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作业人员是什么意思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三夏生产工人的问题(三夏生产工人是什么意思)。以下是小编对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1。报告最近三个夏季的生产运行情况意味着什么
意思是不管是不是因为夏天从外面备案回来就去生产运营了。
夏季生产工人应选择“是”。“三夏”的意思是“三夏”是一年中之一个忙碌的日子,从每年的5月下旬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此时,去年秋天播种的小麦、油菜已经成熟,要抓紧时间收割,颗粒归仓;水稻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作物,需要及时播种;如果需要一种水稻、玉米,要施绿肥、植物肥,保证高产。
三夏生产工是指“三夏”生产中的农作物。
在监督管理下,为“三夏”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夏季生产工人应选择“是”。“三夏”的意思是“三夏”是一年中之一个忙碌的日子,从每年的5月下旬开始,到6月中旬结束。此时,去年秋天播种的小麦、油菜已经成熟,要抓紧时间收割,颗粒归仓;水稻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作物,需要及时播种;如果需要一种水稻、玉米,要施绿肥、植物肥,保证高产。
二、三夏的生产工人有哪些
“三夏生产作业人员就是指在“三夏”生产中确农作物颗粒归仓的生产三农人员。”就是指“三夏”是夏收、夏种、夏管的简称。三夏简介 “三夏”是一年中之一个大忙,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中工作人员。
第三,你所说的夏季生产运行的“汇报”是什么意思
四、什么是暑期工?
以上是小编关于三夏生产工人(三夏生产工人是什么意思)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关于三夏生产工的问题(三夏生产工是什么意思)对你有用!
如何做好三夏生产
水利兴则天下定。水利工程关系水旱灾害防御,助力经济社会受灾减损,更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
全国各地即将全面进入汛期,水利防灾减灾需求日益迫切。水利部日前举行汛情会商会议,要求各地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特别是局部地区短历时强降雨和中小河流洪水监测预报,及时发出预警。
及时的预警和预报对于农业生产尤其是入汛以来的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水利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大中型灌区春灌供水已超过36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2.6亿亩。接下来,为做好“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农业生产,水利部将提出三“实招”做好水利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加强雨情、水情、工情监测预警,精准调度运用各类水工程,发挥水利工程防洪效益;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动态,提早安排部署,努力保障灌溉排水需求;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减灾项目建设。
二是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根据“三夏”农业生产推进情况,科学制定灌区供水计划,合理调度水源,保障用水需求;加强旱情监测,动态完善水量调度预案和抗旱保供水预案,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快抗旱应急工程建设。
三是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前期工作,提升农业用水水源保障能力;正在实施改造的500多处大中型灌区要加强工程建设和调度管理,已完成改造的大中型灌区要做好工程试运行、尽早发挥效益。
按照往年惯例,“三夏”生产一般从每年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这一时期与全国普遍入汛时期重叠,客观上提升了进一步激发水利设施作用的需要。毕竟,水利工程通过蓄洪调节应对“枯水旱期”及“丰水涝期”,对粮食生产形成科学有效引导的作用不容小觑。
“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灌溉更多的农作物,既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尤其对于处于生产关键期的粮食生产而言尤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整体上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强化水利设施作用既是客观需要,更是主动而为。
“我们用全球6%的淡水、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1%的人口,水土资源短缺也制约了粮食生产,因此,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和科学利用,激发其对于粮食生产的积极作用,对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都十分重要。”他说。
水利工程对粮食增产的作用也可谓立竿见影。据预计,通过今年内新增的灌溉面积影响粮食生产的正面作用,可实现今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6亿公斤。
来自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水利部门加强水旱灾害防御,8800多处水毁工程修复完成率目前达93%,开工建设了一批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同时,启动新建25处大型灌区,实施101处大型灌区和485处中型灌区改造,灌区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300多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6亿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