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祭扫习俗】,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清明节祭扫习俗: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吗?老传统“1扫2踏3放4植”,意义深远2、清明节祭扫习俗,清明节祭扫习俗介绍1、清明节祭扫习俗: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吗?老传统“1扫2踏3放4植”,意义深远
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风俗吗?老传统“1扫2踏3放4植”,意义深远
诗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到了清明节,到处花红柳绿,百花齐放,民间多是踏青赏花,当然更是扫墓祭祖之时。你知道清明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吗?简要归纳四点:1扫2踏3放4植,看看都有什么说法。
1扫:扫墓
清明节,在民间也被称为“祭祖节”等,甚至被称为鬼节,也就是祭祀祖先,缅怀先祖的节日。
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清明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到了清明佳节,人们往往进行扫墓,打扫卫生,清理枯草杂枝,而且还进行添土整修。
这一传统习俗,流传千年而不衰,是弘扬孝道亲情、凝聚家族合力的风俗,也是清明节的主要内涵。
2踏:踏青赏景
清明节,也叫“行清节”、“踏青节”等,看来清明踏青赏花顺景也是一大特色。
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个时候,桃花红、梨花白,柳树随风飘荡,到处鸟语花香,小草萌动,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正是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
因此,到了清明佳节,人们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到处踏青游玩,呼吸新鲜空气,锻炼强健身体,何乐不为呢!
3放:放风筝
清明节,也被称为风筝节!过去,进入传统放风筝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尤其是到了清明节,更是忙的不亦乐乎!
古诗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分荡漾,春暖花开,春和景明之时,正是放风筝的好天气。因此,到了清明节,野外空旷的地方成了放风筝的好地方,也是踏青游玩的项目。
放风筝,是古代中国人民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成为一种通信工具,又称纸鹞、纸鸢或者风琴等等。据说,风筝能带走不如意的事情,让人心情愉悦,幸福欢乐。
4植:植树
我们知道,每年的公历3月12日,被定为植树节。这源于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起因是1928年3月12日举行了植树仪式,后来,干脆就把孙中山逝世这天,定做植树节,更有纪念意义。
其实,在历朝历代,清明节又称“植树节”。这直接与清明祭祖扫墓有关,因为坟墓人们一般在祭祀节日前往,而且地处偏僻,枯草丛生,不容易找到。于是,在清明节这天,人们栽上松柳等树,便于查找。后来,慢慢演变为植树节。
俗话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这时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草木萌动发芽时期。因此,要趁此良机,抓紧植树造林。
小结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到了清明佳节,要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在游玩之时,也要记得回家,不能贪玩。看来清明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日子。
2、清明节祭扫习俗,清明节祭扫习俗介绍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岭南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清明节祭扫习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明节祭扫习俗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岭南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节本属“祭祖节”,在后世发展演变中才被冠以“鬼节”之名,古时人们祭祖是为了表达孝道、感恩追始,并不将祭祀自己祖先的节日以鬼节称之。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本文关键词:清明节祭扫方式有哪些,清明节的祭祀扫墓,清明节的祭扫礼仪,清明节祭扫有什么讲究,清明节祭扫的来历。这就是关于《清明节祭扫习俗,老传统“1扫2踏3放4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