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医保报销比例(哪些病能申请大病救助)

医保报销比例(哪些病能申请大病救助)

医保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自不必多说,可当拿着医院账单却一脸懵。

甲、乙、丙三类药是如何划分的?医保报销有没有什么计算公式?

一、药品分类

1.甲类药

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

参保人使用这类药品时,可以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

2.乙类药

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高的药品。

参保人使用乙类药品时,要先按比例(各地自行规定)扣除一定的个人自付费用后,将余下费用再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

3.丙类药

基本医疗未覆盖,大部分地区都需个人自付100%。

当然,可能有的地区也会报销一些,具体可以看医院发票上“自理比例”一栏。

丙类药一般包括:保健品类、高档药、新研制的药、抗癌进口药等。

总之,不管甲类、乙类、丙类,亦或者门诊、住院,大部分医院的发票或者住院收费明细会对每种药品、医药材料、检查、化验等费用的“自理比例”进行标注。

如果没有注明,可能就诊医院是“非医保定点医院”。

二、医保是怎么报销的?

先说2个常见但一般不报销的费用:

    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医疗费用

    住院期间营养费、护工费、收入损失等

    医保具有很强地域性,各地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同,为了保证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用药,《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为甲类目录和乙类目录管理,目的是明确药品分级使用,针对分级用药,提高资源效率。

      甲类药品全部按比例报销

      乙类药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

      需注意:具体的自付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

      参保人就医后,发生了药品、诊疗等费用,其中药品又包括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报销的方法是:乙类药扣除自付后的费用,加上甲类药全部费用,再加上诊疗等费用中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

      对于超过起付线的费用,依据患者本人参保类型、就医医院级别等按规定比例报销。

      计算公式如下:

      医保报销金额=【(甲类药品的全部费用+乙类药品扣除自付部分后的费用+其他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起付线】×相应报销比例

      例如,某市城镇在职职工老王某次就医三甲医院,住院发生了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诊疗等费用 3000 元,甲类药品费用 5000 元,乙类药品费用 2000 元,乙类药品的自付比例是20%,起付线是 1000 元,城镇职工医保在该级别医院的报销比例为 90%。

      那么可纳入报销的费用:

        甲类药全部费用 5000元

        乙类药品扣除自付外的其余费用 1600元(乙类药品自付部分为 2000×20%=400元)

        符合医保规定的诊疗等费用 3000元

        合计 6600元,再扣除1000元起付线,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费用是 5600 元。

        结合报销比例,此次医保可报销5600×90%=5040元

        老王自己需承担 1960 元,包括

          起付线1000元

          乙类药自付400 元

          医保政策范围内按比例由个人负担的560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法律数据库(法律咨询)

下一篇: 亲子游戏(幼儿园中班亲子运动游戏)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