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如何用指尖查词(查词的意思用什么工具)

如何用指尖查词(查词的意思用什么工具)?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作业帮搞硬件,为什么?,下面是经济观察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指尖查词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静 2022年5月,作业帮硬件业务负责人李锡凌走访了十几个三四线城市,跟踪市场中大量的教育硬件产品。同一年,作业帮一口气推出了包括学习笔、学习手表、AI学习桌、电子单词卡、学习打印机等5款产品。

这些城市的走访,以及产品密集投入市场后的反馈,让他意识到“一般家庭对教育硬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刚性”。不仅是疫情之后,学生网课时长增多激活了家庭对硬件产品的需求,教育硬件的智能化、便捷性以及可携带的海量学习资源的特点也击中了家长的痛点。

一份行业报告中详细分析了用户画像和家庭对使用学习产品的需求。其中:写作业占据了79%的比例,自由复习需求是60.5%,预习复习需求是59.8%,上网课需求占据了47.8%,整理错题的需求是47.7%......

尽管整个2022年消费电子呈现了颓势,但教育类智能硬件却呈现了逆势增长的态势。好未来、网易有道等多家机构纷纷进入这一赛道,再加上此前就深耕这一领域的科大讯飞,各家拉满弓弦。

李锡凌认为,众多企业纷纷挤入教育硬件市场底层逻辑是大家都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其看来,教育企业做教育智能硬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育数据的积累,这些数据可以使得硬件的智能化系统能够更精准有效的满足家庭教育的需求。

在经历了一年的市场拓展后,2023年,教育智能硬件企业又将眼光投向哪里?

作业帮底层的秘密

如果把率先转身的作业帮拉回到第一次拥抱教育学习硬件,算起来要早于“双减”政策出台前的2017年。当年跑出来的爆款产品“喵喵错题打印机”针对学生整理做题的需求,可以随身便携,比学生平时自己整理错题习惯的效率要高很多。

而在此之前的作业帮并不以硬件作为核心场景,2021年7月“双减”后作业帮向新道路开启转型。上述负责人说,尽管教育数据和技术可以复用,但在作业帮转型的关键时期,组织动员能力和团队拥抱变化、开拓求生的能力更为重要。

“任何的转型,都依赖于一个目标清晰、执行到位的务实型组织。”这位负责人强调。

2022年8月23日是作业帮硬件史上一个重要时刻。当天,该公司推出三款智能学习产品后,又发布了支撑其日后整个“1+N+X”智能教育生态的核心系统——“聪明学”系统。

李锡凌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所谓“1+N+X”生态体系即1个“聪明学”系统;N个学习场景;X款学习产品。而“聪明学”可以理解为一个方程,它由不同的数据生成。用户在经过授权后,相当于“聪明学”就掌握了用户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并把他不会的知识点、生字词、英语、错题等进行归纳和分析,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一些更复杂的产品上去之后,“聪明学”会有新的学习数据积累。

“这是‘聪明学’的底层,也是海量学情大数据喂养出的一个真实有效的智能学习系统。”李锡凌说,另一方面,作业帮所有的教研体系和知识素材也都在其中,这背后是K12全学科的5.8亿+题库、2000多万精讲视频和专业教师积累了数千万学生授课经验的大数据,再把这些与原来的学习的数据分场景、分技术地融合进去。

这种智能化生态体系的打通,直接为后续作业帮推出不同的教育硬件搭建起一座畅通的桥梁。 即使是今年作业帮在看似与AI智能化毫不相关的传统家具市场推出了学习桌,也因为聪明学系统,被赋予了科技的意味。

秘密就藏在这款书桌顶端的“大眼睛”里。这个大眼睛搭载了13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并配有OCR图文识别技术,使孩子在学习时能够实现指尖查词、计时专注、语音助手等功能。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提前制定学习计划,相应的AI助手就会实时播报孩子学习情况。

