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方面,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相爱相杀的暑假即将剧终,来,复盘一下亲子关系中的那些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1、相爱相杀的暑假即将剧终,来,复盘一下亲子关系中的那些问题
来源: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21日消息 策划/徐莹 文字/吴越悦 制图/王娅娜
相爱相杀的暑假即将剧终,又一场小别离悄然开启——许多孩子要离开家去住校、去外地工作、去国外求学工作。
暑假短暂的小团圆,父母和孩子相爱相杀,有甜蜜也有矛盾、冲突。别离在即,孩子们满怀欣喜地离开家,奔赴更辽阔高远的世界,父母们却带着小忧伤期待下一次团圆。其实,人生需要不断复盘。放下小别离的惆怅,盘点这次小团圆中出现的问题,父母和孩子都该做一些反思——矛盾和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该做怎样的改进,才能在小别离后关爱对方,并在下一次小团圆时有效避免那些影响亲子关系的问题。
家是孩子的尘世天堂,是孩子永远的港湾和能量来源,只有在家里得到足够爱的孩子,才有力量去迎接挑战,面对尘世风雨……
小候鸟家长:
感觉到孩子的疏离
希望女儿能在金华上学
“给公婆和女儿买了13日的高铁票回去,起码要隔半年才能见面了,真的舍不得。”受疫情影响,王亚娟不得不提前给两个女儿买好回老家的票。
2017年,家住河南三门峡的王亚娟经朋友介绍,和丈夫王勇辉一起到金华工作,两个女儿则留在老家上学,成了留守儿童。因为开车回老家一个来回就要4天时间,加上工作忙碌,他们每年固定回家的时间只有春节,跟女儿们见面的机会很少。
孩子们放暑假,成了王亚娟夫妻每年最期盼的事。7月9日,两个女儿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来到金华。王亚娟工作的山山家白色森林小镇里有不少外来务工者,公司特设了一个小候鸟公益班。“今年的小候鸟公益班里就有30多个孩子。”因为环境好,活动组织有效,孩子们都很喜欢去。
王亚娟的大女儿王嘉钰今年13岁,小女儿王欣冉8岁。因为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她明显感觉到跟孩子们的疏离感。这段时间,他们一到周末就带孩子去周边的双龙洞、金东乐园等地玩,还会跟孩子聊心事,问问女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此促进亲子关系。
让王亚娟欣慰的是,两个女儿都很懂事,大女儿虽然才13岁,不会做菜,但有时他们下班回家晚了,女儿会先做好饭等他们。暑期相处中,她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指导作业时,跟孩子沟通不顺畅。孩子们爱玩手机,对学业要求也不高。每到这时候,王亚娟就会很内疚,她和丈夫在金华为生计奔波,无法关照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时候想,孩子们如果能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会有更好的前景?”
经过几年的奋斗,王亚娟和丈夫在金华慢慢站稳了脚跟,去年,他们买了一辆汽车。虽然离在金华买房定居的目标还很远,但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王亚娟有了新计划,大女儿新学期已经上六年级了,他们想让她到金华读书。“希望这个愿望能成真吧!”这次小别离,王亚娟最大的期盼还是孩子们能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能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
心理咨询师胡莹洁:
倾听孩子的心声最重要
和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里,肯定会有一些美好的记忆,家长要把这些美好的记忆珍藏于心,比如冲洗一些相关照片,把一些团聚时的感受写成文字等。毕竟背井离乡不易,一家人在一起的这段幸福时光,回想起来是一种安慰,也是父母、孩子两地分离时继续坚持努力打拼的动力。
当然,在跟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里,难免会有遗憾,家长在孩子离开返乡之后,可以认真做一些反思:如何从自我改变做起,带动孩子改变,促进孩子成长。无论是远程做父母,还是在身边做父母,亲子之间都需要在互动中产生情感,因为亲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感情。
“情”字有个竖心旁,提示父母在与孩子互动中要多用心。远程联系时,切忌一联系孩子就对学习刨根问底,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相聚遥远,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最重要。
寄宿生家长:
孩子每一次离开都舍不得
不知该怎么真正帮到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好像已经在慢慢习惯这种小别离了。”38岁的倪晓媛是永康市六院手术室的护士,工作量大时,一天要参与10多台大小手术,很多时候要到次日凌晨才能下班回家。
倪晓媛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16岁,小的才5岁。工作日带孩子有婆婆帮衬,但倪晓媛还是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大儿子潘锴上初中后,倪晓媛跟孩子商量,并作出一个决定——让孩子住校。刚开始住校,孩子对他们还很依赖,好在学校在每个教室门口都设置了一台电话机,如果孩子想父母了,可以通过电话跟父母联系。每次孩子回来,她会关切地问“在学校睡得怎么样”“冷不冷”之类。刚住校那段时间,孩子经常会要求回家住。
儿子上初二时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在这过程中,倪晓媛发现,孩子越来越独立,跟他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少。“等忙完停下来,我有了一种空虚感,孩子越来越不需要我了。”
之前,在一次亲子沟通的调查问卷上,大儿子潘锴说,父母对自己不太了解,跟父母之间的矛盾多是因为学习习惯和态度、生活琐事等。
倪晓媛也得知了儿子潘锴的打分。“满分100分,他给我打了90分。”儿子觉得她失分的原因是喜欢赶鸭子上架,脾气也不太好,最重要的是,对他的关心和沟通越来越少。
