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孩子睡眠不好怎么办(孩子睡不好的问题出在哪?)

孩子睡眠不好怎么办(孩子睡不好的问题出在哪?)

宝宝睡不好,不但影响大脑发育和身体发育,也让妈妈们身心俱疲。特别是在适应新世界到快速成长的0-1岁宝宝,更容易出现关于睡眠的问题。那么这个阶段的宝宝会有哪些常见的睡眠问题?又有哪些方法更好帮助宝宝解决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呢?

昼夜不分

新生儿最容易出现睡眠问题是昼夜颠倒,因为宝宝刚离开妈妈肚子,出生后对白天黑夜没有区分,容易出现白天爱睡觉,但晚上精神特别好的现象。本来新手爸妈们照顾宝宝就已经够手忙脚乱,再遇上睡眠颠倒就更让人吃不消。

0-3个月宝宝每天本来就需要睡16-20个小时,爸妈们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意识地营造昼夜分明的环境,培养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1.1白天不需要刻意保持安静宝宝白天睡觉时候,正常活动发出声响,做事情时无需刻意避开宝宝;妈妈也可以在白天喂奶的时候多和孩子说话,因为周围的声音能让宝宝意识到白天的概念,也能够给宝宝的听力发育带来良性刺激。还有,白天时候睡觉的房间里光线保持自然亮度,把所有窗帘拉开,要让宝宝在睡前感知到白天的概念。1.2晚上睡觉保持安静、不开灯和白天相反,晚上要保持室内安静并且关灯睡觉,这样宝宝慢慢意识到这是晚上的睡觉时间。即使半夜起身给宝宝换纸尿裤或喂奶都需要安静地完成,大人间交流沟通要轻声说话,并且尽量不要和宝宝有互动。同时,夜里睡觉时候不要开太亮的灯,强光可能会造成宝宝睡眠中断。可以开着一盏较暗的小夜灯,方便妈妈夜间喂奶、在房间活动。

惊跳反应

0-6个月宝宝睡眠过程中会出现惊跳、四肢抖动等现象。因为这阶段宝宝的大脑发育尚不完善,睡眠时控制肌肉运动的大脑仍然有部分活跃,产生间歇性的抽动。随着宝宝长大,惊跳会逐渐减少,一般到6个月后就会慢慢消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缺乏维生素 D 导致血钙水平低的情况,也容易引起抽动,妈妈们要自己观察排查。2.1及时抚触宝宝当宝宝四肢抖动、惊跳时,及时抚触是最好处理方式。如果宝宝惊跳后并未完全清醒,妈妈可以用手温柔按住宝宝身体,增强其安全感,从而使其安静下来。如果宝宝被自己的抽动惊醒或吓哭,妈妈需要将宝宝抱进怀里安抚。

2.2在宝宝熟睡后再离开惊跳是一般发生在宝宝浅睡眠到深睡眠的过渡阶段,而经历惊跳的宝宝多数处在浅睡眠阶段发生惊跳。妈妈需要注意等到宝宝睡熟后再离开,陪宝宝再旁边躺一会,适时抚触,就能解决宝宝进入深睡眠前的惊跳反射。2.3给宝宝增强安全感紧紧包裹感觉,就像还在妈妈温暖的子宫里一样,能增强宝宝的安全感,减少惊跳反射的情况发生。建议给经常发生惊跳的宝宝选择有裹襁褓功能的婴儿睡袋,给宝宝一个温暖包裹的安全感,这样比较容易入睡和防止惊醒。

夜醒次数多

宝宝的夜醒是最令爸妈苦恼的睡眠问题之一。排除肚子太饿或太饱、纸尿裤不舒服、环境变化等原因,夜醒次数突然增多往往因为以下三种原因。妈妈要学会分辨导致频繁夜醒的原因,找到宝宝真正需求,给予正确的解决办法。3.1避免习惯性夜醒习惯性的夜醒是长时间累积的睡眠问题,比如宝宝多次在深度睡眠的情况下被叫醒或吵醒,会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从而形成宝宝经常夜里睡小觉的规律,养成习惯性的夜醒。还有,为了避免养成习惯性夜醒,妈妈换纸尿裤时动作放轻,给宝宝穿宽松的裤子。夜间哺喂应该“按需”而不是“按时”,无需特意叫醒宝宝喝奶,也不要和睡眼惺忪的宝宝有过多的交流。