而这恰恰是教育企业切入家具市场实现粘性和溢价的前提。作业帮书桌产品中心负责人孟晓然称,如果单一从桌椅这个产品来看的话,目前整个行业上在做品牌学习桌的厂家,基本上都是从传统家具厂转变过来的。他们有自己的工厂,在制造成本上有一定优势,但是作业帮刚刚进入到这个行业,会发现家具行业的成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透明,在传统桌椅的成熟度方面很难做出多大的差异化,但是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可以在产品上尝试创新。“比如说,将跨领域的技术导入进来,AI提醒功能也好,进行重力推背椅去实现被动矫正学生坐姿也好”,孟晓然说,通过一些技术的创新实现产品升级,从而得到溢价。

创新只是第一步,此后以学习桌成为锚点,还能延伸出更多款学习硬件。李锡凌表示,这个桌子仅是发生在孩子家庭学习场景中的第一个硬件,后面桌子上可能还缺一台作业帮打印机、一款学习机等。“只要有价值,家长是愿意购买的,这样我们先预估其后面可能的价值创造,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创新。”

孟晓然说:“我们需要调研很长时间,到底用户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对它的诉求是什么,产品类别能纵深到什么程度?从这些点出发再反推产品应该怎样有助于用户高效学习,有时一个品类的开发也不妨脑洞开大一点,去设想不同年龄段用户在学习场景中的不同需求,然后再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其它技术的推进在产品上进行同步功能增加和演进。”

拉满弓弦

2023一开年,各家教育企业已经拉满弓弦。就在作业帮2月9日推出AI学习桌的三天前,科大讯飞、好未来集团(TAL)旗下学而思在同日集中发布了最新款学习机。老牌教育硬件选手网易有道也于当周被相关媒体爆料称,其AI技术团队已投入到ChatGPT同源技术(AIGC)在教育场景的落地研发中,目前该团队已在AI口语老师、中文作文批改等细分学习场景中尝试应用。

热度拉动着教育硬件市场急剧升温。李锡凌认为,众多企业纷纷挤入教育硬件市场底层逻辑是大家都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也确实在一些教育落地的场景中看到了“硬件+内容”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价值。“还有一些纯粹做电子类的公司也需要一些新的业务,比如像京东方、华为这类传统做3C的企业。”李锡凌说。“双减”给课后校外培训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并未减少。当总需求不变,被缩减的需求正在教育智能硬件等产品服务模式中得到强化。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显示,在疫情影响、消费降级的背景下,家长对于教育智能硬件产品仍保持积极态度。教育智能硬件支出比例超过30%的家长用户将由目前的16.3%提升至将来的29.5%。2022年,消费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31亿元。

这样的变化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中得到印证。李锡凌在去年的走访中发现“三四线城市对学习机等学习硬件市场机会更大”,其原因在于三四线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网课对学习硬件的驱动,以及布置作业对打印机等产品的需求度进一步提升。“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用户的区别无非是一线城市中‘海淀妈妈’支付力更强,对产品极致度要求更高。但在基本需求方面,三四线用户与一线城市的用户需求都是一样刚性。”

李锡凌称,“如果从增速来看,去年全球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其实是比较惨淡的,手机其实平均下滑超过30%,但是整个学习机市场上涨了55%,我们自己的喵喵错题打印机去年上涨超过了600%。”

“这样一对比,硬件市场学习品类的增长非常迅速。”李锡凌说。

ToC硬件市场在需求持续增长,供给集中释放的大背景下,教育企业、互联网大厂、传统3C企业的竞争白热化从未停歇。

作业帮执行总裁苏静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作业帮在这个领域更垂直,对家庭的场景,对用户了解,包括学习场景的经验丰富,所以在呈现出产品的时候,能够把相应内容植入进去。

在李锡凌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我们看到很多教育公司在做这些事情。作业帮最大的优势是在大数据方面,无论是众多的用户数量,还是直播课多年积累的大量学生用户数据,这些错题、解析经过大数据沉淀下来,如果孩子再遇到难题、错题,系统就能够快速准确分析出这道题学生做错了吗,错在哪,有哪些知识点?再举一反三协助孩子怎么做。”

