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2、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1、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一、 引言
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到数学学科之中,能够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法理解数学知识,减轻学生学习和感悟数学知识的压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多元化数学思考,给学生带来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在课堂上融入生活中的元素,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认知应用到生活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文章将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助力小学数学课堂创新发展。
二、 生活化教学数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比如给学生讲解简单的数学知识,用基础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再比如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生活化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等。虽然这些教学策略都是有效的,但是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接下来将结合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分析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课堂暴露出来的问题,希望能够找到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带来更加有趣的学习体验。
(一)缺乏生活化应用的氛围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教师机械地把数学问题和日常生活做结合,比如请学生思考工地上的数学知识,这些生活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学生很难迸发良好的数学思考,为此生活化应用的氛围也难以被建立起来,自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缺乏生活化教学的内容
生活化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趣味性的思考,比如教师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过,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还是太过单一。比如,数学课堂上,教师习惯了引入常规的生活情景,要么是买饮料,要么是买文具,这些生活化问题学生早已厌倦了。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应该探究更加贴合时代精神的教学内容,比如把新媒体农产品直播融合到课堂上,丰富学生的生活认知。
(三)缺乏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速度可能还没有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在实际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教师没有及时转变个人的教学思想,课堂上还是过分依赖于教材讲解数学知识。为了更好地M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目标,给学生讲解生活化知识的同时,探索更加具有创新色彩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这是新课改背景下困扰很多教师的重点问题,也是值得教师认真探索的教学改革方向。
(四)缺乏生活化互动的策略
要想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绑定在一起,教师肯定要通过巧妙的互动,引导学生产生生活化的数学思维,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引导,又或是缺乏理解能力,没有在课堂互动中感悟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绑定关系。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存在问题,没有采用更加有效的互动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学生的学习思路存在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都是有限的,在短暂的时间之内,学生很难产生高阶的数学思考。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挖掘更有效的互动教学策略。
三、 生活化教学数学的主要策略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巧妙联系,教师就要探寻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到学生之所以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无法深入学习数学,体悟数学问题,可能是因为没有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教学背景联系起来。生活之中也有很多数学知识的身影,把这些碎片化的身影整理成一个整体,引入课堂上,可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接下来将结合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教学策略。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知识更贴近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教师一般是依托于教材,结合着教材框架去分析数学知识,讲述数学问题,这可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负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上的讲解方式可能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认知存在出入。青岛版的数学教材中,虽然有大量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但由于教材的更新速度不够快,教材中涉及的案例可能是比较普适性的。比如“王阿姨去菜市场买菜”,这种教学场景虽然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平时去菜市场的机会不多,尤其是今天的小学生,去到菜市场的次数寥寥无几,学生对这种场景只能凭借想象去思考。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让知识更加贴近生活。
例如,教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繁忙的工地――线和角》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要注意本单元教材上给出的教学情境,是工地场景,但是今天的小学生和工地接触的机会不多,出于安全的考虑,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带到工地附近,并且快速带孩子离开。以至于学生对工地的印象并不深刻,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重新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替换单元教学情境,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教师改换了教学的主题情境,比如把家庭环境摘取出来,教师拍摄了自家客厅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角度和线段等。生活中也有很多小物件可以用于本单元的教学,比如激光灯射出来的光线就很有特点,可以把激光灯的光线看作是一条射线,对教材知识进行改编,能够减轻整体的教学压力,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让知识更贴近生活。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组织生活化教学,教师值得探究的首要教学办法。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让数学能走进生活
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就是要把数学和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也可以贴合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教师引入案例或讲解知识时,都可以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总而言之,将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转换为生活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也能够推进数学知识进一步贴近生活。
例如,教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发现,本单元的内容和前一单元有一定联系,但是要想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行与相交的关系,教师可以用更加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平行与相交的基本内涵。比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去理解平行的内涵,让两位同学在讲台前并排行走,当两位同学沿着一个方向走下去时,学生会发现,无论走多远的距离,两人始终无法碰面,但是如果两位同学站在教室的左侧和右侧,同时向前走去,那么很快他们就会相遇。教师可以借助这种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平行与相交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平行,就是两位同学一直走,但永远不可能碰头的走法,借助同样的逻辑去理解相交,学生学习的速度就会更快。为了让学生理解“在同一个平面内”和“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之间的差别,教师也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个生活化的场景,一位学生在一楼从左往右行走,另一位学生在二楼从右往左行走,虽然两人的行走方向是相对的,但是由于不在同一个楼层,所以如果不拐弯,朝着一个方向行走的话,那么就永远无法相遇。经过这样的生活化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理解速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三)教学资源生活化,让思维更贴近生活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数学知识可能是一件比较有压力的事情,一方面,数学是一门颇有难度的学科,很多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时会频频受挫而产生阴影,不愿意继续探究数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的教学资源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学资源比较有趣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更贴近生活,学习热情就会更高涨。了解了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就可以考虑将多媒体利用起来,从中挖掘更多有趣的生活化资源,让学生的思维更贴近生活。
例如,教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活化的情景,教师可以引入一部分趣味性的生活化资源,比如教师会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农民伯伯收庄稼的画面,很多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孩子没有见过这种场景,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还能够鼓励其进行生活化的思考。比如农民伯伯正在收庄稼,白菜收了60吨,萝卜收了30吨,大家猜一猜,这么多的农作物能够卖多少钱呢?用一个趣味性的问题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教师给学生播放农民伯伯卖农作物的画面,今天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农民卖庄稼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农民伯伯可能要先把庄稼收割起来,卖给周围的商户进行二次分销、三次分销,但是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下,有了更加便利的销售渠道,很多农民伯伯直接在田地里开直播,在直播间挂购物车,将农作物直接销售出去,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很多学生平时刷抖音就见过这种助农直播,教师结合着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贴近生活,接下来再去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位农民伯伯在直播间里一会就卖掉了98斤白菜,假设农民伯伯赚了147元,请大家算一算,每斤白菜多少钱?这个问题就需要用数学除法的方法去解答,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又能运用趣味性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还给学生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课堂学习体验。
