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时尚 > 内容

怎样鉴赏诗歌?

一、怎样鉴赏诗歌?

记得曾经有位诗人分享了一个解读和鉴赏诗歌的秘诀,那就是从诗歌的情、理、美三个方面入手。

情:就是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传达的情感,诗中的情感是否真挚,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

理:就是诗中所表达的思考是否深刻,能否引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能否给人启发或者启迪等等。

美:诗的节奏和韵律是否协调,典故、比喻等是否使用恰当巧妙,语言和遣词造句以及句子、段落如何排布等等。

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可以让你真正理解一首诗(不管是古典诗赋还是现代诗歌),并知道它好在哪里(这就是鉴赏)。

二、怎样鉴赏小说?

个人觉得小说写的好坏是从小说的题目,要能吸引读者,而且符合内容做到遥相呼应!

故事题材要新颖,不能老是模仿别人,或者同人!

整体架构主线清晰,要引人入胜!

情节表述要环环相扣,能让读者痴迷不想放下书!

还有就是逻辑性,不能前后矛盾,也不能挖坑太多,就是你能把坑都填上,但也会给读者读着混乱

三、怎样鉴赏油画?

看构图。

对观众而言构图的美感经验也是最直接的,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也是最为干脆的,合理的构图形式能通过视觉作用的强弱对比,对观众的第一眼印象产生支配作用,引导视觉的顺序,使观众能在一定的思维上基本按照作者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

四、怎样鉴赏翡翠

欢迎阅读本篇关于怎样鉴赏翡翠的博客文章。翡翠作为中国传统宝石的代表,具有独特的美感和珍贵的价值。对于那些对翡翠感兴趣的人来说,了解如何鉴赏翡翠是非常重要的。

1. 翡翠的背景介绍

翡翠是一种宝石,其主要成分是硬玉。它通常以翠绿色为主,但也有其他颜色的翡翠,如紫罗兰色和黄色。翡翠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美的象征和幸运的象征。

2. 鉴赏翡翠的要点

鉴赏翡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颜色:翡翠的颜色是评价其价值的重要指标。纯正的翠绿色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而其他颜色的翡翠则根据其饱和度和纯度而定。 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越高,其品质越好。透明度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杂质和裂纹来判断。 质地:翡翠的质地应当均匀细腻,没有明显的斑点和纹路。 光泽:翡翠应当有一种油润的光泽,反射出温润而柔和的光线。 硬度:翡翠的硬度较高,可以通过刮擦测试来确认其真伪。

3. 翡翠的真伪鉴别

由于翡翠的市场价值巨大,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的翡翠。鉴别翡翠的真伪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翡翠真伪的方法:

观察:仔细观察翡翠的颜色、透明度、质地和光泽。 硬度测试:使用硬度测试仪器进行刮擦测试,真正的翡翠表面不容易被刮伤。 穿透性测试:将光线照射在翡翠上,观察光线是否能够透过翡翠。 专业鉴定:请寻求专业的翡翠鉴定机构或人员的帮助,确保购买到的是真正的翡翠。

4. 翡翠的收藏与保养

对于翡翠的收藏和保养,有几点需要注意:

收藏环境:翡翠应当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防摔防碰:翡翠属于脆性宝石,应当避免摔落或受到大力碰撞。 定期保养:定期清洁翡翠,可以使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并使用清水冲洗干净。 避免接触化学物质:翡翠不耐酸碱等化学物质,应当避免接触化妆品、清洁剂和其他化学物品。

5. 总结

怎样鉴赏翡翠是一个复杂而需要专业知识的课题。通过了解翡翠的背景和特点,掌握鉴赏翡翠的要点,并注意翡翠真伪的鉴别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宝石。

如果你对翡翠感兴趣,建议在购买和收藏翡翠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确保您购买到的是真正的翡翠。

五、儿歌鉴赏怎样点评?