对于目前阶段的产品利润,李锡凌说:“其实取决于两点,一是产品在整个行业里的份额和竞争,像我们做打印机、学习笔,产品本身已经在市场中立住脚,肯定会有一个合理的利润来支撑它的研发投入,新的品类还在搭团队、堆产品,像研发学习机得把人家过去10年的内容都做了,所以现在肯定还在投入期,但目前团队已有自己的流量池和用户渠道。”

此前各家头部机构积攒了大量稳定消费群体,在推动智能硬件后,这一群体也可以成为新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孟晓然认为,要实现用户从渠道的转换,首先要有足够的品牌认知,其次是对产品充分的认可。“作业帮作为一个教育品牌有非常大的用户群体。我们很希望从这些用户里转化;第二就是线上用户,目前线上渠道也是目前最大的一个销售渠道;第三,利用AI的方式将整个硬件系统形成一个成体系化、场景化的东西,那么未来更多具有连带关系的产品会产生更大的粘性,吸引用户对我们产品的选择。”

对于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李锡凌透露将推出一款学习机。从品类上考虑,单品方面肯定会不断迭代。

查词的意思用什么工具

● 随着ChatGPT在全球爆红,部分商家开始充当“二道贩子”为国内网民提供镜像服务,此举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一旦此类镜像访问询问涉及个人、企业等敏感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便会暴露给提供镜像服务的公司,同时也会上传至OpenAI的服务器

● 账号交易是一些商家利用ChatGPT赚钱的另一种方式。以“G皮踢”等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不少销售ChatGPT账号的商家,大多以“个人用 现货秒发”“自动发货”等作为广告词,价格在25元至259元不等。从评论区留言来看,有不少人因此被骗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漫画/李晓军

当地时间5月18日,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在美国发布了适用于iPhone的免费ChatGPT应用程序,其中包括通过其Whisper AI语音识别模型提供的语音输入支持,App还可以与网页版AI助手同步聊天记录。这是ChatGPT首次推出官方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公众对于ChatGPT的关注。

随着ChatGPT在全球爆红,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社交公众号、小程序和App等产品大量涌现,头像与ChatGPT官方图标非常相似。这些ChatGPT服务到底是真是假?《法治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回答问题出错

次数用完收费

记者以“ChatGPT”为关键词在应用商城内搜索,“中文版智能AI聊天机器人”“AI聊天写作机器人”“ChatGPT内核中文版聊天创造机器人”等App便出现在结果栏里。公众号里也有不少,比如“聊天智能AI”“超级AI智能聊天”等,账号主体为各种科技或数字有限公司。网页搜索则多显示各类入口,比如“chat4.0-国内入口”“Gpt国内入口”等。

此类App和公众号提供了与ChatGPT类似的语言聊天功能,且头像和Logo与ChatGPT极为相似,或是换个背景颜色,或是将图案换个方向,或是变换图案大小,极具迷惑性。

记者进入一款下载量近7万的“智能AI聊天机器人”App,其简介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人工智能软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对话模型”。记者测试发现,该App只有1次免费提问次数,用完后需要充值成为会员才能继续使用该App,价格分别为连续包年168元、连续包季98元、连续包月68元,成为永久会员则需要198元。该App称,订阅会员后可获取无限次提问次数。

另一款宣称“无限制会话、使用最智能的GPT模型、访问速度最快、无广告”的App中,记者花38元购买月会员后获得提问资格。被问及“由谁开发”时,该App回答称,其“是AI模型,由OpenAI团队开发和培训,并在他们的AI平台上运行”。但记者查询发现,该App的开发者实际为个人。

在公众号平台,记者发现很多账号都自称能为用户对接ChatGPT,可实际体验并非如此。

记者关注了一个名为“××AI”的社交公众号,注册时间为2023年1月30日,IP属地河南。简介显示其为“当下火爆全网的智能Chat聊天软件,内置open对话聊天板块(即开放chat AI)”。关注后,系统弹出“下载App,可以免费获得3天会员”链接,要求用手机号和验证码注册登录。完成后,记者点击其子栏目“聊天AI”时,系统提示“页面不存在”。这意味着,记者向运营方提供了手机号,却没有享受到相关服务。

