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晋南北朝女子礼仪?
下面有五种不同的行礼方式:
1、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上(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点在手背。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2、顿首,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也称为“叩头”。其形式如同稽首,只是头触地后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3、叩首礼常见于下级对上级、少辈对长辈。表示恭敬、侍奉、恳求之意,或春节拜年,学艺拜师均行叩首礼。行礼时,先脱帽,跪左膝,后跪右膝,马蹄袖一弹,双手按地,连叩三下头。
4、肃拜,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俗,肃拜专行于妇女,雅拜,何谓肃拜?曰:两膝齐跪,手至地而头不下为肃拜。”肃拜,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俗。雅拜,独行于夷狄,两者为礼,各具特性,解者多误。
4、女子福礼(又叫:万福礼或道万福):用于同辈着汉服日常见面,辞别时。身体肃立,两手相扣,右手在上,放于胸前或左腰侧,微俯身约20度,微动手,微屈膝。
二、魏晋女子行礼方式?
一:嵇首礼(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嵇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双膝跪下,
第3步:头伏地一段时间,仍举手齐眉
第4步:直起上身,仍举手齐眉
第5步:双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二:叩首礼(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叩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单膝跪下,
第3步:头触地。手放于两旁
第4步:直起上身,手复齐眉
第5步:单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拜(若要重复叩首的话,仍跪着但直起上身,手复齐眉,是为兴。再头触地,手放于两旁,是为拜。这样来回重复,就看几拜了)
三:顿首礼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低头
第3步:顿首
第4步:双膝起
四:空手礼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头碰手(但不要碰上)
第3步:双膝起
五:作揖礼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庄重缓慢的鞠躬45度同时两臂自眉下移至胸部。
补充:还有微微的作揖礼
第1步:举手齐胸
第2步:微微鞠躬
六:颔首礼(答礼,用于受礼者对施礼者的答谢)
平时起立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七:拱手礼
只举手齐胸一下,上身不动
八:万福礼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补充: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第4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福”
三、魏晋宽松餐桌礼仪
魏晋宽松餐桌礼仪
在古代中国的魏晋时期,宴会和餐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人们对待宴会和餐桌礼仪非常注重。这种礼仪的宽松态度和精致细节在当时的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魏晋时期的宴会通常会邀请重要的客人和贵族,以展示主人的地位和品味。在这种特殊的场合,宽松的餐桌礼仪被认为是一种尊重和照顾客人的方式。
宽松的席位安排
魏晋时期的宴会席位安排相对宽松。宾客可以自由选择座位,而不受特定的礼仪规定限制。这样的安排使得宴会更加轻松和自由,让客人感到更加舒适和自在。
同时,座次的安排也考虑到了客人的身份和地位。高贵的客人通常会被安排在主席的左右,这样可以显示出对他们的尊重。
多样化的菜肴
魏晋时期的宴会菜肴是多样化的,有各种各样的美食供客人选择。主人会尽量满足客人的口味和需求,以展示自己的厨艺和款待之道。
宽松的餐桌礼仪也体现在用餐方式上。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具,而不必拘泥于特定的规定。这种开放的态度让客人感到更加自由和随意。
尊重和交流
魏晋时期的宴会注重尊重和交流。宾主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注重规定的礼仪。客人可以自由地与主人交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这种宽松的交流氛围使得宴会更加富有趣味和活力。客人可以更好地体验主人的热情和待客之道。
宴会之后
魏晋时期的宴会结束后,主人通常会送客人回家,并表示感谢他们的光临。这种细心和体贴的举动展示了主人的礼貌和重视客人的态度。
宽松的餐桌礼仪在魏晋时期的文化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它体现了人们对待宴会的认真态度和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它不仅是一种社交活动,也是一种展示文化和美食的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从魏晋时期的宽松餐桌礼仪中学到很多。尊重和照顾客人,提供多样化的菜肴和自由的用餐方式是打造成功宴会的关键。同时,互动和交流也是宴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让我们从魏晋时期的宽松餐桌礼仪中汲取灵感,将这种美好的传统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宴会更加独特和难忘。
四、宋朝女子礼仪?
1、正规揖礼: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 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
3、拱手: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或叩头、或稽首、或顿首。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五、古代女子礼仪?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 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迎宾: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六、北宋女子礼仪?
