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抵触“杀鸡取卵”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它透支了孩子身体健康,扼杀了孩子发展的空间,得不偿失。
所以多年来,一直自觉进行实效高效课堂的探索和研究。
此次,根据上级“双减”的要求,更加明确了作业方式变革的态度,力争在现有条件下,控制学生课外作业总量,最大限度提高作业的时效性,把学生减负落到实处。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护和拓展孩子未来发展的空间。
为配合领导督查,不断反思完善自己的作业方式,现将作业设计情况自查如下:
作业的布置:
1.有针对性。
在课堂精准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状态需要布置作业。
2.有梯度。
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孩子的学习需要。激发和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作业操作有弹性。
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硬性任务和柔性要求以时间为依据结合起来。
4.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坚决不留到回家完成。
作业的检查:
1. 及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面测,对孩子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情况有充分了解,且把握准确。
2.长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持久的记录,激发孩子学习的持续兴趣和内在动机。
3.全面。作业的形式,并非只有纸质一种。能力提升目标更重要。因此,综合能力的检测, 尤其是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
总之,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 尽力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感情上尽量避免与孩子发生内耗,积极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孩子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