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皇后和下一任皇帝的生母,谁的地位高?
优质回答:古代人特别讲究礼法,皇帝也是以礼法治天下。皇帝穿什么衣服乘什么车,王公大臣穿什么衣服乘什么车,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公大臣一旦僭越,便是杀头的大罪,等同谋反。
《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开端?按照作者司马光的说法,就是因为三家分晋乱了礼法,从此礼崩乐坏,导致了战国时代数百年的纷争乱战。他想以此提醒皇帝对“礼法”的重视。
在古代的礼法中,嫡庶有别是最大的礼法之一。在古代,不管一个男人有多少女人,都是一夫一妻制。妻子只有一个。除了唯一的嫡妻外,其他的都是庶妾。
两者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举一个简单例子:妻子的娘家人来到女儿家,女婿是要大摆席宴,殷勤接待的。但是,妾的娘家人来到女婿家,是要给女婿磕头的,口中还要称其为“老爷”,而且只能在妾的房间里吃饭,女婿是不会设宴接待的。
对于皇家来说,礼法依然如此。皇后是皇帝唯一的嫡妻,其他的妃嫔皆是庶妻。皇帝选太子时,也是秉承“立嫡不立庶”的规则。只有无嫡可立时,才会选择立庶。
即便立庶,皇后依然是储君的第一母亲,地位远远高于储君的生母。
储君继位后,两个母亲共同晋升为皇太后,皇帝的生母依然要居于次席。
当然,以上只是礼法。在现实中,两个皇太后的实际地位高低,与她们自己的能力、脾气秉性是有很大关系的。
比如清朝同治时的两个皇太后:慈安和慈禧。慈安是先皇帝咸丰的皇后,慈禧只是妃子,但她是同治皇帝的生母。
按照礼法,慈安的地位应该远远高于慈禧。可事实上,由于慈禧的权谋之术高于慈安,性格又比温顺的慈安强悍,因此,其威势要高于慈安。
而最终慈安的突然暴亡,也极有可能与慈禧脱不了干系。
所以说,礼法是礼法,真正落到现实中,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
其他网友观点正宫皇后和其他嫔妃之间是妻和妾的关系,地位肯定是不对等的。
这里就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了。清朝后期咸丰皇帝的皇后钮钴禄氏十六入宫被册封为皇后,但是她一直没有生育。而咸丰皇帝的妃子叶赫那拉氏在十七岁入宫,被册封为兰贵人,后来一步步被封为懿贵妃。懿贵妃和皇后还差两级,中间还隔着一个皇贵妃呢。懿贵妃在二十一岁的时候生下了咸丰皇帝的独子载淳。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病死,还不到六周岁的载淳即位。载淳就是同治皇帝。同治即位后,咸丰皇帝的皇后和同治皇帝的生母,都被尊为皇太后。咸丰帝的皇后称母后皇太后,而同治帝的生母称圣母皇太后。北京政变之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母后皇太后的徽号是慈安太后,居住在东宫,所以被称为东宫太后。圣母皇太后的徽号是慈禧太后,居住在西宫,所以被称为西宫太后,俗称西太后。
但是,这两位皇太后在地位上并不是相同的。慈安太后的地位要高于慈禧太后。无论是群臣奏事,还是在宫廷礼制上,都要以慈安太后为首。不过慈安太后的个人能力并不如慈禧太后,实际的权力还是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慈安太后不过是任由慈禧太后摆布而已。即便是如此,慈安太后在45岁的时候暴毙。正史记载是中风,但是民间则有传言说是被慈禧所害。就在慈安太后去世后,她的葬礼规格也是严格按照皇后的规格来办理。她的牌位也可以和咸丰帝的牌位一起被供奉在太庙之中。等到慈禧太后去世后,她虽然地位显赫,但是在太庙里她的牌位只能排在慈安太后的后面。妻和妾是不能改变的。在中国古代乱妻妾之位,是要受到法律惩处的。
其他还有,比如明英宗去世后,明宪宗即位,英宗正宫皇后钱氏和宪宗生母周贵妃被分别尊为两宫皇太后。而在明穆宗驾崩后,神宗嫡母陈氏被尊为仁圣母后皇太后,生母被尊为慈圣圣母皇太后。史书记载,万历年间宫内庆典,神宗的正宫皇后搀扶仁圣太后,而由郑贵妃搀扶神宗生母慈圣太后,显示了嫡庶尊卑有别。
更有甚者,宋真宗去世后,他的皇后刘皇后被尊为太后。而仁宗皇帝的母亲,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宫女。仁宗皇帝甚至都不知道母亲是谁。李氏去世后,刘太后用皇后的礼仪安葬了她。等到刘太后去世后,仁宗皇帝听说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而且是用宫女的礼仪安葬,非常生气,他竟然下令打开母亲的坟墓,准备改葬,结果发现母亲的坟墓是以皇后的仪式安葬,他才转怒为喜,对刘太后心生感激。
其他网友观点封建皇朝
严守宗法礼制
轻易不敢越制
等级森森
岂能觊觎
正宫皇后
统掌三宫六院
皇上驾崩
皇子即位
皇后先登上太后之位
皇帝生母后登上太后之位
先后有序
尊卑有别
咸丰皇帝在执河避暑山庄
两腿一蹬崩去
咸丰帝与叶赫哪拉氏唯一儿子
载淳即皇帝位
乃同治皇帝也
皇后先成慈安皇太后
称东宫太后
皇帝生母
此后才成慈禧皇太后
称西宫太后
传统上
东贵西贱
因此
名份上而言
慈安太后尊于慈禧太后
此事完全遵循礼法
慈禧太后对慈安太后
恭恭敬敬
故,封建皇朝
为突出受命于天的天然合法性
通常不会逾制
#凌远长著#