暑期过后,儿子又将进入寄宿生活。倪晓媛说,虽然孩子寄宿,自己这边能省心一点,但因为寄宿,孩子的很多问题不能快速发现,孩子遇到问题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能第一时间出现,错过了孩子的很多成长,“所以,再忙、再难我也不会让第二个孩子太早过寄宿生活”。
接下来就要准备中考了,能不能考到理想的高中,能否发挥最佳的状态,是倪晓媛和孩子所担心的。
暑期的小团圆结束之后,倪晓媛更想让孩子离自己近一点,却又不得不目送孩子的背影。
市二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晓蓉:
做好分离准备,身心愉快才能给孩子传递快乐和信心
父母在选择成为父母之前,不但要做好物质准备,更要做好心理准备。父母自身要成为独立个体而非依赖状态。当你做好准备,就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在孩子的童年阶段要做好陪伴,因为这是孩子心理成长和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过早进入寄宿学校,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亲子关系。孩子的心理成熟一般在18岁左右,之前一直处于不断发育阶段,需要有人指引和帮助。所以,如果父母因为工作繁忙需要让孩子过早进入寄宿学校,希望父母提早做好分离准备,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可以在同伴中寻求帮助。父母还要让孩子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能够面对寄宿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父母对寄宿的孩子除了学习上的关心,更应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在周末及寒暑假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成为孩子的益友,多鼓励,少指责,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能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让孩子感到他并不是孤军奋战,那样孩子就更愿意去探索外部世界,更容易适应寄宿生活。当然,面对分离,不光孩子,更多时候父母也要做好准备。如果孩子兴高采烈地面对新生活时,父母诚惶诚恐、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所以,父母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保持心情愉快——父母的平和心态会给孩子带来鼓励和帮助,让孩子身心愉悦、健康成长。
留学生家长:
孩子飞来飞去,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牵挂
却只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闯荡
“签证下来了,机票也买好了,但能不能顺利出国就不知道了。”联系刘艳(化名)的时候,她24岁的儿子在山东,忙于学校的创业项目。虽然是暑假,但孩子在家的时间并不多。
刘艳的儿子张博(化名)在法国留学,读大三的时候,作为交换生回到广州暨南大学上学。说起这段经历,刘艳深感幸运。儿子回来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很多留学生留在国外没法回来。刘艳一个朋友的女儿在美国硕博连读,因为遇上疫情,在国外整整待了500多天还未回国。
孩子不在时,刘艳盼儿归,但是孩子真的回家了,大家都各自忙于朋友圈,甚至相互“嫌弃”。儿子晚睡晚起,一天只吃两顿饭,买东西要挑品牌,眼光非常挑剔。刘艳看不下去自然会唠叨,儿子对她的唠叨却不买账。暑假里难得在家相聚的日子,母子俩思想观念不一样,想法和做法也不一样。
张博今年硕士毕业,文凭需要认证,不得不回法国继续求学。9月开学,到明年4月底才能完成学业回来。国外疫情的起伏,使得这个决定格外让刘艳担心,但他们夫妻还是支持孩子出国完成学业。
说起即将来临的这一场小别离,刘艳表情很淡定:“我们只希望他能快点完成学业,早日平安回国,以后就留在国内发展。”
市二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晓蓉:
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彼此的生活方式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时期需要面临不同的人生主题,大学阶段是孩子走向社会,完成与父母分离的重要时期。这对母子在合适的时机完成分离,虽然有思念和不舍,却都能够顺利完成分离,并且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彼此尊重对方,这是一场很好的成年人之间的分离。 父母对孩子的爱里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生活方式。
大一新生家长:
孩子跟我们的沟通越来越少
希望他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更自立
“在学校跟同学聊得欢,在家跟我们的话就少。”潘巧莉发现,这个暑期即将离家上大学的儿子话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感觉就是要钱时才会来找我们。”
潘巧莉和丈夫办厂,平时工作忙碌,大儿子朱智豪6岁时,小儿子出生。为了锻炼大儿子的自理能力,他们在他上小学时就送他去住校。渐渐地,她发现孩子跟他们的沟通越来越少,回家不爱跟他们说话,他们开口问,也只得到儿子几句简单的搪塞。
8月初,朱智豪的大学通知书寄到,9月将去异地求学。小学时一周回家一次,上高中后两周回家一次,这次小别离,让潘巧莉觉得自己跟孩子距离更远了。
朱智豪说,上大学除了有对全新生活的迷茫,也有渴望,但更多的是兴奋。说到家,朱智豪并没有太多感受,因为从小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就不多。“每次返校,刚离家那几天会很想家,到后面也就习惯了。”这次小别离,让朱智豪最开心的是,父母让他实现了经济自由。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好,但从小到大父母从不让他乱花钱,买什么都得经过他们同意。
