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是哪位?

网友提问:

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是哪位?

优质回答:

南宋少帝和金末帝在亡国之君中,应该是比较惨的。

一、南宋少帝 赵昺

赵昺是宋朝第十八位皇帝,是宋度宗第三子,赵昺出生的那一年,正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成立大元汗国的时候。

德佑二年(1276年),蒙元兵临临安,宋恭帝投降,而不愿意投降的大臣,护送宋恭帝的庶兄赵昰和弟弟赵昺逃亡。

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宋端宗,但在景炎三年(1278年),仅九岁的赵昰由于逃亡之不幸病亡。

同年,仅八岁的赵昺被拥立为皇帝,年号“祥兴”,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彻底失败,大宋复兴无望,丞相陆秀夫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殉国。

赵昺生不逢时,出生时的大宋已经岌岌可危,小小年纪就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担负着重担,更不知道在自己之后,还有十几万军民一起殉国!

二、金末帝 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是金国皇族,女真名乎墩,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玄孙。

1232年,金国惨败于三峰山,完颜承麟一路护送金哀宗逃亡至蔡州,偌大的金国仅剩的领地。

1233年,宋蒙联军围攻蔡州,1234年正月初九,金哀宗完颜守绪以自己身体肥胖,无法再次出行为名,同时也不想背上亡国之君的称号,又寄望完颜承麟可以复兴金国,所以就传位完颜承麟。

就在举行新君即位大典时,宋蒙联军已经攻入城里,完颜承麟率军出战亡于乱军之中。

完颜承麟亲身经历了金国被蒙古步步紧逼,困守蔡州一隅,被迫承接帝位,连半日都不到,成为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其他网友观点

我觉得,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帝是陈后主,南朝陈国的未帝。他登基后,在全国搜罗上千美女充于后宫,与之日夜宴饮行乐。隋朝开皇九年,大将军韩擒虎率军攻入建业城。荒乱之际,他与张.孔二妃逃出居处景阳宫,直奔一口枯井而来。三人一起避于井中。隋军入宫搜索不见后主和贵妃,后来发现了这口枯井。就对着井口喊道:"你们赶快出来吧,再不出来就往下投石头了!"陈后主一听,赶紧说:"千万别投石,我们这就出去!"这样,隋军士兵往下顺一根绳子,三个人揪着绳子爬了上来,乘乖当了俘虏(你说悲催不悲催)?从此,还留下一个落井下石的成语。

其他网友观点

两千多的帝制史,皇帝一直是所有人都想要的热门职业。争权者们了帝位可以六亲不认,父子成仇,兄弟残杀的例子比比皆是。皇帝制度的告终一般以清宣统皇帝下台为标志,但帮助孙中山逼宣统皇帝下台的袁世凯却在清结束后称帝。帝制结束已是大势所趋都不能阻止不了袁世凯称帝的野心,说明皇帝是多么的诱人啊。毕竟,皇帝集天下财富、生杀大权于一生,谁能抵御权力的诱惑?谁又不想尝尝集权的滋味?

但是,历史上并不绝对,有的皇帝过得舒心,也有的皇帝过得窝心甚至心力交瘁。

一般而言,若是胜在盛世的皇帝,一接便是大好江山,那日子自然是好过。有能力者开疆拓土,比如赫赫有名的秦皇汉武都是集大成者,接来好班子,再已有的基础上建功立业,威名远扬,千古一帝。无能者守得一番领土,也过得逍遥自在,明朝中期出了一堆无能昏君,赖得好制度好基业也能当个自在皇帝,但若是生于乱世呢?那日子并不好过,有时尚不如平常百姓家。

历史上,有的皇帝过得艰难,也是奋斗出来的苦孩子。最典型的就是刘邦、朱元璋,均为草根出身,皆有强大的对手。他们一步步从民间崛起,从草根逆袭成帝王,这其中的心酸苦楚也非一般人能感受。

不过他们的努力也有收获,他们成功了辉煌了,他们造福子孙后代,留下大好江山。也有结局不好的皇帝,比如秦二世胡亥、北齐后主高纬,他们虽然死得惨烈,但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而像蜀汉怀帝刘禅、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则是无论家国怎样,他们都沉迷酒色,愈发颓废,虽客死他乡,但乐不思蜀。他们是不是大智若愚有苦难言不好说,但无心复国大约是真的。

比较特殊的像宋徽宗一类的,带有民族气节,其结局是一个民族难言的伤痛,他的结局固然也有强大外敌金国的缘故。但他本人贪于享乐不思进取,金国强大无以抗拒,还能联合金国先灭辽国,如此昏招使宋更加被动。抛开民族气节,他的结局对得起他的经历,不值得同情,只是可怜了大宋子民。