另一个名叫“××pro1”的社交公众号,账号主体为“个人”,IP属地安徽,注册时间为2023年5月7日。在其推送的消息中,有一篇题为《××pro违规封停,本账号接力继续服务!》的文章。关注后,系统弹出“Gpt使用地址”和购卡地址,并在页面下方显示“GPT使用”入口。记者点击该入口,系统发来一张图片,显示“因监管要求,直接进网站使用”。根据系统提示,记者进入名为“ChatGPT”的页面,提问“今天是几号?”系统回答“今天是2023年5月20日。”但实际上,当天为2023年5月23日。

连续提问4次后,系统显示“试用次数已用完”,要求“购买密钥”,点击后跳转至另一个购买链接,商品包括“试用日卡密钥8.8元”“月卡密钥39.9元”“季卡密钥88元”“年卡密钥298元”“Gpt4.0官方代注册充值220元”。商品详情页面显示“全新站点,速度全网最快,聊天稳如磐石,不封号”“基于OpenAI官方最新3.5数据接口,实时返回数据”。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类App或公众号的注册主体或背后开发公司,大多为国内的小微企业,注册资本一般为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但实缴资本仅几十万元,公司业务范围大多为计算机信息、网络、电子科技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这些App、网站或者公众号中,有一些是公司简单开发的,有一些是公司利用其在海外注册的ChatGPT账号,在国内生成类似ChatGPT的镜像产品。他们利用云服务器或其他程序形成接口,一端连接海外官方程序,一端连接国内用户。用户在本地的App上提问,他们就会转述给官方网站,再回传给用户,成本很低。”上述业内人士说。

他还提醒,部分商家充当“二道贩子”,为国内网民提供镜像服务,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一旦此类镜像访问询问涉及个人、企业等敏感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便会暴露给提供镜像服务的公司,同时也会上传至OpenAI的服务器。

在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杜秀军看来,如果这些App或公众号本身和ChatGPT毫无关系,却以“ChatGPT”为名,甚至图标都与其一致或者相似,让消费者误认为该程序是“ChatGPT”或者与之存在特定联系,那么这一行为涉嫌违反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对于OpenAI公司而言,如果其没有在中国注册ChatGPT文字和图形商标,上述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已经注册相关商标,上述行为可能涉嫌侵犯OpenAI公司的商标权,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杜秀军说。

此外,对于App或公众号以宣传免费使用“ChatGPT”吸引用户再收费最终诱人充值牟利的行为,杜秀军认为,此举可能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查处并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账号交易频现

使用一月失效

账号交易是一些商家利用ChatGPT赚钱的另一种方式。

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论坛、社交群和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发现,有一批售卖ChatGPT账号的商家,还有商家推出包月访问服务,会员数量可观。不过在审核机制之下,一些商家“挂羊头卖狗肉”,以销售App周边产品为名销售账号。

以“G皮踢”等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不少销售ChatGPT账号的商家,大多以“个人用 现货秒发”“自动发货”等作为广告词,价格在25元至259元不等。这些账号分为短期共享账号、个人有期限的专享账号以及永久使用的个人专享账号等。从评论区留言来看,有不少人因此被骗。

记者随机点击进入一商家,系统发来一段文字“直接下单就好。送教程,就是你要的G成品号,操作简单,敏感词不回复,拍下送使用教程,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还有一个链接,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对方提示“聊天时GPT请用g代替”“这里有您想要的ChatGPT账号”“主要采用正规××邮箱手工注册”“全部为官网正版独享账号”等。

另一商家则发来价格表:套餐一3.5版本28.8元,套餐二4.0版本190元。记者询问“使用一两次后会不会被封号”,对方回复称“不会的”。购买套餐一后,该商家自动发来账号和密码,还附带使用教程,包括如何使用VPN下载登录。然而记者尝试多次,系统均提示登录失败或者账号、密码不存在等信息。

