网跟踪,并在每个车的门把手处安装一键报警按钮,不是不相信你们,而是人命你们真的赔不起!”

还有的网友持中立态度。网友“弄冰儿”说:“连接出了这么多安全大事件,顺风车重新上线,还是要谨慎再谨慎,不行就算了,未来有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解决需求问题。”还有的网友则调侃:滴滴顺风车不复出,那么现在的嘀嗒压力很大啊,需要优化一下产品了。

门槛不宜过高

究竟该如何看待顺风车的安全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顺风车符合哪些安全标准,从哪些角度判断,是要通过调研形成的。顺风车司机并非经营者,而是一个分享经济最典型的闲散资源分享者,搭载乘客行为是一个民事行为,而平台的责任是应按照民事行为的中介或者信息撮合机构这种定位来定义。

“在平台的能力可以期待范围之内,在民众理性的期待范围之内,安全标准不可能是过高的、对于极端事件都要覆盖的,而是大体可控的。”刘晓春说,顺风车的安全和发展问题是一个比例匹配的关系,过高的政策门槛或者过高的极端性安全要求,不仅对行业的发展产生窒息作用,同时也可能对整个共享经济形态或者互联网经济的整体环境,产生一些不太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认为,共享经济本身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其正当性应该得到鼓励,不能因为共享经济中出现了某些安全问题就否认这种模式本身。现在也没有特别扎实的大数据证明顺风车导致的安全事件比其他运行车辆多。

在薛军看来,顺风车或其他分享类经济模式可能会有很多偶发性的问题,但是这种偶发性的问题很难说是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任何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不能因为有低概率的安全事件就把整个模式全部否认掉。

监管需要创新

在顺风车如何监管的问题上,刘晓春提出,政府应先搞清楚顺风车模式中司机、平台、乘客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顺风车平台提供顺风车相关信息,是一种非经营者的偶发分享行为,其性质实际上更多是民事主体的活动,并非是商事性质。司机和平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民法视野上作为一个平等的合同关系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而并非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在顺风车模式下,交易方是乘客和司机,平台做的并不是提供顺风车的服务,而是信息居间提供者。从一般理解上来讲,一个中介公司肯定不应承担一个服务提供者或者交易相对方一样的责任,甚至更重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提出,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不是一回事,共享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商业行为,需要资质,需要遵守完全的商事法律监管、市场监管、纳税制度。而分享经济是一个典型的民事行为,不需要设置过高监管门槛,顺风车的性质属于分享经济,不是共享经济,不适用网约车那种监管模式,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典型的共享经济模式。

朱巍认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顺风车平台的监督管理,禁止违反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背离顺风车本质特征的产品上线运营,对网约车、顺风车平台要实施分类监管,网约车平台上线运营顺风车业务,应当独立设置App,从大数据监管上防范非法运营。增强监管的透明度,及时公开违规平台合规化整改的进度,让公众有序参与顺风车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记者 万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顺口溜(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下一篇: 开个文具店大概投资多少(开文具店赚钱)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