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输入欠压保护电路1
1概述(电路类别、主要功能描述):
该电路属于输入欠压电路,在输入电压低于保护电压时下拉控制芯片的电源Vcc,从而关断输出。
2电路组成(原理图):
3工作原理分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实现原理):
当电源输入电压高于欠压保护设定值时,A点电压高于U4的Vref,U4导通,B点电压低,Q4导通,Vcc供电正常。当输入电压低于保护电压时,A点电压低于U4的Vref,U4关断,B点电压高,Q4关断,所以Vcc没有电压,此时Vref也低。当输入电压逐渐升高时,A点电压逐渐升高,当高于U4的Vref时,模块又正常工作。R4可以设置欠压保护点的返回差。
4电路的优缺点
这种电路的优点:电路简单,保护点准确。
缺点:成本高。
5应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注意R1和R2的价值观。有时需要并联两个电阻来获得所需的保护点。还需要注意R1和R2的温度系数,否则欠压保护点在高低温下会有很大不同。
输入欠压保护电路II
1概述(电路类别、主要功能描述):
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当输入电压低于设定的欠压值时,关断输出;当输入电压上升到设定的恢复值时,输出自动恢复正常。
2电路组成(原理图):
3工作原理分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实现原理):
当输入电压在正常工作范围内,当Va大于VD4的规定值,VT4导通,Vb处于0电位,VT5截止时,此时保护电路不工作。当输入电压低于设定的欠压值,Va小于VD4的规定值时,VT4关断,Vb处于高电位,VT5导通,将COMP(芯片的一个管脚)拉至零电位,芯片关断输出,实现欠压保护功能。R21、VT6、R23构成欠压停机和恢复期间的回路差电路。当欠压关闭时,VT6开启,并联连接R21和R2。
;恢复时,VT6关断,返回电压为(Vin'-Vin)。
4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电路形式简单,成本低。
缺点:由于稳压管VD4批次之间稳压值的差异,欠压保护点上下波动,量产时需要经常调试相关参数。
5应用注意事项:
VD4要选择温度系数好的稳压器,要调试的元件如R2要考虑并联,方便调试。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1
1概述(电路类别、主要功能描述):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当高于正常输出电压范围的外部电压施加到输出端或由于电路本身的故障(开环或其他)导致输出电压高于规定值时,电路会将输出电压箝位在设定值。
2电路组成(原理图):
3工作原理分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实现原理):
当输出过压发生时,当施加在VD3上的电压大于其调节值时,VD3导通,输出电压被箝位,同时通过IC4反馈到原边。
4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电路形式简单,成本低。
缺点:由于稳压管VD3批次之间稳压值的差异,过压钳位置上下波动,需要在量产时经常调试相关参数。
5应用注意事项:
VD3要选择温度系数好的稳压器,要调试的元件如R32要考虑与facili并联
当输出电压过压时,VaVref和IC3导通,通过IC4反馈到原边,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定的过压保护值。
4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输出过压保护值可以精确设定。
缺点:成本略高于稳压管的箝位方式。
5应用注意事项:
过压保护电路工作时,电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对于具有输出电压升降功能的电路,过压保护点应大于最大输出电压升降。
过压保护自锁控制电路
1概述(电路类别、主要功能描述):
在供电系统中,当反馈回路出现故障时,输出电压失控,电压上升超出规定范围。此时,过高的输出电压可能会损坏后续的电气设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电源上增加一个过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一般有三种方式。
A.箝位型:当反馈失效时,输出电压被过压箝位电路箝位在一个恒定值。
b间歇保护型:当反馈失效时,输出电压通过保护电路来回重启,输出电压的最高点为过压保护点。
C.自锁式:当输出电压达到过压保护点时,电路动作,PWM关闭,使模块无输出。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电源输出,正常供电。以下电路为自锁控制电路。