还有一类皇帝,令人惋惜,他们无心为帝却被推上帝王之位,想要有一番作为却奈何大厦将倾,若能选择大约不愿生在帝王家,但偏偏就是生在帝王家,尝到帝王家的苦,这样的皇帝可怜可悲可叹。

今天,就介绍三位可怜可悲可叹的皇帝。

曹髦,可怜空有斗志却斗不过权臣。给中国的著名奸臣排个榜单,司马昭应当是名列前茅的。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原话,便是曹魏这位被压迫着长大的小皇帝曹髦所说的。正始五年(244),作为魏文帝曹丕的庶孙、东海定王曹霖的庶长子,年仅四岁的曹髦被封为高贵乡公。他原本是脱离中央斗争的地方侯爵,但在正元元年(254),在朝中众人一番争斗之后,曹髦作为继承人,被接到了京都洛阳。

由于在相对单纯的环境中长大,曹髦也养成了一种坚持己见的单纯性格。最初,他作为一个中央朝廷的外来者,理应听从安排。群臣们要他直接入住玄武馆的前殿,他却以前殿是先帝居住的地方为由,兀自住进西厢房。

而在他正式进入洛阳城的时候,百官都来西掖门迎接,而曹髦也坚持回拜,且和百官一起步行入城。因为在他看来,他也只是以臣子的身份被召入京,没资格被特殊对待。而这样有些"一根筋"的曹髦,在遇见老奸巨猾的司马昭之后,二人之间就爆发了无法调和的冲突。

曹髦很想把自己皇帝的这份"工作"做好,可司马昭却一直在他身边指手画脚,甚至对他横加干涉。甘露五年(260),即将加冠的幼帝,终于怀着不忿对亲近的王经、王业等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结果王业等在曹髦对司马昭动手之前,就已经向司马昭告了密。当曹髦手握佩剑,率领守卫和奴仆冲向司马昭的府邸时,他在宫门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拦住。一番混乱之中,在司马昭的授意之下,这位年轻的帝王,就此辞世。

曹髦是死在反抗叛贼的战乱之中的。至死,他都想保住曹魏的江山,做好自己的这个皇帝。无疑,他是死得对得起曹家,死得有气节的,但也正因如此,才令人感慨万分,令人愁思难过。

李煜。南唐后主李煜的一生只能用"可怜生在帝王家"来形容,本来他不想当皇帝,也轮不到他当皇帝,他是中主第六个儿子,他的第一个哥哥是最想当皇帝的,可是因为太想了,用了一些手段反而把自己给害死了。其他的哥哥们好象都有先见之明,都不愿当亡国的君主,所以都抢先早早地把自己先给亡掉了。李煜只好当皇帝。

面对咄咄逼人的宋,李煜也想过一些措施来拯救,但他确实不是这块料,他的举措或者成效不大,或者起到了反作用,客观上宋朝强大他阻止不了,主管上他能力有限,无能为力。

李煜让人同情的地方在于他也知道他不是当皇帝的料,"冷笑秦皇经远略",他也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诗人,但他没有选择,亡国后他投降宋,又表现得"幼稚",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葬送了自己。,他将自己心底对南唐的深情,酿成了心头血。他本可以像刘禅一样,沉醉于汴京的繁华,而忘了金陵的故人。但他并不。别人的金陵遗梦,都是他每夜期盼的东西。他死在他乡,死得无奈,却也是和南唐一道,奔赴黄泉。

崇祯。崇祯也是一位赶鸭子上架的皇帝。他是天启皇帝的弟弟,子承父业的年代,皇位与他无关,他也没接受过继承人的相关教育,偏偏天启皇帝无后,他被推上了皇位。十几年的皇帝生涯不好过,内有李自成,外有皇太极,还赶上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

在崇祯以前,明朝一连出了几个昏君,像万历二十几年不上朝,明末许多问题都是万历的锅,但万历生的好,他把烂摊子丢了,留给后边的人收拾。明在一系列内斗后,终于崇祯继位,终于,崇祯皇帝是一位勤政的皇帝,但那时候大厦将倾,为时晚矣。

怀着亡国之痛,崇祯皇帝先是目送周皇后、袁贵妃自缢而去,又亲手斩杀了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长平未死)。死前,崇祯皇帝曾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崇祯丢了江山,但他想的是百姓,到了最后的最后,他依然心系百姓。

这三位帝王,乱剑中丧生,幽院里丧生,敌军将至时丧生,他们都演绎了皇帝的另一面,无心称帝却偏偏为帝,有心治国却无力回天,一生之痛便是生在帝王家,所有可能,他们是否不愿再生帝王家。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南非在历史上是一个富裕国家,为什么现在反而变穷了?

下一篇: 大家觉得狗肉好吃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