赏析儿童诗歌可以从其特点入手进行赏析。儿童诗歌的特征有五点,分别是情感饱满、想象丰富、构思新巧、语言童趣、意境优美。

1、情感饱满

儿童诗歌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诗歌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2、想象丰富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擅长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

因此,儿童诗是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赏析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

3、构思新巧

儿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但儿童诗能在不甚宽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主要依赖于构思的新颖巧妙。

这种依赖于生活积累和儿童式的想象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诗的艺术水平。因此,赏析儿童诗歌要善于挖掘其巧妙的构思。

4、语言童趣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除了词语的锤炼要准确恰当外,诗的声音节奏更应具有音乐性,即诗的音韵要有美感效应。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押韵和节奏上。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既兼顾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同时又可使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美感。

5、意境优美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人们常说“情景交融”,即诗的感情应当附丽于形象。儿童诗通常将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具有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六、怎样写音乐鉴赏?

写音乐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取音乐作品:鉴赏音乐时,选择一首或一段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可以选择你喜欢或熟悉的音乐,或者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2. 音乐背景介绍:在写鉴赏时,可以首先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年代、风格等信息。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和特点。

3. 音乐元素分析:分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曲式等。可以描述这些元素在音乐中的运用和特点,并结合具体的音乐片段进行举例说明。

4. 表达感受和情绪:在鉴赏音乐时,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情绪是很重要的。可以描述音乐给你带来的情绪、感动或共鸣,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感受。

5. 比较和对比:如果有必要,可以将这首音乐与其他类似的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音乐作品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6. 结束总结:在结束时,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总结,概括出它的主题、情感或艺术价值等。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音乐。

在写作时,可以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便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你的音乐鉴赏。同时,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音乐鉴赏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七、怎样鉴赏古典音乐?

需要一定的音乐素质和知识储备才可以更好地鉴赏古典音乐,以下是几个建议:

了解音乐史:古典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再到现代,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代表作品。了解音乐史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

学习乐理知识:乐理知识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包括调式、节奏、曲式等。学习乐理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多听多比较:听古典音乐需要有耐心和毅力,需要多听多比较。可以选择不同的作曲家和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了解演奏家和指挥家:演奏家和指挥家对音乐的演绎和解读也有很大的影响。了解不同的演奏家或指挥家的风格和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欣赏音乐。

多参加音乐会和音乐节:参加音乐会和音乐节可以让你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八、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从直接阅读入手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九、怎样鉴赏紫砂壶?

  鉴赏紫砂壶推荐方法如下:   看、紫砂壶的艺术价值最主要是体现视觉上的美感。

这种美感来自造型的得体,比例的恰当,由此显示出典雅端庄的气势风格,能给人以美的遐想。主题发挥突出,能激发人的一种希望和神思的追求。  验、根据造型的归类,分为圆器和方器,圆器的形体简洁明了,质感敦厚温润,隽永耐看。嘴、把衔接浑然一体。口盖紧密而不凝滞,壶身内壁清爽利落。壶身书画的装饰应溶紫砂陶艺于一体。既艺颠添锦,又不夺壶艺自然质朴的美感素质。印章款式大小应与壶身、壶盖适当,既为落款,又为点缀。方器表面挺括平整规方。线条交结明晰,轮廓清晰分明,口、盖与壶身比例恰当,壶身内外壁线条一致,给人以大方利落的质感。塑器,设计构思奇巧,既肖形,又不落自然主义俗套,视觉的美感和触觉的舒适感巧妙组合一体,色泽配饰合理,嘴把组合得当,口盖缝合巧妙。筋纹器,筋纹生动流畅,分布严谨精确,口盖筋纹准缝严密,嘴把曲线流畅一致,整体呈现一种秩序美。壶坯烧成的色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关系到砂壶的质量,更能增添壶体成色的怡润质感。  玩、玩壶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鉴赏的关键。触手舒适耐用,提手比重得当,放手稳定安定。口盖玩赏得手,用茶出水流畅。玩壶是视觉和触觉的快感,快感则引发出心灵的美感,其乐无穷矣。

十、语言艺术文案?

是的,非常重要。这是因为艺术文案可以通过语言的形式,让人们对一个产品、服务或事件产生情感和认同,从而有更强的购买和支持意愿。同时,也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和声誉,让品牌或企业更具吸引力。除了商业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文学、广告、媒体等领域,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文化体验。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能力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个人和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创建卫生城市标语英文

下一篇: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下句是什么?



猜你感兴趣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