北宋时期的女子礼仪要求较为严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饰:北宋女子的服饰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根据身份地位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平民女性的服饰以素雅为主,贵族女性的服饰则更加华丽。
2.举止:北宋时期对女性的举止要求较高,要求女性走路时要稳重,说话时要轻声细语,不张扬。在日常生活中,女性需要遵循一定的家庭礼仪,尊重长辈,照顾幼辈。
3.居家生活:北宋女性主要负责家务,如纺织、烹饪、育儿等。她们需要遵循严格的家族作息,保持家庭整洁,照顾家人的生活。此外,女性还需遵循儒家伦理道德,尊敬丈夫,孝顺公婆。
4.教育:北宋时期,女性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富裕家庭的女性往往请家庭教师教授文化知识,而平民家庭的女性则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和自学来提高文化素养。
5.婚姻:北宋时期的婚姻制度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女性在婚姻中地位较低。结婚后,女性需遵循三从四德的伦理观念,服从丈夫和家庭。离婚和再婚受到社会歧视,女性地位更加低下。
6.宗教:北宋时期,女性对宗教信仰较为虔诚,尤其是佛教和道教。她们会在家中供奉神灵,参加宗教活动,祈求家庭平安和自身幸福。
七、魏晋时期的传奇女子?
1、魏晋时期的传奇女子:谢道韫算一个,魏晋时期才女。
2、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在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力。魏晋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时人称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为“三玄”),清谈成为一种风气。有的人甚至通过谈玄,“累居显职”。谢道韫虽然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据《晋书·王凝之妻谢氏》记载,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由此可见,她堪称传奇女子。
八、古代女子会客礼仪?
1.
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 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
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 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
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
颔首致意。
九、古代女子分别礼仪?
相互屈膝拜别,两手相交放在右边腰上
十、魏晋有什么礼仪动作特征
魏晋有什么礼仪动作特征魏晋有什么礼仪动作特征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思想家。在魏晋时期,礼仪动作特征是这个时代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魏晋礼仪动作的庄重与谨慎
魏晋时期的人们非常注重礼仪,礼仪动作的庄重与谨慎体现了他们对于礼仪的崇尚和尊重。人们在行走、行礼、进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范和动作要求。举个例子,在魏晋时期的宴会上,人们在进场时要先行三揖九拜,表达对主人的尊重和敬意。礼仪动作的庄重与谨慎在这个时代被视为一种道德和修养的体现。
魏晋礼仪动作的典雅与含蓄
魏晋时期的礼仪动作充满了典雅和含蓄之美。这种美是从当时社会对于礼仪的追求和欣赏中产生的。人们在互动、言谈和举止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表情,避免做出令人尴尬或失礼的举动。魏晋人追求的是一种内外兼修的人格,他们通过典雅和含蓄的礼仪动作来展示自己的修养和风度。
魏晋礼仪动作的细致与周到
魏晋时期的礼仪动作十分细致和周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细节的重视和关注。无论是参加宴会还是进行正式场合的交往,人们都要注意自己的仪态和动作。比如,进入他人的房间,要先行屈膝踏进门槛,表示对主人的尊重。又例如,在举行祭祀活动时,人们要注意手部的动作、行走的姿态等,以确保每个动作都体现出尊敬和庄重。
魏晋礼仪动作的庄严与肃穆
在魏晋时期,礼仪动作的庄严与肃穆是十分重要的。人们的庄严和肃穆不仅体现在行动中,还体现在言辞和礼仪规范中。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通过庄严和肃穆的礼仪动作,才能表达出自己对于仪式、对于宗教信仰以及对于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魏晋社会对礼仪动作的重视
在魏晋时期的社会,礼仪动作被视为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学习和遵守礼仪动作,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展示自己的修养和品德。礼仪动作的重视也表明了当时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社交礼仪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关注。
结论
魏晋时期的礼仪动作特征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修养、品德和社交礼仪的价值观。庄重与谨慎、典雅与含蓄、细致与周到,以及庄严与肃穆,都是魏晋时期礼仪动作的重要特征。这些礼仪动作的要求和规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礼仪文化的追求和尊重,也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更多关于魏晋时期文化和礼仪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魏晋时期的礼仪动作特征,不仅是历史的记录,也是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思考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