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古诗意思(越短越好,但要具体)
第一个是:〔牧童] 朝代诗人[唐]吕岩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第二个是:[舟过安仁] 朝代诗人[宋]杨万里
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第三个是:[清平乐·村居]朝代诗人[宋]辛弃疾]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制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调皮可爱,躺卧在草地上剥莲蓬吃。
2.越中览古,这首诗的意思
越中览古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注释
①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②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的情形表现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昔日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凉,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体现了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3.写环境乱的诗句,急
蝉唐五代•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意评析】这首诗借咏蝉以自况,自叹身世,以喻自身的高洁。
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后半首直抒胸臆,他乡薄宦,清贫漂泊,故园荒芜,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全诗层层深入阐述主题,立意新巧,寓意深远,实属咏物绝佳之作。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人,诗中的蝉,实是作者自己。
以蝉来比喻高洁,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词语注释】君:指蝉。
举家:全家。清:清贫,清高。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喻漂泊无定。
梗,树枝。泛,随水漂流。
芜:荒草。平:深齐。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将欲停止。以:因。
高:栖于高处。恨费声:因恨而连声嘶鸣。
【白话译文】那么样地清高,餐风饮露本难求饱;空中传恨,枉费了你凄切声声。断续的嘶鸣,直守到五更时刻;无情的高树,相对着如此青青。
官职卑微,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闲庭早已荒草丛生。可真烦劳了蝉儿你,鸣夏吟秋,提醒我不要同流合污;我定举家保持高洁,甘于清贫。
【全诗注释】:这是一首哲理诗,借物喻人,以蝉来比喻高洁,抒发了位卑寄人篱下的感叹。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
」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
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绿和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
「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
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
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要是局限在咏蝉上面,有的话就不好说了。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
经常在各地流转,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这两句好象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
「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锺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
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
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对我们更有启发。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春望作者:【杜甫】 年代:【唐】 体裁:【五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韵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
4.古诗19首其一的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原文】: 行行重行行1,与君生别离2。
相去万余里3,各在天一涯4;道路阻且长5,会面安可知。胡马倚北风6,越鸟巢南枝7。
相去日已远8,衣带日已缓9;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10。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11,努力加餐饭12 【注释】:1、重:又。这句是说行而不止。
2、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3、相去:相距,相离。4、涯:边际。
5、阻:艰险。6、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7、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8、已:同“以”。9、远:久。
10、缓:宽松。这句意思是说,人因相思而躯体一天天消瘦。
11、顾反:“反”同“返”返回,回家。顾:顾恋、思念。
12、“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青春易逝。
13、弃捐:抛弃。14、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一说是指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自己要努力保重自己,以待后日相会。
【全文释义】: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赏析】: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这首诗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
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 “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
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相去万余里”。
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
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
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
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衣带日渐宽松,是因为人日益消瘦,不说人渐瘦而说带渐缓,久别与长期相思之苦都用暗示表达出来。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有后人的旷世同情和深深惋叹。
诗中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
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二句写思妇因相思之深而产生的疑虑。含蓄的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文化教养。
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 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
此二句又承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更进一步写久别与相思之苦。
“岁月”,指时间。“忽已晚”,言时间过得快。
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
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
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5.谁给我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