3.2减少刺激性夜醒每当宝宝开始学爬、学坐、学站立等大动作时候,都有可能间接影响到宝宝的睡眠。这是因为宝宝会在夜里对学到动作进行记忆、复习,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仍不能降低导致刺激性夜醒,睡眠质量明显下降。对于这种刺激性夜醒真的是挺无奈的,只能建议妈妈们在白天多帮助宝宝练习动作,在白天完成记忆练习,以减少刺激性夜醒。宝宝睡前一小时,家里尽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不要再和宝宝玩得太兴奋或者听令人激动的歌曲。3.3缓解阶段性夜醒长牙也会导致宝宝夜醒增多,即使是宝宝以前睡眠很好,但到长牙这个阶段也可能会经常夜醒,等过了长牙期会渐渐恢复。长牙引起的阶段性夜醒是无法避免,只有耐心陪伴和使用育儿好物进行缓解。如果宝宝夜里醒来,用手指去摸牙,说明可能是牙龈疼痛造成的夜醒,可以用事先冰冻过的毛巾或冰冻过的磨牙胶给宝宝啃咬,以缓解宝宝牙龈不适。

频繁夜奶

如果宝宝习惯了夜奶,频繁夜醒,会导致宝宝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宝宝的精神状态、食欲、情绪等情况,也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另外,这种情况对妈妈的睡眠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妈妈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选择合理规范的夜奶次数,0-3个月宝宝夜奶次数2-3次,而4-6个月宝宝夜奶次数1-2次,超过三次及以上,属于频繁夜奶。那么如何在不影响睡眠情况下减少夜奶次数?什么时候戒掉夜奶?4.1睡前填饱小肚肚为了防止宝宝饿醒导致多次夜奶,晚上最后一顿要喂饱,然后再延长两次夜奶之间的时间,逐渐恢复喂夜奶的正常次数。4.2六个月开始尝试戒掉夜奶按照生长发育规律,6个月以上的宝宝已具备了断夜奶的条件。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培养宝宝自主入睡的习惯,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和饮食规律,试着给宝宝逐步断夜奶。建议妈妈在晚餐的辅食添加中适当加入淀粉、蛋白质类的食物,增加饱腹感从而延长宝宝的饥饿时间,提升睡眠质量。8个月以上的宝宝夜醒后不建议再喂奶了,可以给宝宝喂温水代替。

奶睡难戒

在新生儿阶段,奶睡可以接受的,不用特别禁止。但当宝宝逐渐长大,纵容宝宝奶睡,养成不良的睡眠依赖。除了慢慢减少宝宝奶睡的时间和次数,还有需要改变安抚方式入睡。5.1换人陪睡习惯了奶睡的宝宝,只要一离开妈妈怀抱就哭闹不止,在这种情况下要戒除奶睡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其他家庭成员也参与进来,承担起陪睡的任务,就会容易得多了。比如换爸爸陪宝宝入睡,抚触、声音来安抚,宝宝哭累自然入睡,尝试多几次,让宝宝慢慢适应其他人陪睡。

5.2用奶嘴过渡在戒奶睡过程中,妈妈们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在宝宝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将乳头从宝宝的嘴里取出来,改用安抚奶嘴替代,满足宝宝的口欲感,直到彻底改用其他安抚方式入睡。值得注意,安抚奶嘴只是帮助过渡工具,不能让宝宝产生依赖。在期间也需要尝试拍、抱等其他的安抚方式来减少宝宝对安抚奶嘴的依赖。

入睡困难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在哄睡这件事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宝宝入睡困难。要求抱抱、要去嘘嘘、拒绝穿睡袋,或者反复要求妈妈讲故事唱歌等,都是常有的事!除了因为宝宝白天睡眠时间较长,或者白天醒来的时间较晚,再或者睡前玩的太过兴奋等等这些原因会影响宝宝夜晚入睡所需时间以外,还有可能是宝宝睡前过度兴奋造成的。这时需要改善入睡困难的情况,逐步培养宝宝自主入睡,从最开始就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6.1接收犯困的信号妈妈们仔细观察宝宝神态、行为,及时抓住宝宝发出的犯困信号,不要等到宝宝睡意过了再安排宝宝睡觉。比如当宝宝目光游离,对人和玩具不感兴趣,行动变慢等表现时,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去尝试把宝宝放在床上哄睡。6.2建立一套睡前仪式首先固定睡觉时间,尽量避免超过晚上9点睡觉。建立一套睡前仪式,让他慢慢意识到做完了这些事就该睡觉。建议在睡前半个小时做睡前仪式,比如洗个温水澡,换好干净纸尿裤;最后和家人、玩具说晚安,关灯或灯光调暗。对于还不能自主入睡的宝宝,可以做轻拍抚触、讲小故事;已经可以自主入睡的宝宝,放点轻音乐,给宝宝选一个伴眠玩偶,帮助宝宝尽快入睡。需要注意的是,尽量每晚都要坚持做同一套睡前仪式,造成一种睡觉的心理暗示。以上仅是对0-1岁宝宝常见六种睡眠问题做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任何人都做不到让宝宝在该睡觉的时候立刻睡着,妈妈们除了要选对方法,也得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来应对这个成长路上的小问题。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便秘的食疗(老是便秘怎么办?)

下一篇: 怎样修改路由器密码(路由器如何设置无线WiFi密码?)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