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论语论证孝道(论语中关于孝道思想的认识)?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论语》新知|孔子究竟是怎样论孝的?,下面是建章君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如何用论语论证孝道
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即发布政令与政策。国家政策与政令,须以基本道德价值观为基础,如孟子所言“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为国治政,对内对外若都是以利相交的话,则必充满阴谋与纷争,这样的国家乃至得霸亦不得久。因此必须“为政以德”。
如果“为政以德”,人们就会像众星环绕北极星一样,使事情井井有条良性运行起来。
北辰,北极星。共,通“拱”。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首,总的特点若一言以蔽之,其情性质朴无邪。
孔子以此指出大德之要,在于如赤子之心。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治国不能仅仅依靠政令与刑罚之法,还必须有德教与礼乐的引导。
齐,使人民意见一致。
用政令来指示,用刑罚令心齐,人民只能避免堕落于无耻;用德教来指引,用礼乐令同心,人民将知耻并且有格调。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修学大道,三十岁时确立了道之根本,四十岁时不再迷惑于道,五十岁时知道何为天命,六十岁时能听进一切逆耳之言,七十岁时心想什么就做什么却自然再也不会不合法度了。“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鲁国大夫,是鲁国三大世家之一孟孙氏的继承人。
孟懿子请教孝道。孔子答道:“不要违背基本礼节。”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氏向我请教孝道,我答他:‘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答道:“在生之时,以礼事奉;在死之时,以礼相葬,以礼祭祀。”
孟孙氏是鲁国政治世家,一举一动均关朝政。孟孙氏问孝不同于平民问孝,平民无非尽心,世家尚须尽礼;而尽礼之要,孔子以为不能违礼。当时鲁国大夫世家权大,已经逾越公卿,奢靡竞彼之风甚盛,僭越违礼之处甚多。孔子在此恳劝孟懿子遵礼而行,不越法度。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孟懿子之嫡子。此则与上则发生时间当是已事隔多年。
同样是问孝,孔子答道:“事奉父母,最重要的是去关心父母身上的疾病与健康。”
为什么这些世家大夫都来向孔子问孝呢?难道都不知孝的含义吗?非也。他们来问的是表现出尽孝的方法。因为孝道其实世家公子获得继承权与保住继承权的大事。虽然来问者其实心怀功利而问,但孔子皆均导之以仁义之道。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孔子弟子,姓言,名偃。
这次孔子回答道:“如今的人说到尽孝,都说是能够养父母。其实就算是家里的狗与马,也都能被饲养;要是对父母不尊敬,这两者又有何差别呢?”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对于子夏的问孝,孔子答道:“做到脸色温和难。父母长辈有事,晚辈子弟为其劳动服务,家里有好酒美食时让父母长辈先享用,做到这样就算是孝心够了吗?”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此则孔子是评价颜回的。
孔子评价道:“我和颜回言谈一整天,他总是没有意见与我违背,好像挺愚钝。他退下后我仔细想想他日常自己的言语行为,也挺让我受启发的。颜回这个人绝对不愚钝。”
由此可见颜回有古今智者的一大共同特点:善于倾听。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怎么观察一个人呢?
孔子教导道:“看看他做事是为了什么(具体目的),观察他所用的方法(具体手段),考察他安心于什么(价值标准)。还有谁能装得过去?还有谁能装得过去?”
廋,隐匿。
论语中关于孝道思想的认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孝顺,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
一日,樊迟为孔子御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告诉他,就是不要违背了礼的准则。”樊迟问道:“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回答道:“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的规定来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此篇从明面来看,孔子好似在讲孝道,实则是在告诫其弟子要守礼。
孟懿子,姬姓,鲁国大夫,本姓仲孙,也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孟子的六世祖。孟懿子虽然遵从其父孟僖的遗命曾向孔子学习礼仪规矩,但后人却并没有将其列为孔子的弟子,因为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推行“堕三都”(“三都”就是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郈邑、孟孙氏的成邑)一事时,孟懿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抵抗,最终使得孔子功败垂成。这种不尊师道的行为,自然不被后世之人所认同,所以不被列为孔子弟子完全无可厚非。
无违:孔子对孟懿子“问孝”的回答,虽然只有简短的两个字,其中却是大有深意。原来,孟僖是一个贤德有礼的人,深受世人赞誉,然而孟懿子却是并没能谨守其父的教诲,而是自行其是。所以孔子在此处以“无违”来回答,目的是为了提醒孟懿子,希望能够让他继承孟僖的遗志。
“樊迟御”此句:樊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重要人物;“御”,驾驭马车。此一句,孔子将自己与孟懿子所说的话,给樊迟说了一遍,看似闲聊,实则用意深厚。因为孝之一道,无违父命只是其一,之前孔子对孟懿子所说的孝道,并非他完整想要表达的观点。但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孔子却又没法讲完,所以还留有一些话没有说出来。此刻“旧事重提”,其中的一个用意,就是想以此激发樊迟的好奇之心,引导他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何谓也”此句:樊迟果然按照孔子的想法,把心中的疑问给问了出来,而孔子正好将自己之前未讲出来的观点,重新补充完整。而这个观点,归结起来,就是一个“礼”字。因为孟懿子没能继承其父的贤德之举,所以孔子才特意讲不违父命是孝。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其父亲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全部都是对的,如果在明知是错误的情况下,依然照做下去,这样自然也是没有办法称之为孝。
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孔子认为只有不违背礼法规定,才是真正的孝。
通读整篇文章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归根结底都在一个“礼”字之上。不论父母在世与否,只有能通过依照礼仪的规定来对待父母,并将他们好的行为发扬光大,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尽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