对此,潘巧莉觉得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她只是不想让儿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要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这次小别离后,潘巧莉希望孩子经过大学的洗礼,能更加成熟、自立。
心理咨询师胡莹洁:
亲子交流的话题应该从生活起居开始
亲子交流的内容很广泛。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谈得越多,那就证明亲子关系越融洽。亲子交流的话题应该基于生活起居,再到为人处世,当然也得关心孩子的学习等。父母多关注捕捉孩子言行的亮点,就不愁没有赞赏语,多学习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就不愁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要家长能真诚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就会慢慢向家长敞开心扉。
职场新人家长: 团圆越来越少,要放手让孩子自己飞
“感觉变化还是挺大的。”因为疫情,林青(化名)的儿子苏策(化名)上月从加拿大回国,经历28天隔离才回家。这一次小团圆,距离他们上一次别离已经3年。
孩子一回来,林青就忙碌了很多,这样的忙碌让林青觉得很难得,也很快乐。未来,孩子会有自己的人生,一家人团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这次小团圆后,苏策面临择业。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习5年后,林青感觉孩子成熟了很多,也很有想法。起初,她建议儿子在国外找工作,先锻炼一段时间再回国就业。“长了见识,起步会更高些。”苏策的想法跟妈妈不一样,他是独生子,以后想扎根杭州,这样可以离父母近一些,又能保持适度距离。他觉得工作没有高低之分,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先适应一段时间,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为了儿子的择业,林青绞尽脑汁,也听取了很多朋友的意见。身为母亲,她一边目送孩子远离,一边又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人生经验都告诉儿子,能让孩子走得更顺。下一场小别离即将开启,林青说,孩子大了要放飞,她只能全力支持孩子朝着自己的目标走。
市二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晓蓉:
家长的经验无法代替孩子的思考和探索
家长的人生经验对孩子也许的确有用,却无法代替孩子去思考和探索人生。孩子自己经历和面对的人生阅历才能真正促进孩子成长,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人生,否则孩子很容易变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为父母而活。这样的孩子,常常会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甚至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放弃自己。 父母对孩子正确的爱,是应该在合适的时候学会放手,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
本文来自【金华日报-金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2、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
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
能用爱表达出心中的爱意
1、为人父母,做关心他人的榜样
父母间的友好、互助、关爱、体贴,邻里间的尊老爱幼,扶贫济困,都对孩子爱心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鼓励孩子亲身体验和实践关心他人的行动,倡导和支持孩子与小伙伴分享图书、
玩具和食品,鼓励孩子经常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为爷爷和奶奶倒水、捶背,帮助行动不便的邻居家拿牛奶、送报纸等,让孩子感受帮助他人的乐趣。在社区中,父母引导孩子爱护植物,保护小动物,爱护公共财物,用实际行动与孩子一起爱护动、植物和环境。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爱的启蒙教育。
2、引导幼儿,学会表达爱心
人的内在情感需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恰当地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家庭中,父母要适时地示范,引导孩子表达爱心。如:孩子生病时,你的富有爱心的护理;孩子同伴身体不舒适时,父母启发孩子关心、帮助别人;
长辈们身体不佳时,父母和幼儿一同去看望,嘘寒问暖,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父母劳动一天,下班回到家非常劳累时,建议孩子帮助自己拎包、拿拖鞋,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与孩子一道,为周围的残疾人、特困人员以及地震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物,培养孩子的爱心。
3、结合节假日,强化爱心教育
“三八”节,配合幼儿园开展“红花献给亲爱的妈妈”活动,孩子在家鼓励他们做父母的小帮手,培养孩子爱父母的情感。“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父母鼓励孩子们争当班级小值日生,为小伙伴做好事,爱护班上的公物。
“六一”节,让孩子把自己的图书、食品、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幼儿分享。“重阳”节,父母让孩子带上蛋糕、鲜花等礼物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带来欢乐。双休日,带孩子到附近的果园、农田参观成人劳动;
参观家乡新建的高楼、桥梁,新开的超市、商场;带孩子一起上街采购食品、了解市场、观察社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周围自然环境,关心社会,产生热爱父母、热爱家乡的情感。