在一些提供账号服务的卖家评论区,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留言称“不到1个月就不能使用账号密码了”“只能用一天,花钱买了个体验”。

对于此类现象,上述业内人士解释称,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账号大多是批量注册账号,即用程序批量注册,很容易被后台检测出来导致封号,不过假设是个人注册账号,那么风险低很多。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发现,除了提供ChatGPT代注册服务外,还有不少卖家提供代问服务。

记者随机联系了一位提供代问服务的卖家。对方称,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大多是希望利用ChatGPT完成文章撰写工作,还说“ChatGPT撰写的千字以内的论文可读性较高,更多字数要求的论文可以拆开提问,不过它拆出来的结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构”。

针对上述各类ChatGPT代注册、代问生意,杜秀军认为,上述经营行为触犯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

“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国外服务器搭建VPN,未经国家信息产业部门许可,擅自经营VPN业务,并经营买卖国外账号,涉嫌非法经营。对于经营者,一般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杜秀军说,消费者如果购买了此类服务或充值了会员,事后可能面临维权难、退款难的情况。

教学课程风靡

实际内容注水

还有不少人推出与ChatGPT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ChatGPT的使用方法和各种趋势预测。记者搜索发现,有相当多“教你如何用ChatGPT赚钱”的课程、社群和资料在网上流传。

在一款体量较大的“××ChatGPT AI变现圈”内,记者看到,其课程售价为279元,介绍页面写着:“原价599元,目前早鸟价,1万人以后逐步随人数涨价。”付费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

记者付费后进入该社交群,浏览一段时间发现,“教学课程”大多是一些观念性的内容,包括对ChatGPT的简单介绍、有关ChatGPT的国外新闻和应用场景等。还有一些实操案例来自社群里其他成员的分享,包括用ChatGPT进行AI绘画、做PPT、写会议记录等,但这些几乎都是ChatGPT的基础应用场景,在网上搜索可以免费学习。

在另一个售价为100元的“××赚钱社群by ChatGPT”内,介绍页面写着:“社群独家生财秘方;一年必回本;专家指导ChatGPT用法。”有买家称,该社交群宣称的“社群独家生财秘方”实际上是“低门槛的薅羊毛指南”,内容包括在各种App拉人注册新用户、刷广告赚取返现红包、在社交群里转发广告等。

来自湖南怀化的谢女士花了380元购买了一套“利用ChatGPT赚钱”的课程,学了两三天时间后直言自己被坑了。“这个课程主要是讲如何用ChatGPT绘画,包括使用方法、提示词技巧以及AI画出图片后如何调整参数等,这些大多数在网上能找到,并且是免费的。”谢女士说。

除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外,记者注意到,大多数课程会给用户描绘“赚钱”图景,比如利用AI绘画给解说类视频配画面,以此接一些市面上小型的剪辑单子;或是利用ChatGPT进行公文写作,代写论文、演讲稿等;有的是先用软件生成文案,再用文案生成视频,最后把视频投放到各个视频平台。

有网友留言称,自己根据课程内容做过一些视频,但播放量几乎都是个位数;还有人将视频投放到平台时遭到拦截,被系统提示“发布的视频存在加工方式简易的问题”。

“目前AI尚未完善,能够一天生成几十篇爆款文章过于理想化。在这次卖课程的浪潮下,一些自媒体的课程主要卖点是‘破局’‘变现’和‘掘金’等,无论是文案还是课程主题,给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学完了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上述业内人士说,这些商家可能并不了解ChatGPT的商业化应用,只是单纯地借助这个热门话题来获取利润,他们站在风口的顶端,抓住流量,制造爆款话题,利用焦虑赚钱,有“割韭菜”的嫌疑。

他提醒道,面对激烈的知识付费竞争市场,无论是贩卖ChatGPT账号还是提供课程服务,卖家都要保持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应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生肖马:勇敢追逐青山绿水的象征

下一篇: 春归酒店女服务员晓荷千朵(春归酒店的女服务员)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