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生产制造行业的走势(远离生产科技发展的宿命)

生产制造行业的走势(远离生产科技发展的宿命)(1)

虽然都是科技发展,都是研发出新设备新机器,但其实有本质不同。前半期是创造财富,后半期是分配财富。

01

上一篇文章讲到哲学家赵汀阳的一个重要观点。他指出,科技的发展,虽然增加了工作岗位,但新增加的工作岗位,大部分不是体力劳动类的工作,而是服务、表演类的职业。作为一位哲学家,赵汀阳对这个趋势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在深层次瓦解人与人的关系,进而造成社会的解体。

赵汀阳并不是笼统地质疑所有科技进步。他大致划了一条界限。轮船、火车、飞机、电灯、电话、青霉素、X光、疫苗等等技术进步,他认为是有益的,是“主体性的凯旋”,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解放。但再往后的很多科技发展,就开始利弊兼有,甚至弊大于利了。

这个观点,在深度上超越了此前关于科技进步和就业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全新的问题,而且是值得思考的重大问题。以往,人们对于科技进步和就业的关系,只从数量角度做出分析。赵汀阳首次从工作岗位的种类、性质角度做出分析。这很有启发性。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追问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科技发展会制造出大量“非生产”乃至“反生产”的工作岗位?这个趋势是必然的,还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是必然的,人类应该怎么应对?

由此也就进入了这个问题分析的第四层。

02

前面的文章中,我用“守株待兔”做比喻,表达一个观点: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也就是工业革命,有可能只是“守株待兔”里面的那只兔子。指望着会再次发生工业革命,也就是会源源不断有兔子撞上来,很可能是个妄想。

科技发展从最初的增加生产性工作岗位,到后来,生产性工作岗位越来越少,非生产性、非体力劳动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大多数,这其中的原因,正在于此。

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就是人类发明和推广了各种各样的机器。所有的机器,归根到底,所做的都是“转化”,也就是把化石能源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种种动能。汽车把化石能源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把化石能源转化为电能。各种电器再把电能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种种“能”。

因此,在工业革命的“落实”阶段,也就是前半期,人们发明制造出各种“转化”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化石能源。这个阶段,技术发展制造出来的新工作岗位,基本都是生产性的,很多还需要人们的体力劳动。

过上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从几十年到两三百年不等,各种“转化”技术逐渐开发完成。外在标志是制造业的利润普遍下降,甚至趋于零。化石能源这个天赐的财富,通过工业革命,在人类社会的“变现”过程快结束了。

“变现”过程线束了,意味着财富的增量也就结束了。但是,外表上看,还是有种种技术创新,可是,这些技术创新,不再是把化石能源“转化”为所需的“能”,也就是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创造,而是在“财富再分配”,也就是大家开始互相争夺财富。

这个分界线,对应着赵汀阳划的那条线。在那条线之前的技术发明:轮船、火车、飞机、电灯、电话、青霉素、X光、疫苗等等。那之后的技术发明,从整体上来时,不再是生产性的,而是为了“财富再分配”了。

03

上面那么说有些抽象,我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来解释。

我们每个人的手机中都有一批APP。这些APP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很有用。但是,大家可能发现了,APP有个规律:刚推出时,往往不完善,随后会有重要的更新,把使用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逐渐解决。这个过程是良性的。

但接下来,APP的更新就会越来越无用甚至有害。之所以说后来的更新无用甚至有害,是因为这些更新不但没有优化用户体验,反而是在劣化用户体验——加入越来越多的广告,增加越来越多没必要的功能,APP因此变得越来越臃肿,手机运行速度都被拖慢……

看,同样是技术更新,前期是有益的,是良性的。到了后期,就变成无益的,恶性的。

为什么会如此呢?

这是因为,开发一个APP,需要的人员数量,要远远多于日常维护所需。本来,开发完成以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和修改,APP就应该相对稳定下来。大部分开发人员——码农——都没必要保留,只留下少数维护人员即可。

但这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公司很难或者完全不可能大量解雇“码农”。公司必须继续维护庞大的员工队伍。那么,怎么养活这些人呢?就只能靠在APP中不断增加各种可能盈利的功能。

到了这个阶段,APP不仅要为用户服务,还要为公司养活人员服务。用户的体验因此降低,这实际上是用户的“财富”——用经济学术语来说是消费者剩余——要拿出一部分,分给那些公司养活的人。外在表现就是APP越来越臃肿,越来越不好使。

04

现代社会,充斥了大量这种看上去是在生产,实际上是在分配财富的工作岗位。其底层原因就在于,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带来的财富增量已经殆尽,但社会还要继续维持,大家的日子还得过下去,这时,除了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别无他法。

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经越过了这条线。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制造业衰落、体力劳动的生产性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服务行业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发达。国家产业格局“脱实向虚”。虽然新工作岗位层出不穷,并且数量整体上是在增加,但这些新增加的工作岗位,不能真正创造新财富,而只是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对财富进行再分配。

经济学倒果为因,把“脱实向虚”、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看作是富裕发达的原因,其实,那是富裕发达的结果,并且是不太好的结果。可是,虽然不太好,却无法避免。

可见,虽然都是科技发展,都是新技术,都是研发出新设备新机器,但其实有本质不同。前半期是创造财富,后半期是分配财富。赵汀阳划出的那条线,意义也正在于此。

这个整体上的大趋势,应该是证明了“守株待兔”的现实。如果不是“守株待兔”,科技的发展本应持续创造出劳动性、生产性的工作岗位。但现实并非如此。兔子只有一只。以为兔子会源源不断撞上来,是一厢情愿的错觉。

看上去,这是一个不太让人愉快的观点。不过,虽然不太让人愉快,但这个观点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对未来做出更好更主动的准备。

这是什么意思呢?下篇文章继续说。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四川自贡智慧农业(自贡大安区坚持生态打底科技立农园区带动)

下一篇: opporeno值得入手的手机(女神节手机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