(四)互动方法生活化,让学生迸发小巧思
前文中已经提到,今天的小学生的生活化思考能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互动之中被慢慢培养出来的,要想让学生产生更加灵活的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创新互动方法,将生活中的元素运用到日常学习之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希望学生可以产生节俭的生活化思考,于是在课堂上构建娱乐化互动。教师先询问学生:“大家生活之中是怎么开灯的呢?”这种问题很简单,学生会回答:“只需要打开开关,灯就亮了。”接下来,教师再引领大家思考和电费有关的话题,比如,“那大家觉得打开开关需不需要花钱?”有些学生认为不需要花钱,教师可以引入电费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不会过分强调经济概念,以至于很多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还没有完整的金钱意识。其实这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很难提升其综合素质,教师在数学课上引入电费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平时不按时关灯会浪费电资源也会花费很多电费,丰富学生的生活化认知。让学生带着这种疑虑去讨论小数乘法的问题。比如“每个小时电灯耗电0.5度,花费0.8元,那你离开家24个小时,需要浪费多少元的电费?”教师也可以从“浪费电”的角度,引领学生利用小数乘法来计算所消耗的电费,帮助学生实现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同样地,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从“节约用电”这一个角度来展开引导与教学,学生计算如果及时关灯,每天只打开灯18个小时,那么会节省多少度电,会节约多少电费等问题,以此来带领学生从更加丰富的角度出发,并为学生灌溉更加正确的理念与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得到正向的感化。教师在讲解这些问题时,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渗透了数学知识,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
(五)数学题目生活化,让学生会解答题目
数学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难点、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数学课堂上要融入更多生活化的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去解答问题。双减背景之下,想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应该在数学问题中融入更多有趣的元素,生活化元素就是一种比较有趣的、值得教师探究的元素。不过教师应该打开思路,所谓的生活不一定是客观意义上的现实生活,也可以是学生的网络生活、娱乐生活等。
例如,和学生近距离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喜欢看动画片和趣味性强的综艺节目,虽然这些内容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但是对学生来讲,动画片和综艺节目就是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就可以从动画片中挖掘元素添加到数学题目里面,比如喜羊羊在羊村召集了120只小羊,想要把这些小羊平均分成三支队伍参加羊村的运动会,大家觉得机智的喜羊羊应该如何分配呢?这种问题和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动画片内容存在相似之处,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开心地学习数学知识。再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间”这一概念时,同样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动画片、综艺节目的内容融合到教学过程之中,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展开授课与引导。在上课过程之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喜欢观看哪一个综艺节目,提问学生这一综艺节目的播出时间。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出一个钟表的形象,并提问学生当钟表上的指针走到什么位置时,同学们所喜欢的综艺节目开始播出。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也能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够以实际使用的方式来掌握学科内容,从而获得进步与提升,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 结语
数学教学生活化简而言之就是将数学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使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小学生活泼好动,怎样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引导,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呢?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目标也朝着多元化发展,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教育的应用中也越来越重要。教师要从学生的现状出发,结合生活化教W模式,将学生置于生活化教学情境之中,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2、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 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 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 五、六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同时,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除大脑外,三、四年级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只在量上比一、二年的学生有所提高,基本没有质的飞跃,仍处于平稳发展之中。但是,他们的大脑却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9岁儿童的脑重量1350克,比7岁儿童的脑重量1280克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大脑神经的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脑内的抑制蓬勃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稳定,明显的表现是,他们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他们的语言能力有—定的提高,但却正处在由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转换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有话说不清”的情况。
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在接触“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主要与次要”等概念时,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
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此时,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动荡”中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感知、注意、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三、情感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四、意志的特点。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五、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 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 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 五、六年级、。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
比如,—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同时,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除大脑外,三、四年级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只在量上比一、二年的学生有所提高,基本没有质的飞跃,仍处于平稳发展之中。但是,他们的大脑却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9岁儿童的脑重量1350克,比7岁儿童的脑重量1280克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大脑神经的机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大脑内的抑制蓬勃发展,使心理活动更趋稳定,明显的表现是,他们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他们的语言能力有—定的提高,但却正处在由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转换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有话说不清”的情况。
同时,他们的逻辑思维开始迅速发展,他们在接触“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主要与次要”等概念时,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处在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突然萌发并逐渐增强,其主要表现是,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态度,开始尝试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不再无条件地信任老师,而且特别关注老师是否“公平”。
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动荡”的过渡时期,不听老师话的现象开始出现,班级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此时,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在学生的“动荡”中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身心发展特点的顺序
1、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儿童的思维总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他们的记忆总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
2、在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如儿童期的学生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而到了青年初期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
3、在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儿童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而有的儿童则在较晚的年龄才出现某些特征。正如人们常说的,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4、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身心的各方面在不同时期成熟的程度不平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也不平衡。如机体的各组成部分不是匀速发展的,通常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最后成熟。
本文关键词: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什么,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时代特征,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哪些,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就是关于《当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数学——源于生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