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
1、以隔代教育为主,亲子关系淡薄
(1)祖辈思想观念往往较为陈旧。
(2)忽略孩子成长的特点。
(3)容易溺爱孩子。
(4)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2、以母亲为主带孩子,亲子关系仅表现为母子关系。
3、父母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会影响亲子关系。
二、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1、正确看待隔代教育
老人带孩子,可能有很多方法都和科学育儿的说法有冲突。但我们不要因此全盘否定,也许,有一些土办法还能办大事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育儿分歧产生,但关键的环节不能发生错误。比如,在孩子面前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比如,在和长辈的育儿观点发生碰撞时,我们不妨采取求同存异的方针。
只要大的原则不错,我们尽可能不要较真,私底下和长辈沟通方式方法。当然我们不排除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发生,那就要通过有效沟通、交流等方式,促使双方思想统一。
2、掌握密切亲子关系的方法
(1)寻找游戏材料
周末,孩子直嚷嚷没意思,父母却苦于找不到陪他玩的游戏。但是,我们那些富有创意的父母,请看一看你的周边,有很多不用花一分钱,却能让孩子们开心的游戏材料――报纸和纸箱、胶带和纸,还有很多废旧物,可以用这些东西拼拼凑凑,与孩子尽情过个不花一分钱的周末。
(2)成为孩子游戏的好伙伴
要想成为孩子的玩伴并不难,只需挤出少许时间,积极参加孩子的`活动:捉迷藏、跳绳、踢毽子、下五子棋……父母经常参加孩子的活动,聆听孩子的心声是对孩子最好的培养。
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还必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条件。最主要的是父母要以极大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多花时间和心思与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欲方面的愿望。
因为从2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以及大人玩耍,孩子从中可以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
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
与孩子平等交流
平等交流是了解孩子的手段。现在我们缺少的不是对孩子的教育,而是缺少双向沟通。这里有必要向年轻的父母问几个问题:
1、你在听孩子说话时能全神贯注吗?
2、在孩子说话时,你是否有一种急于打断孩子说话的念头?是不是急于另找一个话题来与孩子交谈呢?
3、你是否总想用说教、训斥的方式和孩子谈话呢?
可以说,上述这些谈话方式普遍存在于家长与子女中。所以,我忠告家长,千万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或者表示厌烦。因为这样容易使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弄不好,他会从此向你关闭敞开的心扉。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爱抚,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训斥。
大家可以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当你的领导和你谈话时经常不能专心致志,经常打断你的话,经常截住你的话题,经常用说教、训斥的口吻,你会感觉怎么样?
很显然,要想把握孩子成长的脉搏,随时准备倾听孩子的心声是很有必要的。你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因遇到问题、挫折而感到失望,这时他希望你能倾听他的诉说,并能提供支持与安慰;
同样,他也会遇到喜事与欢乐的事,也会希望你听听他的心声,同时分享他的快乐。但如果你只在孩子极端忧伤的时候,才努力让自己去听孩子的诉说,这显然是不够的。你应该安排专门的时间作为你与孩子专门交流时间。
跟孩子谈话,不要总指责孩子的不是。你也可以跟孩子谈些有趣的事,谈一些日常生活经验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节目主持人同小孩子谈话时,总要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同时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这是为什么呢?这体现了成人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小孩子的事情的认真态度,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家长也用这种方式同孩子说话,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家长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小孩”,这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气氛。“蹲下来”这一动作,体现了家长如何看待子女同家长的关系的教育理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关键词: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方面,亲子之间关系,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呢,亲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亲子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关于《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亲子关系的问题有哪些方面(复盘一下亲子关系中的那些问题)》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