2电路组成(原理图):
3工作原理分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实现原理):
上图为隔离自锁控制电路。当过压保护信号的控制端给出高电平时,U1中的三极管导通,VCC是整个电路的供电端。基极电流通过Vcc R5提供给Q2,Q1开启并进入饱和状态,Shutend被Q2拉至低电平,PWM电源关闭无输出。Q2同时控制着Q1的行为。当Q2导通时,Q1的基极电流通过R2接地,Q1导通,另一个基极电流通过R3提供给Q2,使Q2保持导通。和Q1 R1、R2、R3构成Q2正反馈电路。
4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能有效进行自锁保护,整个电路相当于一个可控硅。
缺点:整个电路需要一个固定的Vcc。当PWM电源端没有电源时,也需要保证上图中VCC电压的存在。
5应用注意事项:
1.这个电路只有在有持续电源自锁的情况下才有效。
2.该电路不应用于无人值守的供电系统。
过温保护电路
1概述(电路类别、主要功能描述):
该电路属于过温保护电路,但当温度高于设定的保护点时,模块输出会关闭,温度恢复后模块会自动开启。
2电路组成(原理图):
3工作原理分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实现原理):
电压调节器为U103MAX6501提供5V电压。温度正常时,U103的五个引脚输出高电平;当温度超过保护点时,U103的五个引脚输出低电平;当温度恢复时,U103的五个引脚输出高电平。
4电路的优缺点
这个电路的优点:电路简单,精度高。
缺点:成本高。
5应用注意事项:
5.1 MAX6501的3脚和1脚连接时的返回温度为10,3脚接地时为2。
5.2 max 6501的电源电压不能超过7V,否则会损坏。
5.3 MAX6501必须放在最热的部分附近。
过热保护电路-热敏电阻
1概述(电路类别、主要功能描述):
在该电路中,热敏电阻用于检测基板温度,热敏电阻的阻值随基板温度而变化。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导致运放输入电压的变化,从而实现运放PWM芯片输出的翻转控制,进而关闭模块。
2电路组成(示意图d
随着基板温度的升高,R99电阻的电阻值降低。当它降低到一定值时,运放的负输入大于正输入,运放输出低电平,降低LM5025的SS,从而关闭模块输出。可以通过适当调整R94、R23和R97的电阻值来调整温度保护点。
模块输出关断(过温保护)后,基板温度会降低,R99的阻值会增大,运算放大器的负输入会减小。为了使运算放大器正常导通,引入了电阻R98。原理是当运放输出较低时,R98相当于与R97并联,会降低运放的参考,拉大运放正负输入的电压差,从而实现温度回差。比如基板90保护,80开启。
4关键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4.1运算放大器的正输入电压:VR97=VR F2=5/(1r 23/R97)=5/(110/10)=2.5v。
4.2运算放大器VR94的负输入电压0.007=VR97=5 * R94/(R99R94) 0.007,
4.3热敏电阻在温度保护中的阻值取值如下:R99(t)=(vref * R24/(vref * R97/(r23r 97)-0.007)-R94。
4.4考虑公差时的计算见下表:
4.5过温保护,R99值
4.6 R99-SDNT2012X104J4250HT(F)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25C时为100k,过温保护时阻值约为10k(见上表)。计算的温度为:
Rt=R * e(B(1/T1-1/T2))T1=1/(ln(Rt/R)/B1/T2)
T2:正常温度25,这里T2=273.15 25=298.15;b:42503%;r:25C时的电阻值为100k,计算出的T1值也是加上273.15后的值,所以下表中t1=T1-273.15是摄氏度。Rt:温度变化后的电阻,10k,9.704k,10.304k,如上表所示。
4.7退货差额
当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电阻R98(51k)连接到R97,从而降低基准电压。当新的参考电压vre f1=vref *(R98//R97)/(r23r 98//R97)=2.28v达到2.44V时,R99的电阻=vref * R94/vre。
温差=82.6-77.3=5.3
5电路的优缺点
优点:温度保护点和温度回差容易调整。
缺点:温度精度低。
该电路比使用温度开关稍微复杂一些。
温度保护反映热敏电阻附近基板的温度,但不能反映模块最高器件的温度。不过这在设计上是可以解决的。比如基板温度保护在90,板上器件最高温度已经达到130,可以适当调整温度保护点,起到保护作用。
6应用注意事项
尽量将热敏电阻放在加热装置附近。
标签:电压电路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